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米啟動首次回購:稱財務狀況穩健,雷軍持股數量上升

據小米集團(01810.HK)公告,2019年1月17日,小米按市場上每股B股股份9.7625港元的價格回購614萬股B類股份。這是小米上市之後的首次回購。

小米公告稱,現有財務資源,足以支持股份購回,同時維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在互聯網商業模式以及公司手機+AIoT雙引擎策略的推動下,小米進行股份回購,表現了其對當下以及長期業務前景的信心。同時,在整體經濟景氣狀況受挑戰的情況下,憑借高性價比產品,小米將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通常而言,回購被視為公司展現長期信心、認為股價被低估時采取的措施。

此外,近日,港交所權益披露:雷軍持有小米股份數上升,雷軍所持了小米股份數增加了1743494股,平均代價為零,而其持有權益股份數上升的原因是雷軍獲給予股份。公告顯示,雷軍持有被股東授予的代理投票權超3.78億股B類股份。

據知情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本次授予雷軍股份的股東是晨興資本。雷軍是晨興早期的有限合夥人(LP),這次配股可視為雷軍將其權益兌換為小米公司的股票。由此,雷軍持有小米股票的總量上升,亦可看作雷軍對小米長期價值的信心。

隨著本月解禁期來臨,部分早期機構投資者調整直接持股比例,小米股價隨之產生波動。據彭博1月16日報導,在6個月禁售期解禁後,有未披露的投資者以每股9.45港元的價格出售了2.31億股B類股票。

此外,就在1月9日解禁當日,公告顯示,小米第四大股東、俄羅斯富豪Yuri Milner掌舵的DST旗下Apoletto Managers基金出售5.94億股小米股票,價值達60億港元。

據分析師介紹,港交所作出披露的原因是,主體“因不再持有上市法團股份的須具報權益而將通知送交存檔”。有不願具名的知情人稱,此次股權變動實為按投資協定約定限售期滿的轉倉,轉倉至各位LP(基金原始投資人),而非減持。其中一位LP稱,DST轉倉明細將會在近期到账,作為長期看好小米的投資人,不會輕易減持。

據悉,小米解禁股票的持有者包括三類,分別是上市前投資者、基石投資者以及員工。上市之前,小米共進行過9輪融資,投資者包括晨興資本、DST Global、啟明創投、順為資本、IDG、香港全明星投資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等。

有知情人士透露,DST與晨興資本並不是一味減持。DST為轉倉配股,而晨興至少已進行配股。

為了增強投資者信心,1月9日,小米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和小米首席財務官周受資表態,基於對公司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心,承諾一年之內不會出售其持有的股票。

一位熟悉小米的券商人士表示,小米目前承受拋壓,是因為上市之前的投資者持股成本太低,且有基金到期的壓力。“他們賣掉,換成機構投資人,對小米未來的股價將是正面的。而且對小米來說,股票只有換手了賣壓才能解除。”

據澎湃新聞了解,小米的機構投資者約瑟投資董事長陳九霖表示,小米股價的下跌並不能只看小米個股因素,更主要要結合2018年整個大的市場環境。他表示,將繼續持有小米的股票。

過去一年尤其是2018下半年,國際市場普遍不景氣。恆生指數下跌了7%,全球資本市場平均下跌了8.6%。國內TMT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裡整體均表現不佳,過去一年平均跌幅32.1%。同樣於2018年登陸港股的美團點評(03690.HK)從上市至今,不到4個月,下滑37.4%。

上市剛滿半年的小米股價同樣承壓。1月18日,小米開盤價為9.98港元,相比17港元的發行價跌去了41.29%,相比22.2港元的峰值,已經下跌過半。

過去8年,小米以手機業務為核心,1月11日,雷軍在年會上宣布正式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並將此作為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未來5年中,在AIoT領域持續投入超過100億元。

目前,全球手機行業市場份額下滑,在5G換機潮來臨之前,進入階段性的行業“冬天”。小米此前將其應對措施描述為“持久戰”,即在5G正式規模商用前,維持全球手機第一陣營位置。同時,正式啟動多品牌策略,形成“小米+紅米”的兩大獨立品牌策略,其中紅米將專注極致性價比和電商管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