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京報社論:以司法公正化解牟其中案歷史糾葛

■ 社論

最高法提審牟其中案必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為十數年紛爭畫上圓滿句號。

據新京報昨日報導,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已裁定提審牟其中案;再審期間,中止原判決的執行。面對新京報記者,牟其中表示“這表明了中央依法治國的決心,也提振了民營企業家的信心”。

在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中,牟其中注定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風雲人物。現年77歲的他,一手創立起南德集團,因“飛機易貨、衛星發射、開發滿洲裡”為國人盡知,卻也同時肩負中國“首富”和“首騙”名號,備受爭議。因南德集團信用證詐騙案,牟其中於2000年被判無期徒刑,在獄中度過了18年。

時光荏苒,對晚近方才恢復自由之身、堅持申訴無罪的牟其中,而今應是“當驚世界殊”,不僅市場經濟的建構與規模遠勝從前,中國更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民營企業家的保護,也從政策頒布、法律制定到司法實踐,悄然間發生改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保護產權政策,依法甄別糾正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案件”,最高法、最高檢要求“依法平等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

在這種特別氛圍下,去年12月28日,最高法公布人民法院依法再審顧雛軍案等三起重大涉產權案件。今年5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張文中詐騙、部門行賄、挪用資金再審一案進行公開宣判,撤銷原審判決,改判張文中無罪。

誠然,牟其中案與張文中案等素無瓜葛,罪名、刑罰亦不相同。審視牟其中案,民事與刑事錯綜糾纏,既有信用證墊款及擔保糾紛,又頂上信用證詐騙罪名,牟其中以無期徒刑“重刑”入獄。然而,同為民營企業家,同樣身陷囹圄,同是億萬財富因此不複盛況,也讓不同的涉產權案有了共通之處。

回望中國市場經濟萌初,市場機制和法治環境還不夠完善,諸如侵害私有產權、違法查封扣押凍結財產、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等亂象多有發生,既讓不少民營企業家“如履薄冰”,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民營經濟的行進。

儘管,提審並不意味著“平反”,最終的結果仍然要根據事實和法律做出裁決,但提審本身也是對當事人的權利救濟,也傳遞出了尊重產權、公平對待每一個企業家的信號。

如今,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市場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經由這些特選案件的最高法提審,用法治的框架重新審視這些歷史問題,旗幟鮮明地維護企業家的合法產權與人身權利,對穩定民營企業家、提速民營經濟,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也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之源。最高法《關於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若乾問題的規定》等相繼頒布,根據刑訴法“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等情形時,最高檢“應當提出抗訴”、最高法“應當再審”。

最高法提審牟其中案必將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為十數年紛爭畫上圓滿句號,讓民營企業家、民營經濟感受法治溫暖、提振信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