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又累又困可能是病!中醫帶你認識「虛勞病」

無論是上班一族,還是家庭主婦,大部分都生活在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或腦力勞動之下,所以不管是工作日還是星期天,我們都倍感睏倦。

或許你會認為,勞動多了,當然會感到疲倦了啊!但其實這種持續的,長期的又累又困的狀態,就是我們常說「亞健康」,在中醫上稱為「虛勞」。

「虛勞」是怎樣引起的?日常生活當中該如何預防與緩解虛勞?今天我們邀請了十三行國醫館中醫內、兒科王巒峰主治醫師,來為大家詳細地「剖析」虛勞之症。


你為什麼會勞虛?

又累又困屬於中醫學上「虛勞」的範疇。而中醫注重整體觀,講究辨證論治,強調陰陽平衡。認為人體是一個處於動態平衡的有機的整體,表現在臟腑之間是相生相剋相互製約的,表現在陰陽方面是互根互化、消長平衡的。

虛勞屬於人體氣血陰陽、臟腑功能的失調,其病因有內傷七情、勞倦、飲食不節、起居無常、情志不遂、勞逸無度、睡眠不足、缺乏鍛煉等。

此外,外感六淫、邪毒也是病因之一。人在適應和改造自然環境過程中,保持著機體內部及其內外環境的相對平衡協調,保持著正常的生理及心理活動過程,機體就呈現健康狀態,即「陰平陽秘」。

但如果由於外感、情志、飲食、勞逸及其它致病因素作用下而破壞了這種平衡,臨床表現為臟腑功能失調,此時病人可以表現為頭暈、頭重、胸悶、乏力、四肢倦怠、精神欠佳、食欲不振、少寐多夢或多眠、心悸、汗多、小便清長、腰酸等癥狀,這些都是虛勞病的典型表現。。

很多人並不覺得又累又困是病,只是每天都拖著疲憊的軀殼在生活,卻不知道自己的體質比以前更「虛」了。


虛勞,源於五臟功能失調

各種生活因素使身心疲憊不堪,本質上其實是五臟功能的失調。

首先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四肢,主升清降濁,為胃行其津液。人之功能,皆懶於氣,四肢肌肉亦必得氣之充養方可行動如常,脾虛則精氣不得輸布周身,則倦怠欲臥。

其次,肺主營衛之氣,「惟肺也,外統皮毛,為一身之護衛」。屬機體的屏障、「藩籬」,與現代醫學所謂人體非特異抵抗力有著密切的關係。肺氣虛則衛外不固,易出現身體疼痛,微熱,咽痛等。

而後,腎主骨生髓,為先天之本。腎陰為一身陰津之根本,腎陽對全身的功能起著溫煦、推動作用。腎精化腎氣,亦稱「元氣」,精血虧虛,元氣不足,形體臟腑功能衰退,抗疲勞能力下降,疲勞時間延長。

故虛勞的形成與五臟尤其是脾、肺、腎的功能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在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不佳時,要及時進行調整。


練習八段錦,調養五臟解虛勞

八段錦是一套獨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於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歷史。功法分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經常練習可調養臟腑,祛病健身。

單舉手臂——調脾胃

單舉手臂對脾胃有很好的調節作用,這個動作源於八段錦中的「調理脾胃須單舉」。

具體做法:

1.自然站立,兩膝微微彎曲,兩手捧在小腹前,掌心向上;

2.然後左手翻掌經過胸前往上舉,右手翻掌向右胯旁下按,兩掌一上一下撐開,同時兩腿站直,把整個身體拉伸開;

3.略停兩秒後,兩手原路返回,重新合於小腹前,全身放鬆;然後換為單舉右手,左右各15次。

左右開弓——宣肺氣

左右拉弓的動作,來源於八段錦中 「左右開弓似射鵰」,可改善胸椎、頸部的血液循環。同時對上、中焦內的各臟器尤對心肺給予節律性的按摩,因而增強了心肺功能。

具體做法:

兩腳平行開立,略寬於肩,成馬步站式。上體正直,兩臂平屈於胸前,左臂在上,右臂在下。

手握拳,食指與拇指呈八字形撐開,左手緩緩向左平推,左臂展直,同時右臂屈肘向右拉回,右拳停於右肋前,拳心朝上,如拉弓狀,眼看左手,換個方向重複相同動作,左右各15次即可。

踮起腳尖——養腎氣

在傳統健身功法八段錦中,「背後七顛百病消」一式就強調了踮腳尖的益處。

踮腳尖有利於通暢足三陰經。這組經絡分布在大腿內側,上側為足太陰脾經,中間為足厥陰肝經,後方為足少陰腎經。肝腎脾都主升,三個臟腑都有激發中氣的作用,從而達到補腎固本的效果。

具體做法:

踮腳尖可以有很多「變形」:如踮著腳跟走路,或者把足尖翹起來,用足跟行走。這樣可以鍛煉小腿前側的伸肌,起到疏通足三陽經的作用。

這兩種踮腳走路方法可交替進行,次數和間隔時間根據自身情況控制,循序漸進,以感覺舒適、輕鬆為宜。


兩款食療可補虛勞

黃精梗米粥

材料:粳米100克、黃精10克、精鹽適量

做法:將黃精提前一天放入清水中浸泡,第二天取出切成碎末;將粳米洗乾淨之後和黃精一起煮成粥,食用前下鹽調味。

作用:黃精具有很強的補氣血虛的作用,而粳米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黃精可以補氣血,和粳米一起吃,達到了事半功倍的補虛勞的效果。

海帶蒸烏雞

材料:烏雞一隻,海帶300克,精鹽適量

做法:烏雞切塊,全部剁好放入容器,連著盆放入蒸鍋,蓋上鍋蓋,蒸30分鐘,再將海帶加進去,繼續蒸20分鐘,加入少量鹽,拌勻即可出鍋。

作用:烏雞是補虛勞、養身體的上好佳品,食用烏雞可以滋陰補腎、延緩衰老,對婦女缺鐵性貧血症等有改善作用,可補氣血虧虛。


生活當中如何預防虛勞病

《黃帝內經》提出治未病,倡導防病於未然,對於虛勞病來說,預防的意義勝於治療,生活中如何預防勞虛病?

1、防外邪,避風寒,適寒溫,盡量減少傷風感冒。

2、調飲食,戒嗜欲,根據體質和脾胃狀況,酌配食療,注意少食或忌食辛辣厚味滋膩、生冷不潔之物,並應戒除煙酒。

3、適勞逸,慎起居。生活有規律,動靜結合,勞逸適度,參加體育活動,以增強禦邪能力。

4、暢情志,少憂煩,保持情緒樂觀,穩定。節製房事,以免耗傷真精。

5、徹底治療各種慢性疾病,防止臟腑氣血損傷而病發虛勞。

長期的身體疲倦是一種病,在生活上應該積極調養身體,勞逸結合,才能讓我們保持最好的精神和活力狀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