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滿吃苦菜,清熱降火、祛濕健脾

今天是5月21日,正式進入了夏季第二個節氣:小滿,寓意夏熟作物的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

小滿節氣之後,全國各地都會陸續開啟悶熱潮濕的「蒸籠」氣候,氣溫持續升高,降雨逐漸增多。在南方地區,甚至會出現「小滿小滿,江河漸滿」的暴雨及特大暴雨的場景。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應該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濕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

播放GIF

在日常飲食中,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因此,夏季經常吃些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還能促進食慾和消化等作用。

市場上常見的苦味菜有苦瓜、馬蘭頭、菊花腦,還有野菜中的枸杞頭。在這給大家推薦兩款「時令苦味野菜」:

  • 老北京常吃一種叫做「苦芒菜」的苦菜,也叫「苣蕒菜」。它有安心益氣,輕身、耐老的功效。簡單用鹽和醋一拌,生著吃味道就不錯,也可以做湯、炒食或者做餡。
  • 馬齒筧的莖和葉可用醋醃泡食用,也可以做馬齒莧炒雞蛋、蒸馬齒莧餡包子,或煮清熱止痢的大蒜馬齒莧粥。

除了苦味菜以外,還可食用一些食葯兼用的苦味乾鮮類果品,如蓮子芯、薄荷葉、苦杏仁、蒲公英等。

夏季出汗較多的時候,還可以喝點帶苦味的飲料,如綠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醫認為,夏為暑熱,夏季歸於五臟屬心,適宜清補,少吃辛辣溫燥之物,忌吃生冷、膏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濕助濕的食物。

而小滿之後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祛濕健脾養胃為原則。祛濕的食物有:

  • 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白花椰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蔔、蕃茄、西瓜、山藥等。

除了飲食上需要注意「清熱降火,祛濕健脾」以外,要注意情緒、起居及運動方面的調整。

  • 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引發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
  • 起居上要順應自然變化,在保證充足睡眠時間的基礎上做到早睡早起;
  • 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