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豆瓣8.5,這麽多敏感元素,國產劇這年頭真敢拍啊

好久沒有給大家推薦國產片了,不止一次看到留言說影sir崇洋媚外。

咳咳,這是哪個小可愛喝醉了瞎寫的?

不是影sir不去推,而是對比去年的形勢,今年都快過了一半也就一部《都挺好》達到了全民皆宜口口相傳的爆款劇標準。

不過目前新開播的這部正劇,倒是有點搶佔“年度”title的節奏——

《破冰行動》

現如今很多劇在電視平台播出時,由於時長廣告等原因,劇情上會被刪減,於是就有了我們看到的TV版。

然而《破冰行動》出現了一個騷操作,TV版和網絡版不僅時長不同,劇情剪輯人物關係走向也完全不一樣。

如果你追的央視版,那麽別看愛奇藝的版本,看不懂。

如果你追的是愛奇藝版,抱歉央視版的不適合你,發展太慢。

這個世界上最分離度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看的央視,你卻在追愛奇藝。

男一號黃景瑜憑借某不可說網劇入行,之後演過霸道總裁,參加過綜藝,但真正讓他走入全國觀眾視線的,

是那部如今被《複聯4》擠掉在票房第四位的《紅海行動》。

他在裡面演了一個狙擊手。

然而,人紅是非多,他在去年爆出的醜聞,讓個人形象大大折扣。

雖然後來各方都做了澄清,但黃景瑜確實出圈兒了。

這位出生於92年的東北小夥在《破冰行動》裡,連影帝任達華都是他的綠葉。

說回劇本身,雖然影sir只看了前10集,劇情卻涵蓋犯罪、權鬥、懸疑、臥底等多個元素,最為重要的是,這還是一部正劇。

如今的影視圈,多少片子打著“正劇”的旗號,講的全是兒女情長。

而《破冰行動》裡真的沒人談戀愛,唯一有戀愛戲份的男N號,直接在第2集就領了便當。

而男一號黃景瑜演了一個年輕的緝毒警察,李飛。

(以下劇情簡介為愛奇藝版本)

他一身正氣,桀驁不馴,但因為太過正直不懂變通,導致他在局裡的人際關係並不好,

唯一願意跟他搭檔的就是在前面提到的那個領了便當的男N號,也是他的好基友。

第一集兩個人在一個名為塔寨的村子裡現場擒獲了一個製毒分子。

可是離開時卻被村民圍攻,導致製毒的關鍵證據——未晾乾的冰毒被破壞。

人雖然還是給抓了回去,卻缺失了物證,製毒分子有恃無恐,審訊的時候玩起了太極。

結果一不小心說漏了嘴——緝毒隊伍裡有大人物被他們買通了。

不巧,這話非但沒有嚇住李飛,反而激起了他調查下去的決心。

然而,事情開始往詭異的方向發展。

第二天製毒分子被放了,原因是他身體有問題,重點是從醫生到領導,所有取保候審的手續都非常齊全。

第三天,製毒分子在家上吊自殺了。

現場沒有發現任何他殺的跡象。

這麽關鍵的證人,就這樣莫名其妙被滅了口?

回想起他在審訊時說的那句話,李飛認定這件事背後一定有什麽驚天大陰謀,於是就和好基友前往調查。

卻沒想一步步踏入了一個精心布置的圈套。

好基友被綁,李飛前去解救卻遭遇埋伏,現場一番殊死搏鬥後,好基友被射殺,李飛身受重傷。

結果事情的發展再一次出乎了觀眾的意料,警察趕到現場後卻扣留了李飛,

因為所有的證據都顯示,死者身上的致命傷,都是李飛的槍打出的。

李飛的家裡發現了巨額現金,抓捕的毒販供認是受了李飛的指示。

一身正氣的緝毒警察被毒販收買後射殺同事?

這標題,一下就讓緝毒大隊成了頭條熱門,從市級領導到省級領導都做出指示,要馬上查明真相,嚴審李飛。

不過這些領導中有一個人和李飛的關係非比尋常。

他就是“達康書記”, 李維民。

李維民是市禁毒大隊的領導,也是李飛的半個養父,在所有人都已經認定李飛就是真凶時,他堅定地站在了李飛這一邊。

李飛是被陷害的,但能陷害李飛的人太多了。

如同大海撈針一樣的調查,讓李維民有些難以招架。

李維民想要找到並且扳倒那些保護傘,必須要有確鑿證據。

在龐大的體制內部,錯綜複雜的派系,勾心鬥角的權鬥,亦正亦邪的臥底,暗流湧動的金錢交易……都隨著劇情的推進被層層剝開。

一場編織著欲望和人性的大網徐徐展開。

為了正義,他們必須勇往直前;為了真相,他們必須義無反顧。

如果從審查這個角度去看這部劇,尺度是真大,臥底、黑警、受賄,街頭槍戰,吸毒,黑吃黑……

雖然有陽光的地方就肯定有陰影,但真正把陰影這樣毫不保留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在國劇當中實則罕見。

其實整部劇的走向和前年大火的《人民的名義》差不多,先通過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案子入手,然後揭開冰山一角。

相對於那部反腐題材的正劇,這部《破冰行動》在反黑反腐的同時,更多的聚焦的是一線緝毒警察。

除了吳剛老師,本劇還有一位影帝加盟,他就是上面已經劇透的任達華。

任達華飾演了一名毒販,但同時他還有另一重身份,李維民的線人。

通過他,李維民可以做到很多他不便去做的事情,深入到很多警方無法深入到的地區。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破冰行動》更像頭頂著主角光環的個人英雄主義。

但實際上,本劇是改編自真實事件——2013年12月29日凌晨4時,在汕尾陸豐市博社村展開的雷霆掃毒行動。

第一集開頭上吊自殺的製毒分子所在的塔寨村的原型,就是這個臭名昭著的製毒村,博社村。

俯瞰過去,這個村莊地形十分複雜,建築排列緊密,格局混亂,而且又受宗族把控,一般外人很難打入內部,給偵查帶了相當大的難度。

於是在人大代表蔡東家的庇護下,博社村的製販冰毒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

而電視劇所改編的對抗戲份,比如槍戰、暗殺,都也是真實發生過的。

央視版播出的是正序,慢慢深入,是標準的起因、經過、結果。

而愛奇藝更符合年輕人的觀劇習慣,上去先講結果然後設置懸念,用倒敘和回憶一步步揭開謎團。

導演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了劇本過審不易,拍攝中除了把握尺度,還要做到劇中角色的去臉譜化。

這是一部拍“人”的劇,不管是在面對利益時的各懷鬼胎,還是在選擇正義時堅定不移,人性的搖擺和突顯,都是這部劇想要傳遞給我們的——

人性很脆弱,經不起考驗。

但人性也很偉大,即使在至暗時刻,它總能為人守住最後的底線。

在《人民的名義》播出時, 就有人說中國的類型劇將會開啟一個新紀元,以往礙於審查制度礙手礙腳施展不開。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正劇,越來越多的老戲骨、演技派,讓我們看到了國劇不止有情情愛愛的校園,披著瑪麗蘇外殼的職場,

還有一身正氣的平民英雄,以及和平年代裡不為人知的戰鬥和硝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