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部“年度最敢拍”的硬核國產劇,為什麽還沒火?

最近評分最高的國產劇是什麽?

想必你也猜到了,

沒錯,就是——

《破冰行動》

提到《破冰行動》,繞不開“硬核”倆字。

首先是製作背景硬核。

“中央電視台、警察部新聞宣傳局、警察部禁毒局、廣東省警察廳聯合出品。”

如此硬核的背景,尺度什麽的根本不在話下。

所以敢拍猖獗膽大的犯罪分子——拿槍與警察正面剛、明目張膽地當著警察的面將證據銷毀、群起圍攻辦案警察、公然叫囂讓警察把毒販放掉;

敢拍警界腐敗現狀——警局內領導每月受賄300萬,充當毒販們的保護傘。

近兩年來,我們很高興能夠看到越來越多像這樣敢拍的影視作品出現。

但是其背後暴露出來的某種規律,同樣值得思索一番。

《紅海行動》背靠中國人民解放軍;《人民的名義》有最高人民檢察院;《破冰行動》由中央電視台、警察部新聞宣傳局、警察部禁毒局、廣東省警察廳聯合出品……

似乎可以看得出來,這些硬核作品的出現並不代表著過審放寬;相反,沒有公檢法保駕護航的其他項目審核正變得越來越嚴苛。

其次是演技硬核。

吳剛+王勁松+任達華的神仙卡司,夠不夠硬核?

吳剛老師自不必多說,絕對的戲骨級,他將老練、圓滑的緝毒警察李維民演繹得非常到位。吳剛老師可是連眼袋都是戲:

在第一集李維民指揮的一場抓毒販大戲,本以為布下天羅地網,可以在廳長面前好好表現一番,結果被攪黃了,廳長砸下來一句“演砸了”。

李維民一句話也不敢反駁,鏡頭特寫,下眼袋微微抖了幾下,一下就把這個人物又羞又惱的情緒演絕了!

任達華,金像獎影帝,更不用說啥了,戲骨飆戲。

他所飾演的港商,身份撲朔迷離,一出場就自帶“叱吒風雲,我任意闖萬眾仰望”BGM,氣場兩米八。

王勁松老師飾演的塔寨村書記林耀東,同樣是本劇的一大看點。出場的一幕讓人印象深刻:

當時黃景瑜飾演的李飛夜闖塔寨村抓人被村民圍攻,人聲喧嘩夾雜著大雨滂沱,眼看著事情就要變得不可收拾。

突然一聲“東叔到”,人群瞬間寂靜。

王勁松緩緩穿過人群,沒有一句話,沒有一絲表情,隻冷冷地看住鏡頭,寒意就不知不覺從螢幕蔓延到了觀眾身上。

短短2秒鐘,你就知道這是一個不好惹的狠角色,儼然黑幫教父。

除去這些外核,最硬的當屬本片的內核。

《破冰行動》本質還是硬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八個大字上。

這是一部以廣東省2013年“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為原型,進行改編的原創劇本。

“雷霆掃毒”的行動目標,是號稱“中國製毒第一村”的海陸豐市甲西鎮博社村。

博社村位於廣東陸豐市,也就是劇中所謂的東山市,博社村在劇集裡也變成了塔寨村。現實中的博社村,有三分之一當地家庭是直接參與製毒的,而其冰毒產量也佔了全國的三分之一。

因此也被稱作“中國製毒第一村”。

在“雷霆掃毒”行動中,警方共搗毀特大製販毒團夥18個,製毒工廠77個,抓捕182人,繳獲冰毒3噸,製毒原料23噸。

誰能想到,數量如此巨大的製毒人員和製毒窩點,竟都藏匿在這樣一個不足0.54平方公里的村莊裡。

菌菌在前面說到劇中的毒販敢拿槍與警察正面剛、當著警察的面將證據銷毀、群起圍攻辦案警察、公然叫囂讓警察把毒販放掉。這些情節,毫不誇張地說,完全就是現實中當地警方執法的日常。

他們之所以敢如此猖獗,原因不過就是,當地警察與毒販同一個鼻孔出氣。

不但警方有關係,村裡還有村支書充當“保護傘”。

《破冰行動》中,王勁松老師飾演的村委會主任林耀東原型名叫蔡東家。他不僅是陸豐市甲西鎮博社村原支部書記,還是廣東省汕尾市人大代表。

與其說他是村支書,不如說,博社村是他一手打造的“王國”。

這個製毒王國,頗有些法外之地的意思。

但是“法外”並不是說他們就沒有法了,而是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規章制度,甚至比真實的法律還要嚴苛。他們奉行的法,就是從傳統的家長製衍生而來的宗族制度,也是“大家長”蔡東家掌控人心的法門。

中國人自古重視宗族制度,這是我們傳統倫理體系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封建社會,很多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民事糾紛, 一般都是族中長老裁決,長老裁決不了的,便把大家找來開祠堂會議,由大家一起來處理,很少有上升到官府衙門的。

比如白鹿原中,狗蛋窺見小娥和鹿子霖行苟且之事,被鹿子霖發現後,倒打一耙設計誣陷狗蛋,冤枉狗蛋和小娥為狗男女,所以他們被押到祠堂,由家族家法處理。

而這樣的傳統,在博社村就成了罪惡的幫凶。

在這裡,毒販以及支撐著他們犯罪的政界、警界保護傘,都有著一脈同宗的地緣血親。根深蒂固的、極盡扭曲的家族血脈之情再加上經濟利益捆綁,宗親關係就這樣織成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犯罪網。

而這一層文化層面的深挖,是我們很少在以往的毒品題材影視中看到的。

這背後暴露的,其實是“熟人社會”的本質。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提出:

在我們的傳統社會裡,人際關係織成了一張張龐大而複雜的關係網。

或血緣、或地緣、或姻親,人與人多多少少會有蛛絲馬跡的關聯,非親即故,因彼此熟悉,就彼此關照,大家可以通過熟人織就的網絡,溝通關係、打通關節、解困排憂,同時也可以尋找捷徑、超越規則、營私舞弊,甚至徇情枉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難辦的事,首先想到的也是有沒有親朋好友可以打通“關係”。

這樣的思維慣性幾乎貫穿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諸如子女入托入學、求職就業,甚至求醫看病,等等,有熟人不僅可以優先,還可以優惠。

“熟人社會”以關係代替規則,以熟人的情面代替了法律的威嚴,這樣的運行規則就大大弱化了法治的功能,使得社會的公平正義得不到保障。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破冰行動》是一部真正的國情劇。

它背後所牽動的,並不僅僅是一個案件,還有幾代中國禁毒警察的成長,更有著現實的警醒意義。更重要的是,它以極其真實的方式,把這個社會的運轉方式赤裸裸地揭露給了我們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