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基金變“術”:一開持有人大會,規模便出現暴漲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葉峰

基金轉型、降費率、修改合約……往往都需要經歷一個步驟,那就是召開基金持有人大會。

而召開基金持有人大會,往往面臨著最大難題就是持有人投票,特別是個人投資者佔比較高的基金,經常出現不到半數的投資者參與其中,最終導致的就是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

近日,記者注意到,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各類議案,從最終的會議結果來看,雖然都逃不過成功或者失敗兩種結局,但是個中的過程則是花樣百出,一些機構佔比較高的基金竟然也出現了召開失敗的情況。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今年以來規模都沒怎麽增長,整體規模也較小的基金在召開持有人大會前卻出現了規模暴漲,而且增加的份額數量基本上達到了投票數量的一半,結果出現的就是另一番景象,以略超過50%的比例達到了開會標準,堪稱規模變化有“術”。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持有人大會,雖然單純從結果來看,可能並不是壞事,但其實在這過程中,也折射出了目前基金行業存在的一些亂象。

機構佔比高,也會召開失敗

根據有關規定,當基金需要召開持有人大會時,對於首次召開的,一般都要求參加持有人大會表決的基金份額要達到權益登記日本基金總份額的50%以上,從過往來看,如果基金的主要持有人是機構投資者的話,那麽大多數都還是可以順利通過。

比如近期召開持有人大會的融通通昊定期開放債券,參加表決的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基金份額共計約10億份,佔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98.9346%,從2季報的持有人來看,這部分基金份額顯然是來自於機構持有人。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有些基金雖然在2季度末機構持有人佔比較高,但卻出現了開不成持有人大會的情況,以9月3日華泰保興基金的公告為例,旗下的華泰保興尊誠一年定開基金,本來計劃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關於修改華泰保興尊誠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約有關事項的議案》。

但是從自2019年8月1日起,至2019年9月1日17:00止,根據計票結果,參加此次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的基金份額僅達到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34.8億份的32.64%,不滿足需要50%以上的比例要求,因此未達到法定的會議召開條件,故此次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召開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該基金規模並不小,截至2季度末基金總份額為34.8億份,持有人總戶數為7850戶,機構投資者持有份額數達到34.56億份,佔總份額的比例高達99.31%,但就是這樣一隻機構佔比很高的基金,竟然也出現了持有人大會票數不夠的情況。

究其原因,一方面雖然機構整體佔比很高,但是單一機構的佔比並不高,根據該基金二季報,沒有一家機構投資者在期末的持有比例超過20%,持有份額較高的一家機構投資者,也僅佔基金總份額的11.42%。

另一方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更大可能是機構並不在乎這個錢,他要不就投讚成票,要不就投反對票,這才是積極的態度,他都沒投,其實就是壓根沒放在心上。這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其實不是那麽應該。”

一開持有人大會,規模就明顯增長

如果說持有機構資金佔比較高的基金,召開持有人大會並順利通過已經比較艱難了,那麽個人投資者佔比較高的基金,則更是經常出現持有人大會參會比例不達標的情況,此前也有多隻基金出現這種情況。

不過近期,記者注意到,部分規模較小的基金,卻都能剛好達到50%的比例,順利召開持有人大會,有意思的是,這些基金在召開持有人大會之前,規模都出現了明顯的增長。

比如華潤元大醫療保健量化混合(現已變更為華潤元大量化優選混合)召開的持有人大會,審議了《關於修改華潤元大醫療保健量化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約等有關事項的議案》,值得關注的是,該基金持有人大會權益登記日當天,基金的總份額約為5801.51萬份。此次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中,出席的基金份額持有人及代理人所代表的基金份額為2941.15萬份,佔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50.70%。

回看該基金過往,不管是今年1季度還是2季度,該基金單季度的申購份額均只有幾百萬份,截至今年2季度末,份額的總規模也僅有2883.81萬份,而持有人大會權益日登記日為2019年8月1日,也就是說僅僅1個月左右時間,該基金的規模就增長超過100%。

類似的情況還有鵬華新科技傳媒基金,該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權益登記日為2019年8月9日,權益登記日的總份額約為4805.39萬份。在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中,參與投票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或其代理人所代表的基金份額為2534.17萬份,佔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52.74%。

同樣回看該基金今年1季報和2季報,可以發現每個季度的總申購份額僅有幾十萬份,截至2季度末的基金總份額約為2571.58萬份,根據權益登記日的日期計算,在1個多月時間中,該基金的規模增長將近90%。

不僅這兩隻基金,在較早之前的基金中,比如一些保本基金,同樣也是出現了召開持有人大會前規模大增的情況。對此,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個人投資者佔比較高的基金,很多個人投資者是不會投票的,因此為了達到投票比例,往往會在開會之前,選擇讓一筆資金進來。”

不過也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我們先不去猜測有沒有這種為了保障持有人大會順利進行,然後故意入一筆資金的情況,但是這種操作是可行的,而且如果真正這麽做的話,很難評價是好還是壞。”

“比如很多持有人大會其實是為了基金轉型,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從投資體驗或是投資結果來講,轉型是比清盤要好,雖然不管是清盤還是轉型,账戶上的虧損可能會體現為兌現了,會對部分投資者心理上有衝擊。但另一方面,既然基金決定轉型了,也證明了這隻產品做不下去,其實也是對投資者負責任的做法。”

“當然如果確實存在操縱持有人大會這種行為,那肯定是高度違規的,只是從結果看,對於持有人來說可能又是好的,所以也很難評價。”該業內分析人士進一步說道。

該業內分析人士還進一步表示:“這其實也體現了目前行業內兩個比較普遍的亂象,一是幫忙資金的支持,包括新基金發行以及基金轉型等,這其實就是一種亂象,它不是真正體現持有人的利益,而是一種操縱行為,另一個是可能就是基金和機構之間有勾兌,這其實也是忽視持有人的利益,損害了持有人利益,因為公募基金是為大眾投資者服務的,但是現在很多公募基金是站在規模這端,而不是站在人這端。”

而另一基金分析人士則表示:“是否找幫忙資金召開持有人大會,我覺得最終主要看是否損害了持有人利益,對於一些小微基金而言,其實基金公司的維護成本也很高,而且這些基金往往投資者的體驗都不太好,在這種情況下你再讓它去投票,其實也是很難,只不過相比於轉型來說,我更推薦的是合並,把一些差的基金並到好的基金上,可能會是更好的選擇,當然這需要政策上的一些支持,目前合並的案例並不多。”

即使規模暴增,投票也不達標

如果是為了持有人大會順利召開而選擇讓一筆資金進來,存在著操縱投票的嫌疑,那麽相比這些基金,還有一種基金同樣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情況,召開持有人大會之前,基金規模暴漲,但結果持有人大會竟然還是沒能開成功。

以東興興利債券為例,該基金本來想召開持有人大會,審議《關於東興興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降低管理費率、託管費率有關事項的議案》,這本來看起來是對持有人非常有利的事情,不過根據計票結果,參加持有人大會表決的基金份額同樣出現了少於權益登記日本基金總份額50%的情況,最終召開失敗。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季度末,該基金的總份額僅有324.78萬份,且均為個人投資者持有,不過到了持有人大會的權益登記日,該基金的份額暴增至1.96億份,有意思的是,在份額暴增之後,出席的基金份額持有人所代表的基金份額總數卻只有5737.59萬份,佔權益登記日基金總份額的29.22%,明顯未達50%的要求。

再具體從投票人來看,僅有“杭州錢江新城金融投資有限公司”和“鞍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家進行了投票且投了同意票,可見,即使是規模短時間內暴增,而且也有機構投資者進來,但卻依然沒能順利召開持有人大會。

對此,另一基金分析人士認為:“有可能它原來是找一筆資金進來,然後召開持有人大會,但可能沒想到因為其它的一些原因,比如科創板打新等因素,規模一下子上來了,而這時候持有人大會的公告已經發出去了,因此最後依然選擇召開,即使最終召開失敗。”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