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後,容易睡覺打呼嚕?

肥胖:糖尿病患者,本身就體重超重;或是病程中,由於病情變化,或是使用胰島素等藥物所致肥胖。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於脂肪在上下頜及咽周的沉積,容易擠壓氣道,導致上氣道狹窄,甚至塌陷,這時由於呼吸時氣流受阻,引起狹窄部位的肌群快速震顫,就會出現響亮的呼嚕聲。此外,在氣流快速通過狹窄區時,也會形成鼾聲。


並發了微血管病變或神經病變:糖尿病患者出現末梢神經病變時,也容易引起上氣道及咽喉部的肌肉運動不協調,出現氣道部肌肉鬆弛,而出現打呼嚕的情況。此外,微血管病變的惡化,可以加重組織缺血,進而造成呼吸中樞的損害,從而進一步影響呼吸功能,出現頻繁打呼嚕的情況。


而長期頻繁的打呼嚕,又會引起低氧血症,睡眠剝奪現象,這些又會加重胰島素抵抗,從而引起血糖進一步升高。



那麼,對於打呼嚕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應該怎麼辦呢?

1、正規的三甲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由專科醫生檢查,明確一下是否由於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所致的打呼嚕,並評估嚴重程度,決定是呼吸機輔助治療,或是手術治療,或是日常生活方式乾預。


2、積極運動減肥:把體重控制到正常範圍內。

3、晚上盡量側睡:側睡時,上氣道鬆弛的肌肉會偏向一側,以保證氣道不被阻塞,從而保證呼吸時氣流的正常通過。

4、戒煙限酒,合理飲食。煙酒、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加重病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