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永玉:飲酒可成仙,品茶可成道

黃永玉,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1924年7月9日出生在湖南省常德縣(今常德市鼎城區),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土家族人。

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曾任版畫系主任。1946年,他和張梅溪結婚。 黃永玉、中國畫院院士,受過小學和不完整初級中學教育。因家境貧苦,12歲就外出謀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區小瓷作坊做童工,後來輾轉到上海、台灣和香港。14歲開始發表作品,以後一段時間主攻版畫,其獨具風格的版畫作品飲譽國內外。16歲開始以繪聲繪色畫畫及木刻謀生。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款識: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钁頭邊。唐慧寂詩。黃永玉於萬荷堂。

《越飲越清醒》

對於酒,黃永玉更是說自己是個“不喝酒的酒徒”,他認為“酒是人類第二大快樂,它與人類共存亡,只要一天有人便一天有酒 ”,是個實打實的“擁酒派”,他自己愛酒卻不常飲酒,因為他酒量實在不高,但他欣賞酒鬼們的那種自得其樂的狀態。關於酒,黃老也是妙語連珠:

《飲酒圖》

酒是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它無孔不入。憂愁要它,歡樂也要它;孤獨要它,群體也要它;氣象好了要它,風霜雨雪也要它;愛情要它,失戀也要它;誕生要它,死亡也要它;惡人要它,善人也要它;當官的要它,百姓更離不開它;有文化的要它,大老粗也愛它。

《沽酒圖》

喝不喝酒是人和野獸最大的區別……我和大多數人都不喝酒,我們欣賞喝酒,與喝酒的人為友,我們這幫人佔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二點四,是不喝酒的擁酒派,算不得是野獸派。

《不可不醉,不可太醉》

酒,我很欣賞,可惜一口就醉。在酒朋友旁邊醺得面紅耳赤倒是常有的事。但是,我能體會得到“酒”是很妙的東西。

《獨樂》

人生如酒、人生似茶,黃永玉的茶酒畫蘊含的那份真性情,的確叫人印象深刻,很多人都喜歡黃老的繪畫、文字、生活中透露出的那份幽默與樂觀,而他的這種大風趣與天真,正是人生閱歷與滄桑的積累,是一種智慧與曠達的精神釋放!

《樂在其中》黃永玉於1986年作

俗話說,飲酒可成仙,品茶可成道。酒,熱烈、香醇,是“精神之液,靈魂之飲”;茶,自然、恬淡,是“最溫柔蘊藉、最富詩意的飲品”。喝酒、飲茶是文人摯愛之雅事,在黃永玉作品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很多茶、酒的影子,每每品味他的這些逸趣橫生的茶酒畫,就如喝茶品酒一般,大俗大雅,大徹大悟!

《讀書品茶》 黃永玉於丙子(1996)年作

飲茶是人生一大雅事,畫家黃永玉也喜歡喝茶,尤愛普洱。茶有禪意,茶禪一味,在茶人眼裡,月有情、山有情、風有情、雲有情,對茶的癡迷、對茶人的描繪,反映了這位已步入耋耄之年的老人,恬靜淡雅的文人情趣。

《得茶》

在黃永玉的茶畫中,我們總能看到一份偷著樂的情趣,畫中人往往因得茶這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而變得喜色難掩,也就是這份微不足道的趣味,叫人看了畫,也不禁愉悅起來。人生本就簡單,若你把大富大貴、飛黃騰達作為樂趣,那自然乏味,若你把所有的小事都當成樂趣,那自然其樂融融,輕鬆自在不少。這便是黃永玉畫中所謂的“歡喜有理”!

《歡喜有理》

細細想來,喝茶之事也不就和畫裡一般,是件並不高雅,反而有些俗,但能叫人樂在其中的人生小事兒!當你煮茶、品茶不再為茶葉、茶杯、壺、水、溫度諸如此類的講究而盡心思琢磨時,僅憑心中的那份純粹的閑適淡雅,一片小小的樹葉,也足以叫人自得其樂。

《好壺》

一品佳茗,整個心沉浸在這抹大自然的芳香,所帶來的清朗潔淨之中,真是“偷得浮生閑半日,靜坐庭前細品茗。如塵俗事眼前過,唯留清風繞衣裙”呐!

《好茶》

《煮茶圖》

錄文:山裡人飲茶不講究用具隨意燒出就是上好的茶,城裡人飲茶什麽都要講究,其實什麽也不懂。

《好茶圖》

《好茶圖》

圖文來源:漁歌晚唱藝術沙龍

注: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更多名家書畫特賣

將畫廊置頂後,您可以第一時間獲取畫廊的資訊和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