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遺址類博物館價值分析與業務特點

歡迎關注“文博中國”!

遺址類博物館是在歷史人文事件原生地或關鍵地點舉辦的博物館,是“遺址”與“博物館”的複合體,在中國博物館事業中有著特殊的位置。

遺址類博物館所涉及的“遺址”主要是歷史人文遺存或考古遺存。歷史人文遺存是留存至今的且有明確記錄的遺存,如古代構築物、聚落等。考古遺存是經考古發掘後的狀態,或說是經過考古專業手段處置後的狀態,考古遺址既呈現了古代遺存狀態,也呈現出經考古方法處置的狀態,如古聚落、古墓葬遺存等。

在遺址設立博物館,是利用博物館的專業能力對遺址進行研究、保護、展示,並通過教育活動讓公眾了解遺址的歷史內涵和科學價值,認識歷史發展方向,增進文化認同。有些遺址博物館的業務對象是以遺址為主,如考古遺址博物館等。有些遺址博物館的業務內容則與遺址性質有偏離,如依托古代建築設立的博物館。為此,遺址類博物館需要明確博物館的定位和工作重點,明確博物館的業務內容,確定博物館與所依托遺址的關係,明確遺址與博物館的主次關係。

遺址類博物館的原生用途不能覆蓋博物館的業務,遺址的歷史價值不能置換博物館的價值。例如,在歷史上具有特定的政治、軍事、崇信、民俗用途的古代構築物,如皇宮、寺廟等,在這些構築物遺址舉辦的博物館,不能簡單複原其原生用途,不能簡單展示其原生活動,而是要依據科學研究成果,在歷史和科學的語境中表達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基於當今社會價值觀和社會發展需求,對相關歷史事實進行解讀和闡釋。

遺址為遺址類博物館賦予了個性特色,每一處遺址都是獨具特色的,遺址的屬性和特色既為依托遺址舉辦的博物館提供了內容等方面的支持,也因遺址自身內容特質及遺址保存狀態而對博物館業務開展範圍產生約束,遺址特質還會影響公眾對遺址博物館業務及服務內容的認知。

遺址類博物館應明確博物館的宗旨和任務。基於每一個遺址的自身特點,博物館需要根據遺址特性、博物館與遺址關係以及博物館定位,明確博物館的宗旨。作為公共博物館,博物館宗旨要確認博物館承擔的社會責任,堅持博物館的科學精神,代表公眾的發展需求。博物館要注意遺址與相關人群的關係,理解和尊重相關人群與遺址文化內容有關的情感訴求,尊重遺址文化內容在多元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博物館宗旨要明確博物館運營及博物館業務活動遵循的基本價值觀,特別是遺址在其存續過程及歷史活動所依循的價值觀與當代價值觀存在較大偏差時,博物館更要根據當代社會價值觀明確本館的價值觀。國際博協2004年發布的《國際博協博物館職業道德準則》的各項規範就是基於公共領域價值觀和博物館核心價值觀而制定的。公共領域價值觀有無私、正直、客觀、責任、誠實、公開和領導力,公益、服務是博物館核心價值觀,在博物館運營中還要貫徹公平、科學、分享、專業、誠信等價值。

遺址博物館要審慎處理遺址原生內容價值與博物館價值的關係,深入分析原生內容價值與博物館價值的關聯與偏離,深描支持當代社會發展的原生內容價值,轉譯或重新釋讀不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原生內容價值,對悖離當代價值觀的原生內容價值進行分析批判,例如一些古代帝王宮室遺存反映的“君權神授”和封建等級觀念。遺址博物館的價值反映著當代對遺址內容的認知,對遺址重要性的判斷,更是當代社會對歷史事件、人物和歷史發展的價值判定。

遺址類博物館的業務具有特指、專一、持續的特點,其業務對象通常與遺址本體、遺址遺存、遺址出土物有關,也包括與遺址實物性資料相關的科學研究成果;業務內容的時間區間會受遺址性質、年代的製約,主要是遺址原生狀態存續的時間;業務實踐依托的學術知識與遺址性質及研究方向關係密切,如考古遺址類博物館多以考古學理論為依托,古代建築類遺址博物館多以遺產保護理論為框架。由於遺址的發掘、保護和研究是持續進行的,遺址的狀態隨發掘和保護實踐而演變,對遺址的認識和解讀會隨研究進展而深入,這些業務活動成果使遺址內涵更加豐滿立體,為博物館業務活動帶來活力,為觀眾帶來無盡的新鮮感,也給遺址類博物館的發展帶來廣闊的想象空間。

遺址類博物館要審慎妥善處理遺址(遺存)原生態、遺址現狀與博物館工作的多個關係。首先,要處理好靜態的空間與流動的時間的關係,遺址是靜態的,但遺址的存續、發掘和研究是動態的,如何在靜態的遺址空間中表達時間的流動,將靜止的遺址置於流動的歷史進程中,置於人與自然的動態關係中,置於人類文化的積澱、交流、碰撞和演進過程中,這是遺址博物館面臨的挑戰;其次,要處理好歷時與共時的關係,遺址的形成、存續是原生內容形成的過程,遺址的發掘、研究和保護是遺址繼發性內容形成的過程,這樣在遺址的發掘、保護與展示之間,以及在遺址展示與博物館展覽之間,都存在著歷時與共時的矛盾。歷時以線性的過程表述特定現象的演變,共時則是以聚合的方式表述不同的主題;還要妥善處理保護與利用的關係,遺址要保護,博物館要開放,遺址博物館最重要的開放區域是遺址。保護是對遺址本體及其出土物的保護,利用則要廣泛的多,除了遺址的開放參觀,與遺址及其出土物有關的研究成果也是利用的對象。在文化旅遊時代,對遺址內涵價值和社會形象的保護也不容忽視。博物館可以冷靜對待並包容不同領域對遺址內容及價值的解讀和詮釋,但博物館不應放棄維護遺址及其內容科學性和嚴肅性的歷史責任;此外,要處理好原真與解讀的關係。遺址留存至今的只是一些片斷的信息,對遺址內涵和性質的理解要依托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科學解讀。事實只是表象,科學研究是認知原真的唯一路徑。科學研究成果是博物館對遺址進行解讀的依據。注意到科學研究成果的片斷化、節點化的狀態,博物館在對遺址及其出土物進行解讀時,需要將知識斷片進行重組,並根據重組時的邏輯關係和表述情境對事實性知識進行重新表述,當然,博物館的解讀必須遵循真實、準確、科學的原則,可以通俗,但不能庸俗。特別要避免不要將非學術性語境中對遺址及其信息進行解讀的表述、意境“挪用”到博物館情境中。

遺址類博物館的業務實踐是遺址得到有效保護、實現遺址價值、增進遺址重要性的專業保障。博物館各項基礎業務貫穿的是科學研究和知識傳播邏輯,體現的是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是使知識發揮更大的社會服務作用。征集是遺址類博物館持久的工作。由於遺址的特殊性,遺址現場的遺存遺跡,遺址出土物品,以及與遺址研究有關的物品是遺址完整性的構成部分,是遺址存續過程的實物證據,都應該進行征集或采取藏品管理措施;科學研究是遺址類博物館可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遺址如“無字天書”,科學研究是這部天書內容的顯影劑,讓研究人員和公眾全面深入地認識遺址的性質和價值。遺址在考古發掘、科學保護等介入性手段中升華,在科學研究成果中獲得永生。科學研究還是有效整合遺址各類信息的平台,遺址包含自然和人類活動的大量留存物及痕跡,通常涉及多個學科部門,只有科學語言和科學方法可以將這些物件和信息整合起來;展示是博物館向公眾傳播遺址性質及相關知識的重要方法。遺址類博物館需要妥善處理其特有的展示難題,即遺址現場呈現著不同主題甚至不同時代的遺跡現象,還有考古發掘或古建保護的工作痕跡,這些不同背景的信息同時呈現給觀眾,會干擾觀眾對遺址性質的認識,也可能會誤導觀眾對遺址信息的理解。遺址類博物館需要認真研究梳理遺址現場的各種信息,整理展示的主題和主要線索,運用多種展示方法,支持觀眾清晰有效地理解遺址性質,學習有關的科學知識;闡釋是讓觀眾認識、欣賞並認同遺址的歷史文化價值,使遺址價值成為個人發展的精神支撐,並成為特定行為模式的道德底線。闡釋的核心是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規範,博物館闡釋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可以是生動活潑的,可以是“勞其筋骨”“苦其心志”的,但一定要鼓勵觀眾運用自己的智力和判斷力獲取正確的知識,認同正確的價值觀。

遺址是有生命力的,是有活力的,遺址類博物館可以通過博物館專業實踐激發和維持遺址的活力,並將這種活力傳遞給社會公眾和子孫後代。遺址是與當下社會共同演進發展的發動機,共同見證人類社會的進步。

編輯:陳 梅

審核:馮朝暉

原文刊登於2019年3月1日

《中國文物報》3版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點開圖片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