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代文學大家吳敬梓的南京情緣

《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最優秀的現實主義小說之一,作者吳敬梓(1701—1754)為全椒(今屬安徽)人,字敏軒、文木,號粒民,晚號文林山人、秦淮寓客。說起創作該小說,吳敬梓與古都南京還有一段濃濃的情緣呢!

《奉題雅雨大公祖出塞圖》是吳敬梓留下的唯一手跡

據清代程晉芳《文木先生傳》、近代陳作霖《金陵通傳》等記載:吳敬梓出身於一個地方世族之家,祖上數代都是讀書人。因受家庭環境熏陶,他自幼聰穎好學,“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13歲喪母,次年隨父吳霖起前往贛榆(今屬江蘇)寓居。23歲那年父親故世,吳敬梓承繼家業分得二萬餘金。但因“素不習治生,性複豪爽,遇貧即施”,還常與一些文朋士友詩酒宴飲,不過數年時間家產即耗已盡。因此被鄉人視作“敗家子”。

南京吳敬梓故居“秦淮水亭”一景

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仲春,屢遭人生挫折的吳敬梓為了逃避鄉人嘲諷,懷著“逝將去汝”的激憤,毅然變賣祖業,自老家全椒舉家遷徙金陵,在城南秦淮河畔淮清橋附近寓居,過著十分清貧的布衣生活。在此期間,他讀書、寫作、鬻文、交友,“日夕自娛”。冬日苦寒之際因無酒食,便邀上五六同好,乘月夜出聚寶門(今中華門)外,繞城至水西門,“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自謂之“暖足”。“著書仰屋差自娛,無端擬獻金門賦”,正是他初居南京景況的客觀寫照。“小亭卜居板橋西,一桁春山與屋齊。可愛闌乾臨水面,數析垂柳綠雲低”,其子吳浪的《感舊》詩作,真實地展現了自家宅居“秦淮水亭”一帶的昔日景況。

乾隆元年(1736),安徽巡撫趙國麟等人聞之才名,舉薦其參加博學鴻詞科廷試,可是吳敬梓竟以身體有疾等為由不赴廷試,從此以後不再應考科舉。吳敬梓天賦過人,文采不凡,尤精《文選》,“詩賦援筆立成,夙構者莫之為勝”。他羈旅南京長達21年,對金陵社會生活、地理形勝、風土人情等皆爛熟於心,特別是對封建科舉扼殺人才等現象深有感觸。江南貢院芸芸書生的別樣人生,成了他從事文學創作的豐富源泉。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一個個悲歡離合的坎坷命運,無數次地撞開他的心扉,深深地觸及他的靈魂世界。經過10余年的艱辛磨礪,他通過不斷觀察、提煉、概括和藝術升華,震撼世間的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終於在乾隆十四年(1749)誕生了!

《儒林外史》秉持現實主義創作精神,通過不同側面的敘事手法,全景式地再現了圍繞封建科舉考試這一典型環境中的人物形象和情境變幻。吳敬梓不僅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各色人等的內心世界和情感軌跡,而且對世態炎涼、腐敗官場、僵化科考乃至封建禮教等都進行了深刻無情的嘲諷和批判。其中“范進中舉”等悲歡故事,至今仍在人們的心頭上久久地回蕩。

乾隆十九年(1754),吳敬梓在窮困潦倒中客死揚州(今屬江蘇),歸葬於金陵城西清涼山麓,畢生著有《文木山房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詩說》七卷(今存四十三則)等。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金陵景物圖詩》(現存23首,1首已佚),因為真實生動地記錄了冶城、杏花村、燕子磯、謝公墩、鳳凰台、莫愁湖、憑虛閣、青溪、雨花台、琉璃塔、靈谷寺、桃葉渡、天印山、觀音山、幕府山、烏衣巷、東山、雞籠山、太平堤、長橋、三宿岩、龍江關、鍾山等處得自然風光或人文景致,故為今人留下了頗為難得的歷史記憶。今人為了更好地紀念吳敬梓,在其南京故居遺址重建“秦淮水亭”。但見庭院內林蔭幽篁,境清石奇,相映生輝,“有瑰意與琦行,無捷徑以窘步”,令人肅然起敬。這裡不僅陳列著吳敬梓的生平事跡展,亦成了研究“吳學”的重要場所。故居內懸掛著當代書壇女傑蕭嫻的題聯“儒冠不保千金產;稗說長傳一部書”,客觀精辟地概括了這位文學大家的非凡人生。

儘管吳敬梓乃一介布衣文人,但亦能書法,而且童子功基礎較好。眼前這幅《奉題雅雨大公祖出塞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就是一件他的行書手筆。事因乾隆五年(1740),兩淮鹽運使盧見曾(別號“雅雨山人”)被人誣陷,遣戍邊塞軍台效力,畫壇“揚州八怪”之一高鳳翰遂在這年四月為其創作了一件《出塞圖》絹本設色畫作,鄭燮、楊開鼎、周榘、閔廷容、王藻、馬位、馬樸臣、馬蘇臣、李葂、方原博、江昱、馬曰琯、程夢星、閔華、符曾、吳廷采、錢陳群等名士也於揚州為他送行,眾人寄情寓語,先後題詩20餘首。吳敬梓的詩作手筆就位於該圖綾圈的右下端。此作筆墨遒勁流暢,清俊秀拔,通篇氣脈貫通,在章法上彼此呼應,從中亦可窺見其參糅了王羲之、趙孟頫等前賢書風。由於此作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吳敬梓唯一存世書法,因此堪稱彌足珍貴。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