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30後到95後的講述:我家裡值錢的老物件兒

看歷史看世界

那些陪伴你或你的家人長大的“老夥計”

你還記得它們嗎?

01

機械與電器:和時間對抗的老夥計

講述丨@馬健彬,30後

這個台燈,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我老伴兒做的。老伴兒原來是電子部電子研究所的。反右運動時,他人雖然閑下來了,卻經常在家裡搗鼓著自己做具,這盞台燈就是那會兒做的。

做台燈的材料都是最普通的生活用品:最底下是一個倒扣的綠色玻璃煙灰缸,再往上是一個正著的酒杯,一個倒著的酒杯,兩個酒杯杯口扣在一起,用鑽頭將煙灰缸、兩個酒杯從中間鑽孔,讓電線從孔中穿過,並在倒扣的酒杯上面粘上燈座。為了美觀,老伴兒還在兩個酒杯之中放上了彩色塑料編成的小裝飾品。

後來,我的老伴兒去世了,這盞由他親手做成的台燈,就成為了我的一個念想。

講述丨@虛室生白,50後

老舊通訊工具是我們兩口子愛的信物,我們一直保留著。我們相識於一次偶然的BP機錯誤傳呼,後來就將錯就錯,逢年過節時就相互傳呼一個祝福,一來二去就熟悉了;後來我們戀愛了,特意買了手機方便聯繫;結婚的時候,我們換了新的手機;後來,與大多數人一樣,手機換得比較頻繁,但結婚10年、20年時用過的手機,我們一直保留著,那是我們愛情婚姻的見證物,很有意義。

講述丨@趙建平,50後

珠江s-201單反相機,購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價格570元,當時這個價格的物件可以說是我最值錢的東西了。

上海牌手錶,購置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是我為了結婚所買。儘管已過去40多年,但至今仍是我心愛之物。

講述丨牧馬人90791,60後

飛鴿牌自行車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天津生產的名牌產品,深受百姓喜愛,是百姓家理想的交通運輸工具,只能憑票或批條購買,屬於奢侈品,不是人們想買就買的。我家的自行車由於平常用得少,保養得好,近幾年幾乎沒有用過,因此現在用起來也是杠杠滴。

這是一款至今能走時的上海產機械表。1983年5月份,我旗(縣)召開全旗五講四美三熱愛表彰大會,本人作為一名只有三年教齡的小學教師榮幸地被評為先進個人,那個自豪感和榮譽感就別提了,這個機械表就是獎品。拿回家後,父母見了真是愛不釋手。

爸爸每天都把它擦拭乾淨,每晚按時上發條,保證表走時動力和準確。後來電子表多了,爸爸把它放在了書櫃裡保存了起來。那年爸爸走了,我又把它收了回來,放在我家的櫃子裡。每當想爸媽的時候,就拿出來表看看,擰上一把動力旋鈕,讓它走一會兒,好像爸爸媽媽就在身邊一樣一樣的!

講述丨@陳彥及夫人,65後

講述@陳彥:

對於攝影的鍾愛還得從小學開始。那是還是七十年代,當時父母部門有位華僑和我們家關係較好,他有台相機,經常給我們拍照,我也就學會了用相機。後來上高中、大學就到相館租相機給同學拍照,為此也記錄下許多美好回憶。

走上工作崗位後,彩色攝影已經盛行,但收入較低,而且自己有一些黑白衝印經歷,為解自己攝影之樂,就買了這台二手海鷗相機和衝印設備。有了這海鷗相機,工作之餘多了些追求和樂趣,自己的照片受到同事讚許更是沾沾自喜。雖然這台相機二十多年沒用了,我至今還保存著。

幾年後到了外企工作,工作忙就很少去拍照了。隨著傻瓜相機的普及,拍照也就變得簡單了,我就給父母買了台柯尼卡迷你相機,他們出去玩的時候可以自己拍拍照。父母有了這相機後,走遍了廣州的大小公園,留下了許許多多美好回憶。後來給父母數位相機後,他們將這柯尼卡相機還給我,我也將這台柯尼卡保存至今。後來我買了台袖珍奧林巴斯相機,上下班都隨身帶著,忙裡偷閑尋找樂趣。

講述@陳彥夫人: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普遍還不太富裕的情況下,為了我報考英語專業,我爸慷慨地拿出了家裡僅有的400多塊錢幫我買了這部錄音機。有了它,我天天聽錄音帶,竟練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可以說,這是一部帶著濃濃父愛和重重希望的錄音機。

講述丨@陳紅軍,65後

有一天,媽媽跟我說,她的縫紉機壞了,讓我幫她看看。我一向自覺動手能力強,對機械有天生的敏感,可對縫紉機這個東西我多少年來一直是敬而遠之的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有了這台縫紉機,從那時起,它一直陪伴著我們一家,至少有35年了。小時候,看著媽媽每次翻開面板,搬開機頭,在十多個各種各樣的圈圈、環環裡來回地穿好線,再安好梭子,然後這台機器就能進進退退地開始“吃布”,那“咯噔咯噔”的聲音讓我覺得好神奇,神奇得有些敬畏。這樣的感覺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著。

媽媽給我看一個螺母,說不知從哪裡跳了出來。我“鼓起勇氣”、“硬著頭皮”開始研究這個機器。30多年了,那面板還是光亮如鏡,只是有了一些裂紋;那黑色的金屬機身和漂亮的圖案依然透出一股古典的韻味。我對著說明書研究了一會兒,找到了螺母的所在,發現了問題的根源。那根源就是時間的磨損,螺母和螺栓上的螺紋都磨禿了,所以螺母就被下面的彈簧彈了出來。

我上網找修理縫紉機的地方,竟然發現北京已經沒有什麽國營的縫紉機商店了。呵呵,是啊,現在誰家還要那個東東哪!我答應媽媽幫她想辦法修好。

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在南四環邊有個縫紉機城,於是記住了那個位置,終於找了個周末,卸下了縫紉機機頭,找到了縫紉機城。裡面其實是空城,門可羅雀。那些店鋪是為那些服裝加工廠和裁縫鋪服務的,賣的都是電動縫紉機。我找到一家小店,店主是浙江小夥,正在吃飯,很熱情地看了看,說能找到配件,可以修。雖然他們的年齡遠比這個縫紉機小,但機械的原理是相同的。

修的時候,門外進來一位50多歲的老哥,是他們店裡負責送貨的。一看到這台縫紉機,話匣子立刻打開了:這個可是老物件了,當初可都是憑票供應啊……結婚時要是沒有縫紉機,娘家不乾…… 呵呵,說起這些,也就我能跟他說個對口了。什麽28條腿啊、三轉一響帶咯嚓啊…… 那些小夥子們聽說30年前一台縫紉機值一個人半年的工資,驚訝得不得了。

20分鐘,20元錢,縫紉機修好了。我帶回家,裝好,讓媽媽試試,她可高興了。我也無限感慨地望著這個隻小我幾歲的老朋友,真的覺得它還是那麽神奇。

講述丨@石頭魚,70後

家裡有一個帶水準儀的多功能指北針,具體年代早已記不清楚了,但可以明確這是媳婦的爺爺1949年兩航起義期間從香港帶回來的。1949年11月9日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12架飛機由香港起飛抵達北京,同日,香港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 2000多名員工通電起義。

由於爺爺早已去世,父輩也無法記憶起該指北針到底是爺爺原工作中使用的還是自行購買的。但該指北針卻深刻記憶著這段歷史,毛澤東主席稱之為“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愛國舉動”,周恩來總理稱它是“具有無限前途的中國人民民航事業的起點”。

此物具體購買時間無從查詢了。同樣是媳婦的爺爺1949年兩航起義從香港帶回來的,是爺爺的起居生活用品。70年過去了,紙殼做的盒子上還能清晰看見“捷成洋行,德國製”,剃須刀做工非常精美,刀柄、刀刃上的圖案標誌也保存完整如初。

講述丨@楊默,80後

這個指南針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製造,是父親工作時候使用的。父親是工程師,經常需要在野外勘測,當時沒有手機導航等先進設備,這個指南針很有用。

海鷗照相機,上世紀九十年代製造,連同鏡頭,比當時的幾個月工資還貴。這是家裡第一部相機,使用膠片,手工卷片,全機械,為家裡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也為我走上攝影之路打下了基礎。

講述丨@飯火花,80後

隨身聽,是大學時代的宿舍標配,感覺已經很高大上了,跟父母說要買的時候理直氣壯地說是為了練習英語聽力,要隨時聽英語磁帶,但實際的使用場景,當然是聽!歌!有時一盤磁帶只有一首歌喜歡聽,播完了按倒帶,等上幾十秒,如此反覆,那是人肉單曲循環的年代,後來有了MP3播放器,這些Walkman就躺在了角落裡吃土了。

在2000年以後,還拿著5公分厚的英漢大辭典查單詞,那基本就是out了。文曲星翻譯機,英譯漢、漢譯英,還能養隻寵物貓每天看(算是最早的雲吸貓了吧),是那時最時髦的電子玩具了。

現在家裡大點的是男版,小點的是女版,是和LG戀愛前,各自單獨購買的。結婚後,大學時代的物件也合在一起放了,這倆文曲星始終都一起在寫字台的抽屜裡呆著,隨著我們搬來搬去,但是我們始終也沒有再使用他們了,都移動互聯了。現在想想,80後經歷的時代跨度真大!

沒有手機年代的校園愛情什麽樣?有201電話卡啊!作為80後的第一批大學生,我們還生活在通訊的原始時代,沒有手機,當時校園裡有人配BP機就是大佬了。大部分同學與家人聯繫、與高中的舊時戀人聯繫、與大學時通過qq認識的網友(潛在網戀對象)聯繫都靠固定電話,宿舍裡的是201電話,校園裡的是IC卡電話亭,兩者都得買名片大小的電話卡。

現在看那時攢下那麽多201的電話卡,但打的什麽內容卻一句也記不得了,唉。隻記得大學宿舍裡的上鋪,大一時成為宿舍第一個戀愛寶貝——和清華一理工男網戀,每天晚上都要煲電話粥,晚上11點燈一關,上鋪的“兄弟”就站在電話機旁靠著牆一個小時一個小時地說。冷的時候站在屋裡,熱的時候站在門口,如今隻記得她想大聲又得壓抑的歡快哈哈哈……終於有一天晚上,宿舍一女生忍不住說了一句:“親,你心疼下我們吧。”電話終於被掛斷,夜,又恢復了它往日的安寧。

02

書畫與票據:紙面上烙印出的痕跡

講述丨@虛室生白,50後

要說家裡最值錢的老物件兒,與我而言當屬我那些老書。

那都是些名著或權威的工具書等,是我在二、三十年前,甚至是三、四十年前購買的。那個期間是我入伍從軍的時候,那時候電視還不太普及,更沒有網絡,除了軍事訓練、站崗執勤,是書籍伴我度過軍旅生活中的單調時光

我每月的津貼費除了必要的生活用品開支外,大都用來買了書。與現在相比,那時候的書價真的是太便宜了,但幾元錢的價格對於每個月只有不到十元錢津貼費計程車兵而已,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所以能用肥皂我就不買香皂,牙膏也買最便宜的,省下津貼費去買書。幾十年過去了,這些老書一直跟隨著我。別林斯基說:“書是我們時代的生命。”沒錯,書是我的生命!書給了我力量!

講述丨@董宏偉,55後

我自己保存了一本50年前印刷的《毛澤東選集》,這本書是用防水紙專門為黃河系統學毛著積極分子代表大會印刷的。1970年,我當時是黃河水利委員會中學的學生,代表學生參加黃河水利委員會學毛著積極分子會。當年我才14歲。

講述丨牧馬人90791,60後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公費自費訂閱《大眾醫學》、《家庭醫生》等報刊雜誌學習醫學知識的大有人在。後來由於訂閱月刊不利於保存或是漏訂,雜誌社又出了半年和一年合訂本,為廣大讀者提供了方便。

講述丨@老高,60後

這是我1997年製作的明信片。當年我是一個球迷,更是北京國安隊的球迷,我製作了許多當年國安隊的明信片,記錄了當年國安隊的聯賽戰況和中國足球的興衰,也是一個回憶。

講述丨@楊福添,65後

舊版分幣屬於已經退出市場流通的舊版幣,它作為退出流通的人民幣種,是我國歷史的重要見證以及承載物,一張錢幣可能就是一個國家的名片,因為在上面凝聚了一代人的人文風貌和歷史,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是曾與人密不可分,是一個人維系生存的一般等價物。

國庫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物之一,到了1990年,國庫券的發行規模已經遍布了國內許多大中城市,儘管這種券已經退出了流通市場,但是它仍是一個時代的見證。

外匯券是我國改革開放這一非凡歷史時期的記錄和見證,是珍貴的一段歷史的反映。

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可以說人們將“食”作為生活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在實行糧票制度的年代,若是沒有糧票,即便口袋裡裝著鈔票,也可能會餓肚子,因此,糧票又被稱為“第二貨幣”。一張小小的票證,現在看起來可能略顯粗糙,但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卻囊括了一大家子的吃飯問題。糧票見證了我國從物資匱乏到物產豐富的全過程,也承載了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記憶。

講述丨@老兵視角,70後

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從我記事起,就一直掛在家裡的毛主席像,到現在也有近50年的歷史了。

講述丨@王忠政,70後

這組布票,至今已經36年的歷史了。45歲以上的人應該還記得,小時候無論買糧食還是購買其它商品,都是憑票購買,每家每人的票是有數的,所以每家都節省著用。

記得我10歲的時候,正上小學,冬天寒假,快過年了,媽媽叨念著要給我和弟弟妹妹做一件新衣服,可家裡布票不夠了,可把媽媽愁壞了。正巧三姨到家裡串門,說知道我們家裡不富裕,新年要給孩子們做新衣服,所以就給我媽媽帶來10尺布票。我看著自己有好幾塊補丁的衣服,聽著三姨的話,心裡樂開了花,我和弟弟妹妹們今年又能穿上新衣服了。

那時候國家正值困難時期,物品短缺,布票見證了當時的經濟發展。現在國家強盛了,商品及其豐富,每天都如過年一樣,買什麽都有,也不用憑票購買了。我也把媽媽省吃儉用攢的布票珍藏了起來,見證我們家從貧窮到富裕的過程。

講述丨@微言薄語,80後

以前家窮,對於農村家庭來說,拍照還是奢侈消費,40年前家裡人狠心拍了一組全家福,那個時候我剛出生坐在小推車裡,這些影像成為了家裡最珍貴的回憶。

講述丨@楊默,80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父親在外求學。為了查看日歷方便,便購買了許多日歷卡,這些日歷卡畫面精美,具有時代氣息,保留到今天實屬不易。

講述丨@郭欣然,80後

我家裡能體現年代感的,就是這本1968年再版的毛主席詩詞了。書內有毛主席的彩色印刷照片。聽著劉歡的新歌“帶著地球去流浪”,又看見這句“東臨碣石有余篇”,還是毛主席有先見之明啊,哈哈!

講述丨@李芭樂,85後

前一陣看綜藝節目,章子怡姐姐說起小時候的夢想就是當一個公車售票員,特別嚮往能擁有售票員阿姨背的小包以及用紅藍大鉛筆裹上猴皮筋兒給客人撕車票的感覺。這個夢想真的是特別具有年代感了!

如今電子車卡早已替代紙質車票,地鐵票價也從我那時的全程3塊降到2塊又變成現在的分段計價。這些公交、巴士、地鐵票我攢了一堆,其實也沒什麽用,就是偶爾拿出來懷念一下過去。幾字頭的是空調車,什麽樣的是快車,幾點鍾的是區間車,幾乎都了如指掌。那時,大概17、8年前,初中或高中,所有的青春好像都藏在這些車票的背後了。

這些賀卡也是年少友誼最好的“見證者”。還記得大概是從1997開始,一直到2001年,是新年賀卡盛行的年代。那時流行元旦送,年底那幾天就開始在學校周邊的小商店轉悠,然後掰著手指頭算算要給幾個朋友送賀卡。最享受的就是給每個人寫祝福語的時刻,總有好多想說的(所以長大後我成了一名編輯…)。最開心的就是早上一到學校,看到課桌上擺著好幾張別人送的賀卡。

如今,科技飛速發展,一封手寫信都很難再收到。各種祝福也是通過手機和網絡。對我來說,這些都賀卡是生命中最值得紀念的東西,所以,至今我收到的每一張賀卡,我都留著。

特別清楚地記得,第一次吃小浣熊乾脆面是小學二年級。奶奶給買的,拿回家迫不及待地打開,倒進佐料包,搖勻,用小鐵杓盛著吃,每杓都捨不得盛太多,希望幸福能持續得久一點。

後來上了初中,口味增多了,除了經典的BBQ烤肉味,還有蕃茄味、羊肉串味和香辣蟹味。那時候課間就衝進學校門口的小賣部,買完直接倒進嘴裡就吃了。吃乾脆面最開心就是“集卡”,有一陣是翻翻樂,有一陣是足球明星或是卡通人物。沒吃過小浣熊乾脆面的童年是不完整的!對於80後一代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個品牌,更成了我們青春記憶的一個大IP(注意不是廣告貼哈哈哈)。

講述丨@楊文傑,85後

每當我拿起這些老物件,就能看到那個時代所留下的印記:從計劃經濟體制國有經濟,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再到市場經濟改革開放,民營企業的崛起,以及我們中國的第一次發射神舟一號飛船——無不體現著我們國家的國力強盛以及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我們物質及文化生活的豐富,還有我們老百姓的生活逐漸走向小康。

講述丨@藍詻呀~,95後

我姥爺姥姥就是傳說中的老一輩朝陽群眾,現在他們都已經去世了。他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那時候姥爺家住在地壇公園裡的牡丹園那兒,姥姥家住在地壇公園裡二道門內那兒,打小就認識,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我姥爺是1938年生人,姥姥小姥爺一歲。他們經歷過很多,日本侵略中國時,他們躲在屋裡聽日本鬼子用槍到處射擊的槍聲。我姥姥在我媽18歲那年去世,後來姥爺也並沒再娶。

03

還有一些散落在生活各處不起眼的物件

有著小小的、閃亮的意義

講述丨楊蘭青,40後

這隻暖壺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朋友送給我的。那個年代很時興送暖壺、鏡子和臉盆之類的生活用品,這在現在的年輕人看來可能有些不可思議。不過,就是這些看起來很“不值錢”的東西,在那個年代對我們來說卻是非常珍貴的。

經常要用軟布擦洗、除垢,才能讓暖壺看起來光潔如新。現在的東西雖然都高級了、方便了,可是在我心裡還不如這老暖壺。別看我用它這麽多年了,中間還從來沒壞過,如今用起來還是非常保溫。我的老家是山東的,家裡條件非常艱苦,我又是老大,要幫助長輩照顧一家9口人。我打小是從苦水裡泡出來的,懂得苦滋味,也懂得老一代人的勤儉節約和艱苦樸素,這暖壺就是見證。

講述丨牧馬人90791,60後

1986年的、幼兒玩的大公雞算盤——這是大姐的姑娘小時候玩的、距今已有30多年的老物件玩具。大姐是當老師的,對孩子的啟蒙教育非常重視,專門訂上幼教刊物學習,用理論指導孩子的成長。大姐有了時間就用這把算盤和孩子互動交流,使孩子得到健康快樂的發展。如今,孩子一步一個腳印地讀完了大學、讀完了博。

講述丨@胡天耀,65後

這是我曾祖父流傳下來的太極調色盤,據老輩人口述,該碟為當年祖輩作畫時使用的,至今保存完好。

講述丨@宋漢曉,70後

銅雞報曉,高約5厘米,做工精細,惟妙惟肖,明清時期的工藝。你猜它是做什麽用的?小時候一直作為電閘繩子墜用。

講述丨@王忠政,70後

圖中的口琴我一直保存到現在。這隻口琴,還是當年一個女生送我的。那時我剛上初一,特別喜歡樂器,而且喜歡吹口琴。我在小學時表姐把她不用的口琴給了我,但口琴有幾個音已經不準了,可我卻當寶貝一樣,有時間就拿出來吹。有時候中午吃過飯,也會在教室裡給同學們吹。

記得一天中午,教室就剩我自己,因為我帶便當,沒去食堂吃,這時一位女同學快速跑進教室,然後把一個用手絹包著的包裹放到我面前,低聲說到:“這個是我托親友在城裡買的口琴,送給你,希望能經常聽到你吹的口琴。”女孩說完又快速地跑出了教室。

這女孩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是一個班,我們又都在一個鎮上住,小學時我們對彼此印象都很好,但那時只是喜歡在一起玩,有好感,並沒有初戀的想法,到了初中,情竇初開,開始有了朦朧的愛戀。但我沒有想到,卻是她主動對我表示了愛戀之情。我看她跑出教室,當時那心跳得,每分鐘估計達到了200下,就是兩個字,激動。

那時候一隻口琴8元左右,而那時一個工人的月工資才30多元,她竟然用自己的零花錢給我買了這麽貴重的禮物,我特別感動。我們真正戀愛了,每天心裡想著對方,甜甜蜜蜜的,學習也有了更大的動力。不過好景不常,一個夏天的夜晚,我們在公園約會,被也在公園約會的校輔導員老師發現,第二天就把我們父母叫到學校,然後又把我們分到了不同班級,徹底把我們拆散了。

後來她隨父母搬到外地,期間我們還通過書信,再後來我們就失去了聯繫,可能她們家動遷,我寫了很多封信也沒有回音。一晃,時間已經過去了30多年,但在我心裡的一個空間裡,一直保存著當時的記憶。這隻口琴,有時候我也會拿出來吹一曲,就當她在我眼前,我在為她演奏。

講述丨@郭欣然,80後

我跟家裡人提起老物件,他們首先給我拿出來的就是這一幅“新生兒專用”掛飾。左邊這個是掛脖子上的,右邊是放枕頭邊的,都是正兒八經的銀飾。這是從我爺爺輩兒就有的東西。

至於這兩枚錢幣,尤其是崇禎通寶,應該就不是我爺爺輩能hold住的了。一代一代傳下來,到我這還沒丟,我就完成任務了

講述丨@林少波,80後

在福建廈門,每逢年關祭拜,家家戶戶都會供奉、分享造型獨特的粿餅——紅龜粿。製作時將糯米粉用紅曲米等染料浸紅,加入白糖和水攪拌、揉搓成米粉團。包上花生仁和黑芝麻製成的餡料後,用特製的龜印壓出壽龜的圖紋,再放進籠屜蒸熟。做好的紅龜粿如同一隻隻顏色紅亮、紋理精致的壽龜,開年討得好彩頭。

龜在閩南文化中象徵著吉祥、長壽,當地人過年、祭祀、做壽、禮佛,甚至小孩滿月,都會做一籠紅龜粿祈福。做紅龜粿的模具分兩面,正面是龜紋,背面是花紋。區別主要是祭拜場合的隆重程度,也用來分別裡面的餡兒的不同。模具兩側還有門道兒,一個是長條形的,一個是壽桃形,用來製作一些較小的紅龜粿。

於我而言,紅龜粿還有更多可以說的。每次回到故鄉,奶奶最高興。而老人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給我們弄吃的。奶奶的手很巧,炒花生、做魚松,做紅龜粿,這是我知道的其中三件。奶奶做的紅龜粿,是全村乃至相鄰幾個村最好的,現在每到什麽節日,都有人來預訂。我們既心疼奶奶的辛苦不願意讓她多做,但是又明白她那勞動最光榮、自己動手最踏實以及這麽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我更擔心,奶奶的這門手藝和這種精神傳承不下來。

一個人,出生後的第一口飯,是親人來喂的。因了無限的疼愛在裡面,我們才嘗到了五穀雜糧那種透心的自然香味。從此,我們的味蕾就有了浸心的記憶,至到終老,也不會改變。

因為好看,妻子把奶奶做紅龜粿的一個用舊了的模具帶回北京,成了擺在書架上的一個有味道的擺設,也能時刻提醒我,故鄉在哪裡

講述丨@楊文傑,85後

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百貨商店的金銀飾品都是拿的這種小盒子裝的,很統一的風格

講述丨@李芭樂,85後

左上角的白色橡皮直到今天,還能聞出淡淡的香氣。上學時,每次買來都有好一陣捨不得用。甚至每天都要拿出來聞上好幾次。紅色桃心圖案的自動鉛筆也是那個時候我的最愛,忘記是15還是20塊一支,咬咬牙買一支,生怕摔碎。同學來借筆,都是先把它藏好,然後拿出其他款式借給她們。用現在的話,可以說是非常心機婊了~~~

講述丨@張詩琳,95後

想來,在當年那個舉國開發石油的歲月裡,姥姥作為一個年輕女子,卻深入油田進行勘探繪圖;是全隊裡唯一的女繪圖師,但從來沒掉過鏈子。在石油蓬勃發展的歲月裡,也有姥姥遍布油光的青春。這個刻著日歷的紀念品可能沒有很高的價值,歲月消磨也沒了最初的精致,但姥姥的青春是無價的,這是她青春歲月的見證。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