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患者真的不能吃水果嗎?

水果一般是酸酸甜甜的,受到廣大消費者喜愛,並且水果是我們獲取維生素、礦物質、植物化學物質的重要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建議我們每日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對水果可能是想愛卻不敢愛,這是因為水果具有一定甜度,糖尿病患者可是「聞糖色變」,潛意識中都認為水果是不能吃的,或者患病程度輕的會根據水果的甜度來選擇水果,那麼糖尿病患者真的不能吃水果嗎?依據甜度來選擇吃什麼水果的方法可靠嗎?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

食物甜度是一個相對值,通常以蔗糖作為基準物,一般以10%或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度時的甜度為基準,其他糖或食物的甜度與之相比較得到的。水果的甜度與含糖量是有一定關係的,但是與含糖量並不直接劃等號,因為水果的甜度還與水果中的糖分種類以及與有機酸等物質的相互作用有關係。所以,糖分含量高也不見得就很甜,不過,一般情況下,對於同種水果來說,糖分含量高的,甜度高,對於不同種水果來說,糖分含量高的,不見得甜度會高。

評價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程度通常是採用血糖生成指數,血糖生成指數(GI)是指餐後不同食物血糖耐量曲線在基線內面積與標準糖(葡萄糖)耐量面積之比,用以衡量某種食物或某種膳食組成對血糖濃度影響的一個指標。GI高的食物進入胃腸後消化吸收快,血糖濃度波動大,GI低的食物進入胃腸後消化吸收慢,血糖濃度波動就沒那麼大了,無論對健康人還是糖尿病病人來說,保持一個穩定的血糖水準都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影響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食物中的糖類物質含量,二是食物消化吸收速度,所以,有的食物雖然糖分含量並不是很高,但是血糖生成指數還是很高,就是因為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比如西瓜中糖含量為5.8%,蘋果的糖分含量為13.5%,而西瓜的GI為72,蘋果的GI為36,雖然西瓜的糖分沒有蘋果的糖分高,但是血糖生成指數是蘋果的2倍。所以糖尿病病人在選擇水果的時候不能只看糖含量,關鍵是要看血糖生成指數。常見幾種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和含糖量如下表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葡萄和菠蘿提供的能量相同的情況下,含糖量卻並不同,說明含糖量是決定能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完全因素,為了看出水果血糖生成指數的大致水準,我們拿主食來做一比較,米飯的血糖生成指數是88,顯然比水果的血糖生成指數高多了,所以,對於部分低GI的水果來說,是可以吃的,但是一定要注意攝入量,不能因為GI值較低就無所顧忌,放心大膽的吃,總體攝入糖分較多也是很危險的,而像GI值高的西瓜來說,也不是不能吃,因為西瓜含水量高,所以一次少吃點是沒問題的,吃小塊兒解解饞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吃太多。

總之,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水果也不是不能吃,最好能根據自身情況跟醫生做好溝通,對於能吃哪些水果,吃多少有一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既不恐慌,也能管住自己的嘴。而對於愛美的、對體重不滿意的減肥人士來說,水果也成為代替正餐的重要選擇,他們在選擇水果的時候通常會認為甜的水果含糖量高,那麼能提供的熱量也就比較多,其實,水果的甜度和熱量也是沒有直接關係的,水果提供的熱量主要看水果中所含的能量營養素的多少,能量營養素包括了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雖然水果中的主要能量營養素是碳水化合物,但是也可能含有少量的脂肪和蛋白質,所以不能只看水果的甜度和含糖量。從上表也可以看到有些水果含糖量高但不一定提供的能量就多,話說回來,減肥人士單靠吃水果是不科學也是不健康的。比如,飯前吃水果能減少正餐的攝入量,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肥,但是也要看一日三餐總的能量攝入以及能量消耗多少,而如果餐後吃水果的話,通常會額外增加能量攝入,造成胃腸消化負擔,最好的是兩餐之間攝入,睡前也不要吃水果。對水果熱量比較介意的話,可以參考食物能量表,選擇能量低的水果,控制水果攝入量。更有甚至每天靠吃一個蘋果來減肥的,這是萬萬不可的,長期下去有可能把身體搞垮,攤上厭食症,嚴重的可能搭上性命,減肥也要採用科學方法,切不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