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藏戲《頓月頓珠》裡,感受珠峰腳下的自然之舞

鼓鈸舞姿相交中,一副副別具西藏特色的“藍面具”登上了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藝術天空的戶外舞台。這是來自雪域高原的迥巴藏戲首次來到上海,昨晚,18名藏戲演員用嘹亮的歌喉、多彩的服飾、野性的舞姿,為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的數千名觀眾帶來了一場原生態的傳統表演。

圖說:《頓月頓珠》演出劇照 官方圖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大約起源於600多年以前,比國粹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戲又以“藍面具藏戲”為典型代表,由迥巴藏戲隊首先創建,迥巴藏戲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昨晚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上演的,就是藏戲中最經典的劇目之一《頓月頓珠》。

圖說:《頓月頓珠》演出劇照 官方圖

傳統的藏戲演出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作背景,演員們通常席地而唱,沒有幕布、燈光和道具,只有一鼓一鈸為其伴奏。按傳統的演法,《頓月頓珠》能連演3天3夜,此次來滬,演員們對劇目進行了劇場化的藝術提升,時間縮減到75分鐘。雖然舞台正對著燈火通明的摩天高樓,但在燈光的烘托下,舞台大螢幕上出現的雪山草地、布達拉宮,讓台下的觀眾們油然而生出一種在高原觀劇的感受。

圖說:台下的觀眾 官方圖

台上的演員裡有60歲的南木加次仁,他是迥巴藏戲第十代傳承人,此次表演的《頓月頓珠》是八大傳統藏戲之一,講述了同父異母的王子頓珠和頓月兄弟情深、不離不棄的故事。在一鼓一鈸的節奏附和中,演員們時而甩動水袖放聲高歌,時而靜立著說唱。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情的藏戲表演,給觀眾帶來了別具一格的心靈震撼和視覺秀。雖然語言不通,但觀眾們依然感受到來自演員們心底的文化自信和藏族同胞們飽滿的民族情感。(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