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好的父母,都敢於跟孩子說「對不起」

1

講真,你有沒有跟孩子真誠地道過歉?

為什麼要這樣問。

因為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長輩是不需要給晚輩道歉的。

比如長輩就算是錯了,哪怕沒道歉,你也得寬容、原諒。

還記得有一次,帶孩子在公園玩的時候。

幾個孩子因為爭工具而打架。

有一個孩子的爺爺見孫子打不過,就過去幫忙。

用力推了另外一個孩子一把。

那個孩子坐在了地上大哭。

他媽媽剛好也看到了這一幕,走了過來。

問了孩子是什麼情況。

然後跟那位爺爺說:「您剛剛是不是推了我孩子?」

「他以大欺小,我幫你管管他。」

其實兩個孩子看上去差不多大。

「請您給他道個歉吧,因為孩子們之間玩,大人不該動手的。」

我覺得這位媽媽已經很克制了。

沒想到那個爺爺暴露如雷:「要我道歉?我給我老婆孩子都從沒道過歉,要我給一個小孩道歉!」

他好像覺得自己受了莫大的羞辱一般。

見到這個場景,周邊有人勸那位媽媽:「就算了吧,孩子也沒事,要老人給小孩道歉,不合適吧。」

她平靜地拍拍孩子屁股上的灰塵。

然後蹲在孩子面前,跟孩子說:「對不起,是媽媽剛剛疏忽了,沒有照看好你,讓你受欺負了。」

「媽媽,我沒事,我們去玩吧。」

這位媽媽用實際行動給眾人上了一課。

只是那老人還在絮絮叨叨地說:「要我給一個小孩道歉,真是笑話。」

在外邊,受點委屈,得不到對方的道歉。

我們有時也無可奈何。

而在家裡,如果也一直做順從乖巧的那個受氣包。

被傷害、被誤解也得不到父母一聲道歉的話。

那人生真的是黯然無色呢。

2

有人說,爸媽在等我們的一句感謝,而我們等著他們的道歉。

我們太多的家庭,覺得父母就是天,就是法。

孩子只能順從。

你不要覺得這不可能。

就在前不久,溫州「未成年人女德班」被取締。

送孩子去的一位家長提到,「孩子在家愛玩手機,不愛勞動,學校不教他們講禮貌、愛勞動什麼的,小孩在這邊能學會孝敬父母,然後參加一些集體勞動,學一些生活技能。」

這是很多家長看似樸素的想法。

其實往往是自己沒有耐心教孩子,想著把孩子送給別人來教。

別人說好,他就覺得好。

而渾然不顧及孩子的意願,也沒有關心孩子學的是什麼。

我不知道這個班被取締後。

有多少父母會認真反省,跟自己的孩子說一聲對不起。

就怕大部分父母會跟孩子說,我是因為愛你才送你去學習的。

沒想到被騙了,騙子真該死。

可就是不會覺得其實是自己把孩子親手推進了深淵。

對於大部分來說,原生家庭是一輩子的痛。

一日又一日,或者在某些時刻把你的傷疤揭開。

而且最為無奈而痛苦的是,這些傷痛你還不能跟人說。

而且你也逃無可逃或者難以討回一句道歉。

因為冥冥之中有一種聲音會告訴你,「父母是神聖的,再怎麼樣,父母生養了你,這種關係誰也無法否定,你得感恩。」

你還有勇氣去追回一句當年欠下的「對不起」嗎?

3

在引領孩子成長的路上,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和老師。

可事實上,這個榜樣和老師也是滿滿的缺點和不足啊。

也會犯很多很多的錯。

於我自身而言。

有不少難以克服的缺點。

比如我不喜歡收拾的毛病,總是丟三落四。

還有我比較隨性的性子,一下子一個主意,會打亂生活的節奏。

這些其實都已經影響到了孩子。

做父母,要學會反省,知錯就改。

跟孩子認錯,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接納。

接納自己的錯誤,然後勇敢地說出來。

可有的人,卻從來不會認錯,哪怕真的錯了。

他們不是不會,而是沒有認錯的勇氣。

比如,我們大部分父母都想著去控制孩子,卻忘記了尊重他們。

小的時候,你跟小寶寶說,你做的不對時。

孩子聽著。

問他,你明白了嗎?

他總是會說知道啦!知道啦!

可是有一天,你責備孩子沒有認真寫作業,做事拖拖拉拉。

然後問他,下次能不能做好?

孩子開始賭氣,就是不回答你。

也許你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指責往往言過其實,或者根本是主觀臆想出來的,也許是無形中把自己的焦慮放大,心中的一些負面情緒在宣洩而已。

當孩子自己有了想法,能做出分辨時。

這時的他們,需要的不是你盛氣凌人地指責。

也不是你一味告訴他怎麼做,怎麼做。

他們會覺得不被理解,不憋尊重。

當然就通過反抗來表明自己的態度。

小小魚也會有很多這樣的時刻。

雖然我一開始看到他堅定地反抗,感到有些陌生。

甚至還想著辦法去讓他屈服。

可我後來轉念一想。

孩子的反抗,卻是彌足珍貴。

我不想你溫順,不要你什麼都面帶微笑,總是考慮我是不是喜歡,而忽視了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

懂事,不應該是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尊重,才是給他們成長最好的禮物。

所以,反省之後,我在內心跟孩子說了無數聲對不起。

而當我真的不小心傷害到他。

我也希望自己有勇氣,大聲地跟他說一句「對不起」。

4

當我犯錯的時候,有時內心也會衝突。

我怕孩子瞧不起我,不好管教他。

因為爸爸你自己也犯錯,那我犯錯你就不要說我了。

後來我試了下。

發現不是我想的那樣。

孩子反而很讚賞我的誠實。

有時還安慰我說「爸爸,沒事,我不也經常犯錯嘛!下次改正」

而且我有時也會加一句詞:你看爸爸犯錯,也要說出來,也要改,所以你犯錯也要說,也要改,我們一起加油好不好。」

真的別怕。

當你學會跟孩子道歉,他們會更愛你。

說來真有意思。

孩子們總是很容易原諒我們。

哪怕我們罵他們,傷害他們。

好像也沒事,過幾天就像從來沒有發生一樣。

因為孩子對父母的愛和寬容往往要比大人的多很多。

所以你要父母給孩子打分。

往往打不了高分,因為在父母眼裡,孩子總是有很多問題。

可是要孩子給父母打分。

卻少見低分,哪怕說到爸爸經常沒有兌現陪孩子玩的諾言,孩子也會說爸爸工作太忙太辛苦,我原諒他啦!

哪怕說媽媽經常責備你,孩子也會說那是因為我做得不夠好,讓媽媽生氣了,不怪媽媽!

孩子對父母的愛,往往是不帶條件的。

我們對孩子的愛,為什麼要加這麼多條條框框?

為何不能在想擁抱的時候好好擁抱。

想說愛你的時候說我愛你。

在犯錯的時候,自然而然地跟孩子真誠地說一聲對不起呢?

幸福的孩子,有機會品嚐父母給予的愛的甜蜜。

也有機會來原諒父母真誠地道歉。

請不要讓孩子一生都在等那句遲到的「對不起」。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