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世界看好雷軍小米估值腰斬 意味著燒錢時代結束了?

  來源:水皮More

  時間可以說明一切!

  7月9日,在眾望所歸之中,小米終於在香港掛牌上市,距離雷軍參加上一次金山軟體上市發布會,差不多快二十年,所以他敲鑼的時候非常激動,手一哆嗦,“咣”一聲鑼就響了。

  從巔峰到谷底,小米尤坐過山車

  作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的第一股,市場寄予了小米厚望,但是小米表現卻不太理想。

  小米的發行價是17港元/股,開盤即破發,報16.6港元/股,首日盤中一路大跌,最大跌幅接近6%,接近16港元/股,之後在多頭勢力的推動下,股價回升16.8港元/股,應該講算是滴血上市。

  但是第二天卻是峰回路轉,它不僅跳空高開了1.2%,盤中最高漲幅13.97%,股價也一路衝高到19.34港元/股 ,最後收在19港元/股。

  7月11日,小米收盤也在19港元/股,7月12日也在19港元/股徘徊,應該講,這幾天的過程就像過山車一樣,起起伏伏,讓人膽戰心驚。

  如果第一天手中的籌碼被震出去,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真是哭天搶地,市場的驚險可見一斑。從估值上來看,在上市之前,小米的估值最高到了1000億美元,但發行上市的時候,小米的估值已經降到了543億美元,目前在550億美元左右。不過這個估值距離它三年前最後一輪融資估值450億美元相差不多,所以說PE、VC也是有風險的。既然有人可以掙886倍,那麽也有人現在還處在套牢的邊緣。

  獨角獸為何扎堆香港上市

  不過這個估值,我估計各方面都是不太滿意的,那麽為何這麽低的價格,小米也要上市?因為現在還是比較關鍵的時刻,而放眼全球,也就港股的融資氛圍好一點。

  截至2018年7月4日,港股共新增103家上市公司,相比2017年同期港股共新增69家上市公司,同比增長49.28%,而同期A股共新增64家上市公司,美股共新增69家上市公司。

  所以小米等股票扎堆香港上市,一方面說明香港的融資環境還是不錯的,還是可以融到資金的,尤其是港股目打破了同股不同權,也允許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公司、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這相比A股嚴苛的上市條件,更容易上市;另一方面也說明香港比其他市場融資環境更寬容,對優質資產會慷慨地給與和A股、美股同樣的高估值。

  小米風向標:新經濟面臨洗牌時代

  但是一邊是扎堆港股上市,一邊又是破發上市,據W ind顯示,截至7月4日,在港股新增上市的100家企業中,75家企業存在破發的現象,破發率高達75%;並且在75家破發的企業中有39家企業的跌幅超過40%,有的上市公司跌幅甚至超過了50%。比如號稱“科技保險第一股”的眾安在線去年9月IPO後市值最高達1400億港元,但目前市值僅剩600多億港元,縮水一半。

  所以小米破發,如果放在A股市場確實讓人意外,但是放在港股市場也很正常。

  一方面,港股在過去兩年漲幅相當大的,自2016年以來,香港恆生指數節節攀升,2017年更是在全球重要指數中一騎絕塵,上漲了36%。今年1月再創歷史新高點31969點,如今到了回落的階段,在過去三周以來,恆生指數累計下跌了8.5%,所以市場投資情緒下降,導致新股估值降低。

  另外一方面,我們要注意到港股最終投資者大多數是機構投資者,一時間的短炒,情緒總歸會這回落,最終理性佔上風的。所以他們對最終的盈利能力還是非常非常非常的重視。而小米畢竟是一個手機生產廠家,對標的企業也不少,前有中興跟華為,後有OPPO、vivo了。

  因此,市場的投資者最終會給小米多少估值,我們得走著看,一天兩天的確不能說明問題。

  當然,大家都說小米是個風向標,小米如果上市之後,股價還能夠持續往上走,那就說明融資時代還在繼續,如果就此殺跌,可能一個燒錢的時代就此結束,究竟怎麽樣,我們現在還不知道。

  但是,人總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對吧?就像雷軍當天晚上在慶功宴上說:當天買入的投資者,我會讓你們有一倍的盈利太空。

  雷軍是這麽想的,能不能實現?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責任編輯:郭春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