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果樹栽培技術|營養繁殖果樹的生命周期及其調控


營養繁殖樹是指通過壓條、扡插、嫁接,根插等營養器官繁殖法獲得的果樹植株,這種樹在個體發育的生命周期中,沒有種子萌芽這一生命活動,只有生長、結實、衰老、死亡等活動內容。

因為進行營養繁殖時均從已結實的枝條上採集繁殖材料。這些繁殖材料如前所述已渡過幼年(童期)階段進入成年階段,理應成活以後就可以開花結果。但實際上,這些樹苗在最初的一兩年或更長一段時間內營養生長相當旺盛,不易開花結果,甚至在某些形態特徵上與幼年階段的實生樹相似,如枝條徒長、帶有針枝或刺,葉片薄或較小等,但這種略帶「復幼」的現象的存在,並不意味著營養繁殖樹也具有童期和需要渡過幼年(章期)階段,苗圃中的幼苗開花結果現象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營養繁殖樹在苗期或種植之初生長旺盛可理解為個體發育的需要,進入結果期前造就一個具有多級分枝、貯備足夠營養物質的樹冠將有利於開花和座果。

由於營養繁殖樹先要經歷一個營養生長為主的階段才進入開花結果階段,所以它們的個體發育生命周期通常分成幼樹期、結果期和衰老期三個階段。


一、幼樹期

從果苗定植到第一次結果。其特點是樹冠和根系生長迅速,地下部分快於地上部分,分枝角度小,管理的目的是儘早促使結果。應採用深翻括穴,增施肥水,培養強大的根系,加大枝條開張角度,輕剪多留枝使早期形成預定的樹形,適當使用生長抑製劑(多效唑、B9 等)或進行環割等技術措施促進花芽分化。

二、結果期

A.結果初期

從第一次結果到有一定的經濟產量。其特點是樹冠和根系加速發展、生長旺盛,離心生長強,產量逐年上升,此時期樹體結構已經建成,營養生長從佔絕對優勢向生殖生長平衡,管理不當時,有的樹種,品種開始出現大小年。管理的目的是加快擴大樹冠,儘早進入盛果期。應採用合理施用肥水,繼續深翻改土,輕剪緩和樹勢,建成樹冠骨架,著重培養結果枝組,防止樹冠旺長,使生長和結果有適宜的比例。


B、結果盛期

從有經濟產量起經大量結果到產量開始下降。其特點是樹冠已達最大體積,產量也達最高時期,小枝與鬚根開始死亡。果實大小、形狀、品質完全顯示出該品種的特性。管理的目的是盡量延長這一時期,調節好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的關係,保持新梢生長。根系的生長、結果和花芽分化之間的關係。應加強肥水,及時更新修剪,按比例配置發育枝、結果枝和預備枝,盡量控制較大的葉面積,疏花疏果以控制花量,防止大小年結果現象的過早出現。

C、結果後期

從大小年逐漸明顯, 產量急劇下降,直到幾乎無經濟效益。其特點是樹體生長衰弱,病蟲害加劇,新梢生長量小、出現大量的中間枝和短果枝,枝條與根系大量死亡,根系分布範圍逐漸縮小。管理的目的是盡量延長結果,減緩衰老。結合深翻改土,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根系更新,適當重剪回縮和利用更新枝條(骨乾枝和枝組),及時防治病蟲。大年注意疏花疏果,小年促進新梢生長、嚴格控制花量,以平衡樹勢。


三、衰老期

從開始無經濟產量到大部分植株不能正常結果,開始死亡。其特點是骨乾枝、骨乾根大量死亡,病蟲害嚴重,樹體殘缺不全,結果小枝愈來愈少,新枝很少發生,已無更新複壯可能,無經濟價值,應砍伐清園。

各時期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栽培管理技術措施,應正確認識各時期的特點及變化規律,有針對性的制定合理的技術管理措施,以利於早結果,高產溫產、延長勝果期,從而提高經濟效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