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子宮保衛戰!「海扶刀」不開刀不出血,助力婦科病治療步入「微無創」時代

醫生.jpg

醫學的進步永無止境。近年來,微無創醫學在全世界各地飛速發展,聚焦超聲手術(FUS)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等,作為婦科的多發病、常見病,困擾著不少女性患者。一般如何選擇治療呢?是開腹切除子宮還是通過微創手術治療?在12月8日舉行的「亞太一婦嬰婦科論壇」上,多位患者分享了她們選擇的第三種方案——海扶手術,當天也引發了業內相關專家的熱議。

「海扶聚焦超聲刀」(簡稱海扶刀)並不是一把真刀,但它卻好似武俠小說裡的「隔山打牛」武功,醫生將其應用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上,為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患者提供了一個比開腹手術和微創手術更優的解決方案——不開刀、不出血、不留疤痕,將疾病化解於「無形」,實現真正的「微無創」治療模式。

趴著聽音樂就把手術做了

在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下簡稱「一婦嬰」)的海扶治療室裡,記者見到了平趴在海扶治療床上,正在接受治療的子宮肌瘤患者張女士。時長一個半小時的治療過程中,麻醉師實時靜脈給予鎮痛劑和鎮靜劑,患者始終保持清醒。「肚子痛不痛,腿麻不麻?」手術進行過程中,醫生時不時會與張女士溝通,讓她講出自己的實時感受,患者也可以將手機帶進治療室,聊天、看劇、聽音樂任君選擇。

這台聽起來不像手術的手術,海扶刀是如何「切除」子宮肌瘤呢?

新疆醫生.jpg

一婦嬰婦科主任醫師艾星子·艾裡介紹說,首先,超聲是配合海扶刀「隔山打牛」的「眼睛」——它會實時監控肌瘤的大小、部位、形態以及與鄰近組織器官的關係,與此同時,醫生會劃出既切除肌瘤又保護周圍正常組織的範圍,控制超聲波穿透正常組織,聚焦於病變靶區上,在能量得到數千倍放大後,產生高溫效應。就像太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聚焦一樣,將體外低能量的超聲波聚焦於體內,在「焦點」區聚集到足夠的強度,形成60℃-100℃的瞬間高溫,使實體腫瘤組織凝固性壞死,並最終被機體吸收。

與傳統手術相比,海扶刀的治療不開刀、不出血,明顯降低了出血、感染、臟器粘連的風險,做完手術後,腹部、和子宮都沒有創面,術後恢復很快,2小時後即可下地行走,一般第二天患者就能出院了。

據悉,除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病外,海扶刀目前在婦科疾病方面還應用於瘢痕妊娠、胎盤植入、外陰白斑等良性實體佔位疾病的治療,以一婦嬰為例,臨床開展海扶手術已經超過1000例。

二孩.jpg

「綠色療法」可保護女性子宮

步入二孩時代,保衛子宮這個承擔孕育下一代重要功能的器官、讓它盡量少受傷害,對醫生和患者來說都顯得尤為重要。

傷害女性子宮的婦科疾病並不少見,發病率也很高。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也被稱為婦科第一瘤,在育齡期女性發病率鋼彈50%-70%。子宮肌瘤可引起月經量多、腹疼,壓迫癥狀,影響生育功能。既往多採用有創的子宮肌瘤剝除術或者子宮切除術,因為對身體的傷害較大,很多病人都是望而卻步。另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子宮腺肌病,雖然是良性疾病,但被稱為不死的癌症,其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由於它有激素依賴性的特點,除了切除子宮外保守很難根治。主要癥狀表現是痛經、月經量增多、不孕,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傳統根治辦法採取的只能是子宮切除,但是對於大多數女性而言,生理和心理傷害較大,尤其是尚有生育需求的年輕女性,可以說「此路不通」。

「擔心切除子宮或者做手術後在子宮上形成創傷、疤痕影響生育功能,是不少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害怕治療婦科疾病的原因。」艾星子·艾裡醫生告訴記者,正因為對機體的影響小,海扶手術被稱為「綠色療法」,對備孕人群優勢明顯。比如,選擇腹腔鏡微創手術,半年至1年後方可懷孕;如果是開腹手術則需等待更長的時間,一般在術後2年才可懷孕。而海扶手術後的3個月即可嘗試。

當天在論壇上分享故事的患者曉佳(化名)是2015年在一婦嬰接受海扶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術後複查1個月、半年核磁、1年超音波等,均顯示她的多發肌瘤明顯的縮小,乏血供或無血供。目前她已經懷孕30周。「在整個試管治療階段和到目前妊娠過程中,經過海扶治療後的子宮肌瘤都沒有影響到我的促排取卵和胚胎著床後的正常發育,肌瘤的大小也沒有出現什麼太大變化,一直很安靜待在它原來的地方。」曉佳開心地表示,「再過2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就即將成為一位媽媽了,回顧自己曲折糾結的妊娠歷程,我特別感恩自己能生活在這個醫學發達的時代。」

海扶刀的適應症和不足

「如今醫學正在進入微無創時代,海扶手術是微無創治療方向的一個代表。」一婦嬰院長、婦科專家萬小平稱,「海扶技術在婦科的應用讓醫學更文明、更進步,為患者提供了另外一種選擇和可能,幫眾多原本可能面臨切除子宮的女性保住了子宮,實現了生育的願望。」

記者了解到,由於海扶刀不是開放式的有創手術,所以很多由於年齡、慢性病等原因無法接受有創手術的患者,經醫生評估符合條件即可接受海扶治療,適應人群較廣。專家同時指出,海扶刀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比如,聲通道不理想的後壁肌瘤無法採用海扶刀治療,還有部分血供豐富和細胞密集度高的肌瘤,治療效果也會受到影響;此外由於超聲的特性,對超聲不敏感的肌瘤病灶也不適宜進行海扶治療。

「亞太一婦嬰婦科論壇「上,艾星子·艾裡醫生通過手術直播系統現場演示並講解一檯子宮肌瘤海扶手術的全過程,贏得了到場嘉賓的一致認可。婦科專家稱,海扶刀是多學科綜合治療中非常重要的一員,對於良性腫瘤或某些惡性腫瘤,海扶刀可以「獨當一面」。對於一些姑息性治療的晚期腫瘤,它也可以作為傳統外科手術的有效補充。


作者:通訊員高艷 記者陳青

圖片: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提供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顧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