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城市裡的蛙鳴

   久違了,城市裡的蛙鳴。

   生活在鋼筋、水泥組合的方塊裡,大概有幾年沒聽到蛙鳴了吧?遷到新居後,小區裡有一條彎彎的小河,河裡有潺潺的流水,自然就有了小魚、小蝦、擔杖鉤、青蛙之類的水生物。我這人夏天習慣到陽台乘涼,忽一日,從左前方傳來“咯、咯、咯”的聲音,像是青蛙的叫聲,我凝思靜聽,又是一聲“咯、咯”,確定無疑,就是青蛙的叫聲,現在聽起來竟是那麽的悅耳、美妙。一如那動聽的小夜曲,醉人的天籟之音,吊起了我的胃口,我要靜下心來細聽。

   接下來的蛙鳴就熱烈、精彩了,先是響亮尖聲的高音“咯、咯、咯”領唱,好像在水面上發出的清脆聲音,緊接著就是中音“呱、呱”,像是在水面下發出的聲音,後來就是低音“咕、咕、咕”,像是在水底下發出的低微的聲音。一會兒,就是“咯、咯、咯”“呱、呱、呱”“咕、咕、咕”,蛙鳴一片,一唱三疊,仿佛是青蛙的大合唱,美妙極了,愜意極了,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致。正在我聽的興頭上,蛙鳴卻嘎然而止,正在我有點失意的時候,青蛙又叫了起來,這時候不再是齊聲鳴叫,有時獨唱,有時一唱一和,有時停頓一下,富有節奏感,打破了小區裡的沉寂,引發了我美好的遐想。我在想,在小城裡很少能聽到蛙鳴,所以就顯得彌足珍貴,這大概有點“物以稀為貴”之緣吧,仿佛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從心情來說,因地域不同,也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有了這番情趣,我便把我聽到蛙鳴的事兒跟妻子女兒說了,妻只是敷衍地說了一句:“我偶爾地聽到一回。”女兒似乎很有興致地說:“我經常聽到蛙鳴,有時順小河旁走,聽著蛙鳴真好聽。”看著女兒很有興致的樣子,我便想不日親臨橋旁、河畔探秘聽蛙鳴。

   前日傍晚,我從部門返回途經現河橋時,忽聽“咯、咯”兩聲蛙鳴,我索性駐足細聽,再無鳴聲,又站到橋上扶欄靜聽,還是沒有聲音。噢,我明白了,這兩聲蛙鳴,是青蛙對我的提醒,讓我別忘了回到小區聽蛙鳴,且別在這裡耽擱太多時間,所以,它叫了兩聲就不叫了。我心領神會,馬上往家趕。

   當我徜徉在小區美麗的河畔的時候,心裡卻專注的是聽蛙鳴。只是當我漫步在木橋上的時候,聽到了一聲蛙鳴,我預感今晚定能聽到滿意的蛙鳴。我沿著景觀長廊經木棧道,木棧道下就是一個方圓百平的觀景池塘。我便站在池塘的東南方扶欄觀溪水,聽蛙鳴。隻一會工夫,就聽到我腳下“咕、咕、咕”的幾聲蛙鳴,我猜它意識到我來了,有禮節地叫了幾聲,接著池塘西北角有發出了“咯、咯”的叫聲。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原來聽到的蛙鳴就發自這裡,親臨這裡聽蛙鳴大不同,有現場感,區位感,親近感,蛙聲大,這才是聽蛙鳴的好去處,我便細細聽之。

   原來,這個池塘裡不知繁衍著多少隻青蛙。從聲音來判斷,有大的、小的,能叫的、不能叫的,叫起來好聽的、不太好聽的。在池塘的東、西、南、北、中各個方位都叫了起來,從一絲、一縷叫起來,叫成了一陣、一片,蛙鼓陣陣,蛙鳴聲聲,此起彼伏,遙相呼應,高潮迭起。時而高昂,時而婉轉,時而低吟,抑揚頓挫。我已分辯不清從哪裡傳來的蛙鳴聲。蛙鳴本是來自鄉村的精靈,因離開鄉村,離開田野,在小城謀生,心像無根的浮萍,也遠離了蛙鳴,心中頓感悵然。忽然聽到久違的蛙鳴,聽到那曾經多麽熟悉的蛙鳴,真還有點激動。這是我在小城二十多年聽到的最壯觀、最動聽的蛙鳴。雖說比不上兒時在農村聽過的蛙鳴聲大,叫得那麽親切、自然,但我已知足了,因為這是在小城,在幾乎與大自然隔絕的小城裡,能常聽到蛙鳴已足夠了。

   我在小城裡聽到的蛙鳴聲,得益於小區在建時保留了原來的一條小河,讓原生態在小區裡健康發展。有了小河自然就有了青蛙,也自然有了蛙鳴,這是多麽美妙的一件事情。自此以後,我會經常臨窗、臨池聽蛙鳴。也期盼著更多的小區效仿,讓城市裡的蛙鳴更響起來。

   城市裡的蛙鳴,不只是城市裡的蛙鳴。由城市裡久違的蛙鳴勾起了我幾多遐想和憧憬,勾起了我的鄉愁,我想起了兒時鄉村的蛙鳴。我想起了割長溝、磨山子、老母灣水柯瑞的蛙鳴;想起了村東河裡的蛙鳴;想起了村西葦灣裡的蛙鳴;想起了南院子裡的蛙鳴;想起了北坡地裡的蛙鳴;想起了房前屋後、庭院裡的蛙鳴;想起了村子東起南北打擂台似的蛙鳴;我還想起了祖母講的《兩個青蛙的故事》裡的蛙鳴,耳旁回蕩著“棍兒、褂兒”聲。鄉村的蛙鳴,唱出了鄉村田園之聲。

   “咯、咯、咯”“呱、呱、呱”“咕、咕、咕”……城市裡的蛙鳴,讓我想了許多、許多。這是久違了的青蛙的歌聲,蛙鳴聲聲,裝扮著城市裡的鄉村風情。它和兒時的蛙鳴一樣,已深印在我的腦海中,直抵我的心靈。枕著蛙聲酣然入夢,午夜夢回,耳邊常回旋著蛙鳴聲聲……

   喬顯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