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做香,是所有武夷岩茶製茶環節裡,最簡單的?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現如今的岩茶,有些奇特。

有的岩茶,重香。

這類岩茶,香氣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張牙舞爪,各類豐富的花香,劈頭蓋臉,迎面而來。

以香氣取勝的茶,氣味能掩蓋一切,甚至會讓你忽視它的茶湯不夠厚,不厚醇,不夠勁道。

有的岩茶,重水。

重水,即岩茶的湯水十分有特色,勁道又有筋骨,甘醇而醇厚,順滑而柔和,是一款能給味蕾帶來別緻體驗的一款茶。

湯水順滑的茶,貪的就是那醇厚和綿柔。

第三種岩茶,可以說是茶中的極品。要香氣,能數出一三五七八種,花香、果香、木質香,彷彿都集結在一體。香氣,只是它華麗的外衣。湯水的醇厚感,是另一種補充。

甘醇、順滑、柔和、細膩、勁道……萬般種種,極盡於此。

香氣好,水感佳,不但是茶客的夢中之茶,更是製茶師引以為傲的佳作。

可惜,這類茶難做。存量,也不多。遇上了,該竊喜。

茶喝多了,就會有所疑惑:岩茶,做出張揚的香氣容易,還是醇厚的湯水簡單?

天心村茶農說了:「都不簡單!」

《2》

你要什麼香氣, 我就給你什麼香氣?

這是扯淡!

有的茶友對於高香的茶,或者是以香氣著稱的茶,總是不屑一顧。總覺得岩茶本來香氣就多,要做出豐富的香氣,有什麼難的,不就是做青,炭焙麽。

甚至有大言不慚的人說:「你想要什麼香氣,我都能給你做出來。」

哇!

一聽這話,夠豪放。

外行人聽了,隻覺得做岩茶也沒啥難啊,三板斧的技術,彷彿路人甲乙丙丁到茶廠去,隨便搖青幾下,也能做出了不起的花香。

天心村的茶農卻有不一樣的看法。

「這樣的人,在哪?把他找來,我給他年薪十萬!」

一句話,看似調侃,實則說出了大實話——做岩茶,沒那麼容易。

做岩茶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一句看青做青,看茶焙茶,說出了其中的心酸。

看青做青,看老天爺臉色吃飯。

春茶季,晴天多,雨天少,這類茶青做出來的岩茶,香氣更高昂。要是晴天少,雨天多,則湯水更加醇厚。

看茶焙茶,則要根據做青時,茶葉發酵情況而定,焙火溫度多高,時間多長,難以有統一標準。

要把岩茶做的好喝,做出想要的香氣,全靠經驗。

這些,是教科書上不會寫到的,也沒辦法寫成一本製茶法則可供參考。

靠的,還是幾十年的製茶經驗。

哪怕是天心村裡,有幾十年製茶經驗的老師傅,也不敢拍著胸脯說,你想要什麼香氣,我就給你做出什麼香氣。

你要什麼香氣, 我就給你什麼香氣?不過是呈口舌之快罷了。

《3》

岩茶香氣好,還是湯水厚,什麼因素說了算?

工藝和山場。

這是第一次,工藝排名優於山場。

工藝,在岩茶的心路歷程裡,絕對是濃墨重彩的部分,不能少,更不會少。

它對一款茶的影響,是顛覆性的。它就像是神奇的化妝術,能讓人改頭換面,徹底改變形象。

同一款茶青,同一個山場,因為工藝的改變,就能讓你的三觀顛覆,改變以前的喝茶認知。

還是那款果香味的黃觀音。

這倒不是麻花江郎才盡,三天兩頭把果香黃觀音掛在嘴邊,而是這款茶,真的是工藝上代表之作,前無古人,後可能有來者,自打前年喝到過,再也沒遇到。

額,回到正題,原諒麻花說到果香黃觀音,就忍不住多提了幾句。

黃觀音,素來以花香著稱,香氣透天,彷彿一把利刃,鋒利。

花香著稱的黃觀音,是如何變出果香的?

答案是——工藝。

通過發酵和焙火的結合,從而促成果香的生成,這種果香,還不是水蜜桃這類的甜香,而是像芒果這樣的熱帶水果的成熟果香。

果香,也香的與眾不同。

當時茶農也說了:這完全是機緣巧合,以後能不能喝到,還不一定。

果然,果香黃觀音,成了經典。

同樣能被當做教科書級別的茶,還有肉桂。

這也是一款深受工藝影響的品種,甚至於因為工藝的細微變化,能夠做出三種風味肉桂。

一種,是發酵稍稍輕一些的花香肉桂。

另一種,是發酵重一點的果香肉桂。

第三種,當然是現如今越來越難得的純桂皮香肉桂。

同一棵茶樹,同一片山場,只是因為用的工藝有所差別,就讓一款肉桂,徹底顛覆了形象。

岩茶的工藝,可畫龍點睛,也能徹底顛覆。

《4》

影響岩茶香氣、口感的另一因素,是山場。

山場是岩茶的根本。

茶,會是什麼模樣,從山場的環境特徵中,就能預測它的未來。

通常來說,正岩山場,尤其是核心產區的茶,做出來的茶,品質不會太差。

這也不是什麼玄學定律,而是茶農捨不得亂做茶!

一來,山場本身就好,茶做好後,差不到哪兒去。

山場好的茶,盡得天時、地利,享受的陽光、土壤、濕度、溫度等條件,都是最好的。

像是牛欄坑,天生就是茶葉的烏托邦。V字型的山谷,是天然的遮光屏障,能夠及時給茶樹遮陰,不至於讓茶樹長時間,無遮擋地保留在強光之下。

同時,V字型的結構,還能夠將水汽聚集,坑底的濕度較大,加上坑底有常年不斷流的溪水,也增加了茶葉的濕度。

喜濕、喜陰的茶樹生長於此,能夠積累較高含量的茶氨酸,故而種在牛欄坑底的茶,更容易做出醇厚、甘甜的口感。加上工藝精鍊,老道,又能夠極好地激發出茶葉中的香氣物質。

如此,獲得一款香氣好,口感甘醇的茶,不難。

二來,山場好,茶農更要謹慎對待,這可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古流行。

山場與工藝之間,也有吸引力法則。

山場好的岩茶,盛譽在外,美名遠播,有口皆碑,成了一張活生生的名片,為了能和山場的身份相拚配,茶葉的品質,也不能太差。

為了能讓茶葉品質和山場的口碑,能劃上等號,茶農必然會煞費苦心研究最好的製茶手法。

名氣越大的山場,操刀的師傅製茶技藝必然更精湛。

故而,山場又成了另一種刺激點。

工藝、山場的完美結合,更容易獲得香水俱佳的岩茶。

《5》

岩茶做出高香容易,還是做出湯水醇厚簡單?

難度都不小。

製作岩茶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小瞧。

岩茶的香氣獲取,靠山場成全,工藝把握。醇厚湯感,同樣少不了山場與工藝的結合。

之所以有人覺得,岩茶要做出各類香氣,沒什麼技術難度,這是因為他對岩茶的製茶工藝,沒有深入了解。

製茶几十年的老師傅,尚且不敢口出狂言,說做香是岩茶製茶環節裡最簡單的。

不知者無畏。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