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才14歲,就得了痛風!超三成兒童痛風患者有家族史!

很多人認為痛風是成年人才會患的疾病,沒想到兒童也是此病的受害者,近年來,兒童痛風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簡稱省二醫)風濕免疫科主任李天旺表示,除了日常飲食習慣可引起痛風發生,遺傳因素影響也不容忽視,數據統計顯示,超過30%兒童痛風患者有陽性家族史,所以有痛風家族史的民眾更應注意預防小孩痛風的發生。

為幫助群眾正確了解、及時防治痛風,4月20日「痛風日」9:00~12:00,省二醫舉辦《治好痛風並不難》新書發布會暨大型痛風病友會活動,現場不僅有專家對痛風進行科普宣教,還有免費科普書籍贈送給痛風病友們。

天天吃炸雞喝可樂,廣州小夥14歲得痛風

廣州仔阿奇(化名)今年20歲,14歲那年他第一次痛風發作,到醫院一檢查,血尿酸值遠超成人正常值。「我小的時候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天天都喜歡喝可樂吃炸雞,以為就是胖點沒什麼問題,結果14歲就腳痛痛風,還長了痛風石。」阿奇告訴記者,他的痛風病情發展迅速,沒想到僅僅兩年時間,16歲時開始全身疼痛,長滿了痛風石。

「近年痛風年輕化趨勢非常明顯,以前一年都遇不到一個兒童痛風的病例,現在幾乎每周都會有這樣的小患者來就診。」李天旺表示,兒童出現痛風已不是個案,尤其是有陽性家族史者,家長更應該留意孩子的血尿酸情況,定期帶孩子去體檢,因為有家族史的兒童更容易患痛風,且起病年齡更小。

李天旺介紹,痛風的發病易受遺傳因素影響,家族性痛風患者往往比非家族性者起病更早,病情更嚴重,且雙親有痛風和高尿酸血症者比單親有痛風和高尿酸者病情更重,發病年齡更小。此外,痛風的家族性聚集可能還和同一家族的日常飲食等生活習慣相近有關。

「阿奇母親那邊的男性親戚包括外公、舅舅都患有痛風,當家長有痛風病史時,更應該注意控制孩子的體重和日常飲食,鼓勵孩子多運動。」風濕免疫科鄭少玲主治醫師介紹說,痛風是由嘌呤代謝障礙或尿酸排泄減少引起的血尿酸增高並伴有關節、腎臟等器官損害的一組疾病,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終會發展為痛風。「隨著血尿酸水準的升高,過飽和狀態的尿酸鈉微小結晶析出,沉積於關節、滑膜、肌腱、腎及結締組織等,形成結石,引發急、慢性炎症和組織損傷,出現關節炎、尿路結石及腎疾病等多種系統損害。」

鄭少玲提醒,目前痛風發病年齡不斷提前,因此,要加強對兒童痛風的預防與日常管理。尤其是有痛風家族史的孩子,更應定期進行體檢,查一查血尿酸情況,一旦出現高尿酸血症,則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必要的乾預,視具體情況給予減重、飲食控制、運動或用藥等乾預措施,爭取儘早將血尿酸水準控制在安全範圍。

此外,與成人不同,兒童痛風的發作部位往往不一定是典型的「大腳趾弓」(第一蹠趾關節),而更常見的是腳踝,甚至可波及手指關節。當出現單個關節的紅腫痛時,應注意急性痛風發作的可能,及時到風濕免疫科就診。對於無癥狀高尿酸血症也需要定期監測血尿酸水準,嚴重升高者,應考慮給予藥物乾預。

有痛風家族史不用慌,風濕專家教你防

「痛風的發病機制是清晰的,治療靶點是明確的,治療手段是有效的。然而,中國痛風患者控制現狀並不理想,多數患者並沒有接受正規的降尿酸治療。如果痛風患者在初期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病情往往逐漸加重,最後變得難以控制,產生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和合併症。」李天旺告訴記者,缺乏對痛風、高尿酸血症危害的認識,沒有樹立正確的痛風管理理念,是越來越多痛風患者致殘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李天旺介紹,痛風病程較長的患者,可出現兩種常見的腎臟損害。一是痛風性腎病,起病隱匿,早期可僅有輕微間歇性蛋白尿,晚期可發生腎功能不全,出現尿毒症。二是尿酸性腎結石,初期時常無癥狀,結石較大者可發生腎絞痛、血尿,當結石引起梗阻時可導致腎積水、腎盂腎炎、腎積膿或腎周圍炎,感染可加速結石的增長和腎實質的損害。

《治好痛風並不難》一書提到,近年來,痛風發病有明顯年輕化趨勢,主要誘因之一是「禍」從口入,飲食與痛風密切相關,了解痛風飲食注意事項,減少痛風發作,是防治痛風的關鍵。書中還介紹了痛風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掌握科學的治療方法,治好痛風並不難。該書結合了最新進展和指南,涵蓋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產生機制、臨床表現、鑒別診斷、治療原則與生活指導等內容,希望幫助痛風高危人群或患者能夠更加輕鬆應對疾病,學會自我預防和管理,最終戰勝痛風。

【如何減少痛風的發生率?】

1.多飲水,最好喝蘇打水、鹼性水,至少是白開水。

2. 多運動,但不可以做劇烈的運動,最好選擇游泳之類的有氧運動。

3.鹼化尿液,使尿pH(酸鹼度)維持在6.2~6.9(有利於尿酸鹽結晶的溶解和排出)。

4.多吃素,多吃紫皮茄子、上海青、生菜。

5.避免攝入高果糖含量的甜食飲料。

6.限制牛肉、羊肉、動物內臟、高嘌呤含量的海鮮,以及老火湯、火鍋。

7.控制體重、規律鍛煉、戒煙,限制飲用含酒精飲料、啤酒和白酒等。

【記者】胡良光

【通訊員】朱璐詩 朱健

【校對】楊遠雲

【作者】 胡良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健康~健康~廣東健康頭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