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藏在古詩詞中的賞花好去處,可別錯過了哦!

中國古詩詞中,歌詠花朵的詩不在少數,詩人暢遊一地,看見美麗的花朵,自然詩興大發。

這些膾炙人口的古詩詞也為我們賞花指了許多處去向。

梅花——西湖孤山

西湖孤山 梅花

《霜天曉角》 林逋

冰清霜結,昨夜梅花發。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

夢絕,金獸熱,曉寒蘭燼滅。要卷珠簾清賞,且莫掃,階前雪。

林逋的“梅妻鶴子”最有名。北宋處士林逋,隱居杭州孤山,不娶無子,而植梅放鶴,稱"梅妻鶴子",被傳為千古佳話。他的《山園小梅》詩中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梅花的傳神寫照,膾炙人口,被譽為千古絕唱。典出--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人事。後比喻清高或隱居時也作:梅鶴因緣、妻梅子鶴。

傳說林逋一生有三個愛好:詩、梅花和鶴。他覺得梅花高雅,傲霜鬥雪,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因此他在房前屋後,遍植梅樹,待到臘梅開放之時,陣陣花香,沁人心脾,令他十分陶醉。

而他愛鶴就像愛自己的兒子一樣。在他的家裡,養了好幾隻白鶴。他常常把白鶴放出去,任它們在雲霄間翻騰盤旋,林逋就坐在屋前仰頭欣賞。白鶴飛累了,或餓了,就會再飛回來。

天長日久,白鶴和林逋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有時林逋出遊,家裡的童子將白鶴放出,白鶴在飛翔中看到林逋,就會到他的身邊盤旋,久久不肯離去。

林逋駕著小舟到西湖的各個寺廟去玩,而在他出遊的時候家中卻經常有客人來。林逋就給家裡的童子講好,待有客來,就把白鶴放出,讓白鶴來叫他回家。

一天,林逋正在西湖中蕩舟,家裡來了兩個客人。童子開門迎客,請客人略坐片刻,說:"我叫白鶴去叫主人回來。"

說完,他喚來兩隻白鶴,說:"快去找主人,說有貴客到。"

白鶴聽了,振翅飛去。兩個客人正將信將疑,林逋劃著小船回來了,兩隻白鶴也不停地在他的船邊盤旋。兩個客人見了,稱讚這兩隻白鶴是鶴仙。

其實,這倒不是白鶴有靈,而是鶴跟林逋產生了感情,喜歡追蹤林逋的足跡,如此而己。

瓊花——揚州瓊花觀(後土祠)

後土祠 瓊花

《後土廟瓊花詩》 王禹偁

誰移琪樹下仙鄉,二月輕冰八月霜。

若使壽陽公主在,自當羞見落梅妝。

瓊花真正名揚天下,都歸功於隋煬帝。傳說隋煬帝就是為到揚州賞瓊花而下令開鑿了大運河,王世充則因畫出了瓊花圖被隋煬帝賞識,以此飛黃騰達。揚州後土廟的瓊花,王禹偁早期賦詩讚美;後韓琦《後土廟瓊花》讚曰:“維揚一枝花,四海無同類”,更讚譽了瓊花的珍異稀少;歐陽修做揚州太守時,又在花旁建“無雙亭”。揚州瓊花奇就奇在無法移栽,據宋朝周密撰的《齊東野語》記載,宋仁宗慶歷年間曾從瓊花觀中將瓊花移栽到開封,但後因逐漸枯萎而發回揚州,宋孝宗淳熙年間(1174~1189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的皇宮禁苑之中,誰知逾年而枯,不久,載還揚州,卻又枯木復甦,人們皆稱瓊花是有情之物。

荷花——大明湖

大明湖 荷花

《臨江仙·荷葉荷花何處好》 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裡,人物更風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遊。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這首詞上片回憶暢遊大明湖的情景。新秋之時荷花嬌豔,荷葉田田,一派美好的景象。下片筆鋒一轉,景致再好,卻離別在即,用美麗的景色來反襯分離愁思之深。全詞運用了對比、轉換時空的手法,描繪了大明湖之美,抒發了對友人的殷切思念之情。

據元好問《濟南行記》記載,蒙古太宗七年乙未(1235年)秋七月,"以故人李君輔之之故"而至濟南,與李輔之兩次暢遊大明湖。當時,"秋荷方盛,紅綠如繡,令人渺然有吳兒洲渚之想"。次年三、四月間,元好問遊泰安,道出濟南,又與輔之歡聚。此詞作於1238年,詞人攜家自山東回歸故裡經濟源時。

木芙蓉——成都

成都 木芙蓉

《二色芙蓉》文同

蜀國芙蓉名二色,重陽前後始盈枝。

畫調粉筆分妝處,繡引紅針閑刺時。

晚落自憐窺露沼,忍寒誰念倚霜時?

主人日有西園客,得爾方於勸酒宜。

現在的成都別名蓉城。相傳孟後主於成都城上遍種芙蓉,每至秋,四十裡如錦繡,高下相照,因名錦城。(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網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