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盒馬鮮生等商家被曝歧視現金支付 限制享受優惠活動

  央行敦促整治,部分商家仍拒收現金 現金支付為何受歧視?

  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潘福達 馬婧

  手機成了“錢包”,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享受移動支付帶來的便捷,但一些商家拒收現金,卻讓部分消費者叫苦不迭。

  央行近日表示將整治拒收現金行為,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要求或者誘導其他部門和個人拒收或者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但記者昨天走訪本市多家商鋪發現,現金支付備受歧視,一些小商販、非連鎖的小店鋪直接拒絕現金結账,而哈姆雷斯玩具店、盒馬鮮生等大型門市,也對現金支付有隱形歧視,限制參加店內優惠活動。

  不支持現金結账仍常見

  “家周邊的廣安門外紅蓮早市、小賣部和小便利店拒收現金的事兒很常見,你掏現金商家都直擺手!”家住達官營遠見名苑小區的呂先生說,出門買東西必須得帶著手機,有一次拿著一百元大鈔出門買東西,愣是沒花出去。

  他說,家裡老人想把零錢花出去商家都不愛收,更別提用一百元大鈔買菜了,只能教會老人用移動支付。“商家都說收現金太麻煩,得備零錢,還怕收到假幣,乾脆現金一概不收。”他說。

  市民王先生說,他父親也遇到過商家不收現金的情況,老人出門買煙,結果煙店隻接受移動支付。“老爺子73歲了手機都玩不利索,哪會移動支付,結果,那一天無煙可抽!”他說。

  記者昨天詢問多位市民,多數人都表示曾被拒收過現金,不僅小商鋪拒絕現金,一些停車場繳費也要求電子化支付。另外,瑞幸咖啡店、亞惠美食街也被消費者吐槽有拒收現金的情況。

  “拒收現金行為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稱,根據央行調查,37%被調查消費者反映在過去1年內經歷過“拒收現金”,其中12%的人經歷過10次以上;39%被調查商戶在過去1年中曾“拒收現金”。

  商家設“卡”排斥現金

  在王府井哈姆雷斯玩具店,一樓結账處有五個櫃台,其中兩個明顯標注“不收現金”。

  “我們一直支持現金結账,但是不能用來支付2折促銷商品。”工作人員說。在櫃台另一側,琳琅滿目的促銷玩具擺了好幾個貨架,不過要帶走它們只能靠移動支付。“好好的玩具就是買不了,這不就是歧視我們不會用智能機的老年人麽!”一位帶小孩子來逛玩具店的老人連連感慨。

  盒馬鮮生十裡堡店開業第一天曾在超市最東側單獨開辟了現金收銀台,但記者昨日探訪時發現該收銀台已經關閉。在超市入口處的收銀台,有幾位老年人正在排隊結账,他們並沒有用手機支付,而是用現金。

  “從海鮮那邊的視窗開完票,才能來收銀台付現金,付完再拿著收據回去訂餐。”一位老年人說,用手機付款的年輕人可以直接在海鮮加工視窗付款,但自己因為玩不轉智能手機,卻要為了海鮮大餐多跑一趟。

  在盒馬鮮生,現金支付不能參加店裡的優惠活動。還有消費者反映,現金支付還不能享受退換貨服務。

  對此,盒馬鮮生方面回應記者稱,現金支付也可以享受退換貨,“但因為沒有線上的會籍,沒辦法上門取退並在線退款,需要用戶到店退貨,我們退還現金。”由此看來,選擇了現金支付,顧客就享受不了移動支付帶來的優惠和權益。

  不得炒作“無現金”概念

  “拒收人民幣現金,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任何部門和個人存在拒收或者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整改,任何部門和個人在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時,不得炒作“無現金”概念。

  下一步,央行還將在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對行政事業、公共服務、大中型商戶進行重點關注,對不正當競爭、惡意或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企業希望通過移動支付獲取消費者更精細的各類數據,但不能因為移動支付便捷性的理由而拒收現金,或是故意設定高門檻讓消費者不得不用手機結账。

  “如果給一些消費者比如老年人增添了麻煩,他們下次可能就不願再來消費。”賴陽說,現金結账也需要保障消費者的基本權益,比如退換貨、保修等,超過基本權益之外的額外權益,才能根據不同的支付方式制定不同的政策。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