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他是世界上「收集屁股圖片最多的人」,既能做世界級手術也能寫詩


他 是

/


任東林





任東林,四川綿陽人。醫學博士,中山大學外科學教授、博導,兼任中國中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聯合會肛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發表專業文章100餘篇,主編及參編專業著作及全國規劃教材30餘部,擔任《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中華結直腸肛門外科雜誌》等十餘本雜誌編委等。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5項,各級科研成果5項。曾連續五次榮獲全國結直腸肛門病手術錄像大獎賽一等獎;被評為「傳承廣州文化的100雙手」,獲「嶺南名醫」「羊城好醫生」等稱號。


我可能是這世界上

收集屁股圖片最多的人!



接診過的病人太多,不一定認得臉,但一定認得屁股,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我做過的手術。


人體器官哪一個不重要呢?病人哪有大小之分呢?得病了的人都需要被關心和照顧,正是因為很少有人去關注這個病、這個領域,才更需要年輕人去走,去創造歷史。


木地板、成排書架、雕刻花紋的古箱、刻著祥雲的硯台、隨處可見的字畫,還可聞見陣陣清幽的檀香芬芳……如果不是架子上的醫學書籍、桌子上琳琅滿目的獎牌、地上堆疊起半米高的錦旗,很難想像,這是一個肛腸科醫生的辦公室。在我院,這裡常被戲稱為「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般的辦公室屬於我院肛腸外科教授任東林。他系著領帶穿著白大褂,舉手投足間溫文儒雅,書卷氣十足。

7月11日,他剛剛宣布,他們團隊在世界上首次運用「豬小腸」的生物補片材料,為一女性患者重建了直腸壁,使她的直腸功能在經歷11年的「折騰」後恢復正常。當天夜晚,在出差到廣西做手術的路途中,他寫下:

從燈火輝煌

一路走啊走

走到燈火闌珊……

坐在藤木椅上,喝著咖啡,他聊起了手術刀和詩。

「我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收集屁股圖片最多的人!」說這句話時,任東林自己也笑了,但言語中並不帶任何羞澀,反而在雙眼中透露著「小驕傲」。

這癖好源自於他的職業屬性。任東林是一位肛腸科醫生。肛腸,指的是肛門和腸道器官,這裡是人體排泄物的必經之地,也成了任東林最常「打照面」的地方,人體胸部以下,大腿以上,他在這片區域耕耘超過30年。「接診過的病人太多,不一定認得臉,但一定認得屁股,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我做過的手術。」任東林笑著說。

任東林出生在四川綿陽,小時候跟奶奶一起生活。因為奶奶患有支氣管炎,每次發作,他就會跑到村診所找醫生,但奶奶的病還是治不好。「從那時候起,我就想,長大要當醫生,治好奶奶的病,」高考填報志願時,任東林填的三個志願,都是醫學院。

回想起大學臨床實習的時光,任東林還是充滿激動。「那時候社會沒有那麼多誘惑,我們真的幾乎24小時待在醫院,即使下班回家,還是會想馬上回到醫院去,」任東林說,「臨床真是一件特別有魅力的事」。

1995年,已經在普通外科工作8年的任東林,調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現廣東省中醫院),與肛腸外科的「深度交集」也開始於這裡。當時廣東省中醫院正與日本大腸肛門病中心高野病院,成立起「廣東高野大腸肛門病防治研究中心」,這是當時全國為數不多開設專門肛腸科門診的醫院。

世界上最美的風景在哪裡?在無人區。人體內的世界也一樣,」任東林說,當時中國肛腸分科系統的醫學研究多處在起步階段,體系並不成熟。因此,即使在外人看來,心臟外科更為「高大上」,肝膽外科也更受「青睞」,任東林最終選擇了不被很多同事看好、聽起來也有點「臟」的肛腸外科專業。


任東林手術時,總會有許多醫生參觀學習


「人體器官哪一個不重要呢?病人哪有大小之分呢?得病了的人都需要被關心和照顧,正是因為很少有人去關注這個病、這個領域,才更需要年輕人去走,去創造歷史。」在肛腸外科,任東林確實創造了歷史。1997年,在日本進修回來後的任東林,全心投入肛腸疾病的外科治療研究中,成為我國最早開展「應用吻合器行直腸癌低位、超低位吻合」的學者之一。在複雜性肛瘺的治療方面,任東林提出了「帶瘺生活」的概念,「祛除病灶、通暢引流、保護肛門功能」的治療原則得到了國內眾多專家的認同和肯定。他還連續5次獲得在全國結直腸肛門病手術錄像大獎賽一等獎,至今獲得5項國家實用性專利,其中「閉合式腸減壓器」已經被很多肛腸科醫生運用在手術中。

曾經有人評價任東林是「肛腸領域的一匹黑馬」,他執意更正,「哪有這麼多黑馬,只是比別人更加用心,更加努力,一路走下去」。他的家人在採訪中曾表示,任東林是做醫生再合適不過的人,因為他擁有超越常人的細膩和耐心。


看過病人的眼神,就明白責任和壓力


7月11日,在世界首例運用「豬小腸」生物補片重建直腸壁的發布會上,任東林用40分鐘做了臨床過程的專業演講。在發布會的最後,他向媒體展示病人出院那天,患者全家與他的合照,裡面的他緊握著患者的手,所有人面對鏡頭,笑得燦爛,「我覺得那一刻,我比站在任何領獎台上都要開心。」

接受首例生物補片重建直腸壁的患者,是一位50歲的女士,11年前因患上直腸癌進行了直腸癌切除,此後多年一直飽受併發症折磨,排泄物從陰道漏出,只能從腹部引流,病人甚至出現過輕生的念頭。在痊癒那天,她向任東林鞠了三躬,讓任東林滿是感動。

任東林說自己記性好,和患者有過互動他都記得,讓他舉一個例子,他能說出10個故事。一年中秋節,一位他醫治過的貧困患者,騎了四五十裡路的車來到他樓下,送了他四個蘋果,還有一個稍大的月餅。「我不缺蘋果,也不缺月餅。但是當他汗流浹背出現在家樓下的時候,我特別特別的感動。」



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任東林接診一位患有直腸癌的中年患者,因為知道他喜歡聽鄧麗君的歌曲,任東林跑遍了整個廣州,最終在流花湖的攤子裡找到了鄧麗君的磁帶。「原想給病人驚喜,但送出時鬧了烏龍,才發現患者根本沒有錄音機,但他那時開心的模樣,我一直記得。」任東林笑說。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但並不是每個都能有完滿的結局。任東林回憶,曾經接診一個背著書包來就診的學生,他希望醫生儘快幫他手術,讓他可以回去參加期末考試。「他不知道自己根本回不去了,他的腫瘤已經到了晚期,轉移全身。」任東林說,「那時候我不敢正視他的眼睛,不敢面對他,甚至連說真話的勇氣都沒有。」

一位患有惡性腫瘤的女孩經歷了多次手術,效果都不佳。找到任東林治療時,她的肚子大得像鼓。「我記得每次查房看她,我都用兩隻手牢牢握住她,很希望給她傳遞一些能量,讓她勇敢一些。」最後女孩還是離開了,走時只有二十多歲。臨走前,病人希望回老家看奶奶,任東林就專門聯繫了一輛車,找人陪她回到老家去。

「那時候年輕的心,還是被無數次這麼傷害過呀。」談起這些,任東林會眼泛淚光。「如果你看過無數次病人的眼神,你就會明白那種刻骨銘心的責任和壓力,它會督促你拋開所謂光鮮的東西,去追求醫學的本質,去追求可以解決臨床問題的答案。」


「當你做醫生的成就越高,人文情懷遠比技術來得重要」



「翻過山口,前面是輝煌的夕陽,身後是聖潔的月亮。一路向前,持到底,不回頭。」這是任東林2016年2月20日,在陽春出差時寫下的詩《夕陽西下 開陽高速》中的段落。

放下手術刀,在生活的另一面,任東林更像一個文人。他喜歡稱他的醫院辦公室為「博物館」,他喜歡用木頭和石頭的元素裝點,認為這可以提醒他,「木頭和石頭可以經歷千年,但人類的生命卻很脆弱」。他喜歡一個人走路,走過國內外的高山、沙灘、森林、湖邊,即使在出差的夜晚,也還會堅持行走10公里。

他也愛寫作,形容文字「是洗滌心靈的地方」。今年初,花城出版社先後出版了任東林這兩年創造的詩歌和散文集,分別命名為《鏡子》和《沒有答案的問題》。後者與其說是散文,不如說是一位醫生的日記,裡面收錄了上百個他與患者的故事和真實感悟。

任東林並沒有專門的寫作時間,他說這些文字都是他坐飛機上、吃飯時、等手術的閑碎時間創作而成。「我記得在上海的一個晚上,快寫到100篇的時候,放棄的感覺尤為強烈,我不知道我堅持為了什麼,」但最終他還是堅持了兩年。

「極具有人文情懷」這是不少他帶過的醫學生對他的共同評價。任東林認為,醫學本身是一門極需要溫情的科學。「我一直堅信一點,當你做醫生的成就越高,人文情懷就越比技術來得重要。」

秋水知我心意

任東林


我那麼白

那麼安靜

秋水知我心意

從這頭到心頭

沒有一絲漣漪

沒有一點痕跡

時間是滄海

什麼經過了

都沒有痕跡

人生不是滄海

聲音不是滄海

頭髮不是時間

心海也不是海

因此頭髮

漸次地白

心滿滿的

全是關切



致敬!我們的好醫生!


文章來源於南方都市報·2018年7月14日 AA09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