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期如廁玩手機 小心痔瘡盯上你

走路、吃飯拿著手機越來越常見,一個較為隱私的場合也並不例外:如廁。拿著手機上廁所,這可能是很多人的日常動作。廣東省中西醫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肛腸外科副主任謝尚奎主任醫師指出,在接診過程中,痔瘡發作的患者,均有長期拿著手機上廁所的習慣,日積月累痔瘡發作時來勢洶洶,往往比較嚴重。

醫生指出,痔本是人體的一個生理結構,一般不需要特別處理,但是如果因為生活習慣、各種因素的刺激產生癥狀,如出血、疼痛、凸出等,就需要處理了。

老人女性久坐人群 痔瘡更高發

俗話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這一說法,痔瘡真的如此高發嗎?

謝尚奎表示,痔瘡確實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一般來說,九成人身上的痔並不會發作,近一成人士在各種因素介入下發作。

常見痔瘡發作的癥狀主要有三種表現:便血、疼痛、凸出,部分人士伴隨有肛門瘙癢。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患者習慣性自行診斷,時常把其他疾病誤以為是痔瘡,導致誤診耽擱病情。醫生提醒,痔瘡在沒有發生脫垂時,如果不是專業醫生藉助內鏡等專業手段診斷,是很難靠肉眼去確診的。由於一般痔瘡比較柔軟,所以也難通過指檢確診。因此,在懷疑有痔瘡時,應先通過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如果長期便血更需警惕,要考慮是不是直腸炎,甚至有腫物。如果便血,同時大便比較多,或者大便循環發生了改變,這時候應做深入檢查。

從痔瘡分類來看,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痔瘡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老年人、孕婦、久坐人群、便秘或腹瀉患者是痔瘡多發人群。「女性因為有生育、生產等因素影響,在生產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痔瘡發作或者癥狀加重的情況。」謝尚奎介紹。

治療:

大部分以保守治療為主

痔瘡一旦出現癥狀這麼麻煩,外痔出現脫垂時更是十分尷尬,是否可以直接一切了事呢?非也。

「如果沒有癥狀,日常不需要額外處理。如果痔瘡出現癥狀,大部分採取保守治療。」謝尚奎介紹,保守治療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飲食調整,日常飲食上多攝入纖維素食物;又如可以藥物治療,在急性發作出血時服用藥物緩解癥狀;此外還可以進行物理治療,如微波消融等。而目前的外科手術治療主要有傳統直接切除和微創PPT手術兩種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方法均有不同的適應症,像微波消融、注射等治療方式相對來說適用範圍比較少,因此選擇合適的方式應看專科醫生給出的指引。一般人因為害怕疼痛,在不得不手術治療時,希望選擇微創PPT,謝尚奎介紹,目前微創PPT治療針對的是以內痔為主的脫垂性痔,不太適合外痔,具體案例需要由專科醫生具體分析。

醫生提醒,以往傳統印象是做痔瘡手術很痛,實際上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醫生手術方式也在發生變化,如今傳統直接手術疼痛已經有所改善,所以如果保守治療確定無效,長期便血或者出血比較多,確定需要手術治療時,患者不要因為害怕疼痛而諱疾忌醫。

此外,市面上一些不正規的醫療機構,常打出高科技儀器、無痛等口號,專家提醒,要小心裏面捆綁著一些不必要的治療項目,建議患者前往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

預防:

首先戒掉如廁玩手機

為了和體內的痔「和平共處」,在日常的生活習慣上是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專家提醒,主要從四方面入手調整生活習慣:

1.不要長期蹲廁看手機。蹲廁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否則這種習慣培養出的痔瘡問題一旦浮現,往往比較厲害;

2.不要久坐。上班族、司機從早坐到晚,容易增加痔瘡發病率,應該每隔一段時間起來活動活動四肢;

3.飲食要注意,痔瘡患者不宜喝酒。便秘是誘發痔瘡的原因之一,日常飲食中宜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增加食物中纖維素的攝入,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對頑固性便秘應儘早診治,治療原發病。

4.多進行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有益血液循環,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血液循環,預防痔瘡的發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