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六一兒童節,你我都是佛陀座下的“童子”!

六·一

國際兒童節

六一兒童節,承載的不只是小孩子天真爛漫的快樂與玩耍,還有已經長大的人們對於青蔥歲月的美好回憶。

那時的樓宇沒有這麽高,那時的水流清澈而活潑……

長大的我們無奈於面對成人世界的紛繁複雜,心中也漸漸地對於“善良”的意義產生了懷疑。

作者丨佛慧法師

首發丨騰訊佛學

“童子”的含義

然後,我們便在對人生的無數次尋覓中,遇到了佛教,學習了戒定慧,卻發現佛陀交給我們的榜樣是一群“童子”。這般的返璞歸真,也許是佛陀對我們的期望,那麽佛陀為何會對這些“童子”如此重視呢?

在三藏十二部當中,佛陀所提及的“童子”包含有善財童子、無垢光童子、救護慧童子等等。而這種種不同的“童子”主要有三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是出自於《華嚴經入不思議品》《大智度論》《海內寄歸傳》等,童子即是年幼時期,尚未剃度者,可以稱之為童子。

這個含義也是社會上比較普遍的認識,可以引申為所有的少年,他們尚未經歷社會,對世界仍然充滿了未知的探索,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斥著無數的可能性。

第二種含義

第二種則是引申出來的涵義,特指菩薩,被認為是如來之王子。

比如我們中國人十分敬重的文殊菩薩,在經典當中常常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意思即是說以其智慧德性,雖仍未得證真如,但是已然獲得精進不退,終將成就佛果,是故以“佛法”為根本,現如來王子之相。

第三種含義

第三種含義是隨侍佛、菩薩、諸天者,亦稱為童子。

如觀音菩薩身邊的善財童子、文殊菩薩在側的烏波計設尼童子、光網童子、地慧幢童子等等。這些童子雖然隨侍於菩薩身邊,但是卻充滿了對“佛法”修學的精進不懈。

離苦得樂

佛陀之所以如此重視“童子”這一形象,主要還是因為童子時期,對世間種種深切的執著,乃至邪欲的追尋尚未出現,有著純真美好的一面。

而眾生的修行,其實並不是真的要得到某個叫做“如來藏”的東西,而是能夠在心底拋去凡俗的執著,認識到人生以及輪回中最本真的東西——“離苦得樂”

而要認識這種離苦得樂,就要像童子一般,不以外物為根本,能以自心的知足、善良為標準。說來極簡單,做起來確實難若登天。

隻望在兒童節的日子裡,我們能夠共同在靜思中,認識到生命最美的那一面,看一看內心的善法種子,重新拾起對生命的熱情和對修行的勇猛心,做一個正信、正思維的佛陀座下的童子。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轉載請務必聯繫授權。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