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企工資決定機制改革 專家稱改革不是普漲工資

  國企工資決定機制改革 專家:調節壟斷企業職工工資增長過快問題 |政解

  吳為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今日(5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國有企業工資分配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職工工資水準與勞動力市場價位相適應、與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相匹配。

  參與意見研究起草的資深專家常風林介紹,改革最大亮點是堅持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市場化方向,同時也將解決長期以來部分壟斷性程度較高的企業憑借特殊資源優勢或政策因素,較容易獲得高額利潤,造成職工工資增長過快、水準過高,導致不同行業、企業之間工資分配不合理差距較大等問題。

  解讀1

  不同行業企業工資差距大 改革將調節過高收入

  此次意見提出了改革的初衷是解決現行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還存在市場化分配程度不高、分配秩序不夠規範、監管體制尚不健全等問題。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市場在國有企業工資分配中的決定性作用,實現職工工資水準與勞動力市場價位相適應、與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相匹配。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企業工資分配研究的資深專家常風林參與此次《關於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的研究起草。他介紹,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問題突出表現在市場化程度不高、工資分配不合理差距調控手段缺乏等方面。

  “市場化分配程度不高,工資能增不能減,部分行業企業工資水準偏離市場價位,該高的不高,該低的不低,沒有真正根據貢獻大小拉開等級。”常風林表示。

  對於企業間的工資差距,常風林表示,長期以來,部分競爭性企業工資增長偏慢、工資水準偏低,同時壟斷性程度較高行業企業工資增長管控不到位,部分企業憑借特殊資源優勢或政策因素,較容易獲得高額利潤,造成職工工資增長過快、水準過高,導致不同行業、企業之間工資分配不合理差距較大。

  他表示,社會公眾對解決工資分配不公也寄予厚望,期待已久。此次改革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於系統解決國有企業工資分配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改革目標比較明確,取向符合實際。

  解讀2

  實行國企工資備案管理 政府放權企業自律

  意見提出,全面實行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工資總額預算方案由國有企業自主編制,按規定履行內部決策程式後,根據企業功能性質定位、行業特點並結合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程度,分別報履行出資人職責機構備案或核準後執行。

  常風林表示,改革突出市場競爭越充分,政府放權越充分;企業自律機制越有效,分配自主權越充分。這種政策設計從根本上有利於調動國有企業主動參與競爭、規範經營、提升公司治理水準的積極性、主動性。

  “改革提出對工資分配的備案製、核準製管理方式與國有企業董事會規範程度、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程度、內控機制健全程度相掛鉤並且動態調相銜接。競爭性企業原則上實行備案製,但如果董事會建設、公司治理、內控機制出現違規問題就會被取消備案製轉為核準製;非競爭性國有企業如果董事會建設規範、治理結構完善、內控機制健全也有機會實行備案製。”常風林表示,這種激勵約束機制設計科學有效,客觀上有利於倒逼國有企業千方百計提升公司治理水準、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常風林認為,改革最大亮點是堅持國有企業工資分配市場化方向。企業董事會的工資分配管理權進一步落實,國有企業采取更符合市場規律要求的全面預算管理辦法制訂工資總額預算方案。

  同時,工資水準確定要求對標勞動力市場價位、參照市場標準,國有企業工資水準是否合理更多由市場說了算,特別是對主業不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企業,職工工資水準過高偏高的,通過落實政府部門規定的工資增長調控目標實現其工資增長相對少增,並逐步向市場合理價位接軌。

  解讀3

  改革不是“普漲工資” 改革核心是讓企業咬定效益

  對於國企的工資總額,此次意見提出,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薪酬策略、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和經濟效益,綜合考慮勞動生產率提高和人工成本投入產出率、職工工資水準市場對標等情況,結合政府職能部門發布的工資指導線,合理確定年度工資總額。

  常風林認為,對於現行的國企工資決定機制特點是工資增長與經濟效益“單一掛鉤”,改革之後,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變“單一掛鉤”為“一適應、兩掛鉤”(與勞動力市場基本適應,與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掛鉤)多因素綜合決定,不再簡單以經濟效益論英雄,而是統籌考慮企業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勞動力市場價位對標以及政府職能部門發布的工資指導線等多重因素。

  “改革著眼於使國有企業職工更好分享企業經濟效益增長、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成果,使職工工資增長與經濟效益增長、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一定程度將使國有企業特別是充分競爭性行業和領域職工工資收入方面有更多獲得感,給部分國有企業職工帶來實實在在的改革紅利。”常風林說。

  此外,他還表示,強調工資增長由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勞動力市場對標等多因素決定,並非弱化企業經濟效益的極端重要性,也不是隻講公平不講效率,更不是普漲工資。

  “改革聚焦於激勵經濟效益更好、勞動生產率更高、勞動力市場價位更合理的國有企業工資較快增長,改革的核心內涵仍是工資增長咬定“效益”不放鬆。”常風林表示,國有企業的企業屬性,決定了國有企業特別是主業處於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企業,必須更好遵循市場規律,以經濟效益最大化、提高市場競爭力為主要目標,工資增長要在更高水準、更高層面講效率,真正實現工資總額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等掛鉤同向聯動、能增能減。

  編輯:劉國良 倪雪瑩

責任編輯:陳楚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