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資委主任力邀民企參與國企混改,1個多月連吃三顆定心丸

2019年開年以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利好不斷,大招不斷,從大力減稅降費,到民營企業融資支持、再到優化營商環境等,民營企業已經在1個多月裡連續吃下三顆政策“定心丸”。

特別是2月14日晚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乾意見》,全文分成18條內容,也被稱為讓民企“不差錢”的18條。

2月16日,國資委主任肖亞慶第一次出現在民營企業家的“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邀請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混改。同期,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上,民企發展也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焦點。顯然,面對經濟增長面臨困難形勢,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的市場主體活力,成為政策制定者的共識。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傑更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9年年會”上呼籲,發展民營經濟,需要進一步理論創新。“現在的理論隻講必要性,不講必然性,好像需要民營經濟是無奈的選擇,消滅民營經濟是偉大的理想,這需要理論創新;現在對於民營經濟,理論上隻講必要性,不講必然性,反覆講就業、增長之類的必要性,好像需要民營經濟是無奈的選擇,消滅民營經濟是偉大的理想,民營企業沒法接受這種理論。”

國資委邀請民營企業參加“混改”

2月16日晚,2019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開幕式舉行。肖亞慶作為國資委主任,帶領多位國有企業負責人出席此次亞布力論壇,用實際行動鼓勵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間的合作。

肖亞慶談了三點感受,他說,中國經濟的繁榮發展,需要各種所有製經濟共同參與、形成合力;中國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為各種所有製經濟抓住新機遇、實現新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善於在競爭中加強合作、在合作中實現共贏。

肖亞慶強調,近年來,國務院國資委貫徹落實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和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推動中央企業高品質發展,真誠歡迎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積極參與到中央企業改革發展進程中來,也積極支持中央企業通過股權合作、項目合作等多種方式參與到民營、外資企業發展中去。

“既要鞏固好、發展好公有製經濟,不能把國有企業搞小、搞跨、搞沒了;又要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讓各種所有製經濟更好地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這樣一個偉大實踐,形成強大合力。” 肖亞慶說。

對於“混合所有製改革”,複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混改”的真實目的一定是希望國有企業的體制和機制有所改變,否則“混改”就變成一個偽命題,“我認為混改原則上希望在競爭性領域國有不要絕對控股,最好是民營控股。同時混改企業第一時間應該引入市場化體制、機制,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管理”。

一個多月連吃三顆政策“定心丸”,民營企業扶持政策不歇腳

事實上,自去年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後,民營企業的政策“定心丸”不斷派發,從減稅降費相關政策,到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計劃等等,利好消息不斷。

一、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新推出一批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措施。

二、1月17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其中指出,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以及巨集觀調控需要確定,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全國資源稅等“六稅兩費”。

三、2月14日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乾意見》,要求銀行、險資、交易所全面支持民企融資。

在今年省級兩會上,“減稅降費”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通過明確一系列舉措,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1 、1月23日,浙江省成為全國第一個確定地方稅費減征幅度並發布政策的省份,隨後北京、山西、遼寧、黑龍江、寧夏、福建、甘肅、新疆、重慶等20多個省份陸續發布新政,都將按照最大幅度50%頂格減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六稅兩費”。

2、2月12日,浙江省政府會議上表示,要落實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計劃,健全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做到應發盡發、能發則發、爭取多發,加快紓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困難,加強“兩鏈”風險化解。

3、2月13日,北京銀保監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小微企業續貸業務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銀行機構在滿足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開展續貸業務,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過橋”環節,縮短融資鏈條,降低融資成本,逐步提高小微和民營企業貸款規模佔比。

與此同時,優化營商環境也成為重點工作,多地已將優化民企營商環境作為工作重點。

2月11日,上海市召開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推出優化營商環境2.0版。包含開辦企業、施工許可辦理、獲得電力等25方面的內容。對這些企業辦理頻率較高的政務服務,方案在辦理環節、辦理時間等方面均給出了明確的數量指標。包括開辦企業環節由4個減少到3個,辦理時間由9天減少到3至5天等。

同一天,深圳市政府召開六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會議提到,新的一年,要抓好民營經濟“四個千億”計劃落實,營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經濟學者建議要進行理論創新和落實法律公正

對於民營企業發展,經濟學者也在積極建言獻策。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傑在2月16日“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9年年會”上發布演講時指出,發展民營經濟,現在的理論隻講必要性,不講必然性,好像需要民營經濟是無奈的選擇,消滅民營經濟是偉大的理想,這需要理論創新;此外,同樣一個犯罪行為,發生在民營企業和發生在國營企業,法律準則可能都有所不同,這讓民營企業感到不安。

魏傑指出,現在中國有個現象:民營企業有錢了,項目也批了,可就是不乾,就是因為預期不好,他表示,2019年有兩件事值得關注。

第一件事,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年,40年改革的最大成果是使全體勞動者從無產者都變成有產者。人們有財富之後,最大的擔心是財富安全問題,2018年人們預期普遍不好的重要原因,就是感到財富不安全,現在找不到安全性的資產,不知道什麽資產是安全的,所以比較恐慌。

他認為,穩預期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要保證財產安全,“現在老百姓對未來的預期很差,實際主要來源於財富不安全,穩預期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財富怎麽安全。”魏傑建議,今後在制定巨集觀政策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就業和增長問題,還要考慮老百姓財富安全。

“2019年穩預期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怎麽樣保證人們財富的安全,因為40年積累不容易,一旦出問題很麻煩。2019年如果房價真要大跌,估計會更麻煩。”魏傑說。

在他看來,第二個問題是民營經濟的預期。改革開放40年來,一個重要的經濟群體就是民營經濟。

在整個經濟體系中,中國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這個群體的預期好不好直接關係中國經濟的增長。但民營經濟2018年是預期最不好的一年。”為什麽出現這種聲音?魏傑調研發現,民營經濟不是要優惠,而是要公正、平等。

他提出了兩個建議:

第一,發展民營經濟需要理論創新。現在對於民營經濟,理論上隻講必要性,不講必然性,反覆講就業、增長之類的必要性,好像需要民營經濟是無奈的選擇,消滅民營經濟是偉大的理想,民營企業沒法接受這種理論。

第二,法律必須調整,必須保證法律的公平、公正。“現在同樣一個犯罪行為,發生在民營企業、國營企業,法律準則都不同,怎麽讓民營企業感到不安。”魏傑表示,2019年穩預期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要對民營企業這兩個問題做出切實的調整才行,不能來虛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