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兒常見病症推拿治療——腹瀉

腹瀉是以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薄或者如水樣為特徵的一種小兒常見病。本病症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其以夏秋兩季發病較多。發病年齡以嬰幼兒為主,其中以6個月-2歲以下的小兒發病率高。本病輕者如治療得當,預後良好;重者下泄過度,易見氣陰兩傷,甚至陰竭陽脫;久瀉不愈者,則可影響小兒的營養和發育。重症患者還可能產生脫水、酸中毒等一系列嚴重癥狀,甚至危及生命,故臨診務必注意。

寒濕瀉

1,表現:瀉下清稀,甚至如水樣,色淡不臭,腹痛腸鳴,脘悶食少,或兼有惡寒發熱,鼻塞頭痛,小便清長。苔薄白或白膩,脈濡緩,指紋色紅。

2,推拿手法:推三關、揉外勞宮、摩腹、補脾經、補大腸各300次,揉龜尾100次。

推三關

揉外勞宮

3,意義::推三關、揉外勞宮溫中散寒;補脾經、補大腸與摩腹能健脾化濕;揉龜尾能理腸止瀉。全方共奏散寒化濕、溫中止瀉之功。

濕熱瀉

1,表現:大便水樣,或如蛋花湯樣,氣味穢臭,或見少許黏液,瀉下急迫,勢如水注,或瀉而不爽,腹痛時作,食欲不振,或伴嘔惡,神疲乏力,或發熱煩躁,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指紋紫。

2,推拿手法:清大腸、退六腑各300次,清補脾經、清胃經各200次,推下七節骨、揉龜尾各100次。

清大腸

3,意義:清大腸、退六腑能清瀉腸道濕熱;清胃經及清補脾經能瀉脾胃濕熱;推下七節骨能瀉熱通便;揉龜尾能理腸止瀉。全方共奏清熱利濕、分利止瀉之功。

傷食瀉

1,表現:腹痛腸鳴,瀉後痛減,大便稀溏,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氣味酸臭,或臭如敗卵,脘腹痞滿,噯氣酸餿,或有嘔吐,不思乳食,夜臥不安。舌苔垢濁或厚膩,或微黃,脈滑實,指紋滯。

2,推拿手法:補脾經、運內八卦、摩腹各300次,清胃、清大腸、退六腑各200次,揉龜尾100次。

3,意義:補脾經能健脾消食;運內八卦能消宿食、降胃逆;摩腹善消宿食;清胃、清大腸及退六腑能清胃熱、消食導滯;揉龜尾能理腸止瀉。全方共奏消食導滯、助運止瀉之功。

脾虛瀉

1,表現:大便時溏時瀉,色淡不臭,多於食後作瀉,時輕時重,反覆發作,稍有飲食不慎,大便次數即增多,夾見水谷不化。飲食減少,脘腹脹悶不舒,面色萎黃,肢倦乏力,形體消瘦。

2,推拿手法:補脾經、補大腸、摩腹各300次,揉外勞宮200次,推上七節骨、揉龜尾各100,捏脊20次。

3,意義:補脾經與補大腸能健脾益氣;揉外勞宮溫中健脾;摩腹、捏脊能溫陽消食;推上節骨、揉龜尾能理腸止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