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呷哺呷哺老鼠門背後:激進擴張侵蝕利潤 市值縮水60億

  斑馬消費 陳曉京

  火鍋湯裡的一隻死老鼠,讓呷哺呷哺全年計劃成為泡影。

  2018年被呷哺呷哺稱為品牌推廣策劃年,公司提出了“在食品安全及品質控制上嚴格把關”等九大舉措。然而,美好的願景在一隻死老鼠面前不堪一擊。

  2018年8月以來,呷哺呷哺的股價就開啟了跌跌不休模式,“老鼠門”更是雪上加霜。近一個半月市值蒸發超過60億港元,縮水三分之一。

  2016年,呷哺呷哺提出“千百十計劃”——一千家店百億營收十億淨利,開啟全國化擴張。近一年半開店215家,雖然營業收入增長迅猛,但盈利能力的增速大不如前。

  人員成本上升,存貨翻倍增長,新市場拖累業績等原因,令呷哺呷哺陷入“多收了三五鬥”的尷尬境地。

  激進擴張:多收了三五鬥

  2014年底作為連鎖火鍋第一股登陸港股後,呷哺呷哺(00520.HK)經歷了兩年的平穩時間:營業收入平穩增長,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台灣富二代賀光啟敗光了家族的珠寶產業,1998年誤打誤撞在北京西單開出了第一家小火鍋呷哺呷哺,前5年都是不溫不火,直到2003年才慢慢被人接受,走上開掛之路。

  如果將來也有人為呷哺呷哺寫一本書,應該不會比《海底撈你學不會》差多少。

  2016年,呷哺呷哺結束“平穩期”,推出“千百十計劃”:到2020年,開出1000家火鍋店(其中子品牌湊湊100家),營業收入100億元,淨利潤10億元。

  此後,公司走上激進擴張之路。

  2014年和2015年,呷哺呷哺新開門店數量分別為86家和100家,2016年和2017年,公司新開門店數量分別為112家、158家;2018年上半年新開57家門市,遠高於2017年上半年的33家。

  公司門市數量大幅增加的同時,其勢力範圍也在不斷拓展:2014年,布局六省26個城市及3個直轄市;2018年上半年,780家門市分布在十四省的86個城市及3個直轄市。

  門市擴張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呷哺呷哺營業收入的增長率大幅提升,但盈利能力的增長速度卻大幅收窄。

運營效率下降:翻台率連年下滑

  運營效率下降:翻台率連年下滑

  呷哺呷哺擴張的同時,公司的員工成本迅速提升。2017年和2018年,公司員工成本的增長幅度分別為27.8%和40.1%,遠遠高於2015年、2016年的3.7%、20.1%。

  員工成本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從2015年的22.4%,增至2018年上半年的25.3%。

  門市數量大幅增加,運營效率卻每況愈下。

  翻台率是衡量餐飲企業運營效率的最重要指標。2015年-2017年,呷哺呷哺的翻台率分別為3.4倍、3.4倍、3.3倍,一直處於下降趨勢,2018年上半年直接下降為2.8倍。

  最直接競爭對手海底撈,2015年-2017年的翻台率分別為4倍、4.5倍、5倍。

  2017年,呷哺呷哺同店銷售增長率為8.5%,2018年上半年下滑至7.3%。而海底撈近兩年的同店銷售增長了維持在14%。  

  另外,斑馬消費發現,2017年呷哺呷哺的存貨餘額增加近2倍之後,就一直維持在高位。對於一家餐飲企業來說,這更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上市之前,呷哺呷哺的火鍋店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上市後首先拓展河北和東北,“千百十計劃”推出前後,公司開啟南征戰略,進入深圳、武漢等城市。

  斑馬消費發現,正是這些新開拓的地區,拖累了公司業績。呷哺呷哺在2018半年報中披露了各個大區的運營數據,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東北、其他地區的翻台率分別為3.6倍、2.6倍、2.5倍、2.7倍、2.7倍、1.9倍,導致公司的整體翻台率僅為2.8倍。

  除了成本上升、運營效率低、跨區域擴張,呷哺呷哺對子品牌的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業績。

  子品牌湊湊對於呷哺呷哺意義重大,它不僅是火鍋店,更是早茶、夜宵場所,引領了呷哺呷哺的業態更新。

  湊湊2016年推向市場,2017年虧損2490萬元,直到2018年才盈利2280萬元。

  低人效:9個員工就有1個是“長官”

  呷哺呷哺人員成本上漲背後,人效卻在不斷降低。

  2015年-2017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4.25億元、27.58億元、36.64億元,員工總數分別為13582、15544、21200,對應的人效(平均每個員工對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85萬元/人、17.74萬元/人、17.28萬元/人。

  2017年海底撈營業收入106.37億元,員工總數為50299,人效為21.15萬元/人。

  斑馬消費分析後發現,除了合夥人製調動員工積極性等主觀因素,客觀來看,呷哺呷哺管理人員配比過高的問題比較突出。

  2017年,呷哺呷哺共有21200名員工,其中餐廳員工18208人,餐廳管理1934人,另外食品加工廠129人。餐廳員工和管理人員的比率為9.41:1。

  同期,海底撈餐廳員工和管理人員的比率為43.24:1。管理人員的配備比僅為呷哺呷哺的五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呷哺呷哺員工的人均工資僅為海底撈的六成左右。2017年,呷哺呷哺員工的人均成本為3.93萬元,而海底撈為6.20萬元。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