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yoo影片的全新出發,娛樂生態的下個錨點

文 | 闌夕

娛樂與社交這兩大領域始終有著水乳交融的雙生特質,娛樂所需的熱火朝天的氛圍,恰好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尋找到合適的機制,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端社交+泛娛樂的結合儼然已經是年輕人們的「心頭好」。

與此同時後者們也在日益成長為國內網民主流群體,根據 CNNIC發布的《2018年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10-39歲年輕用戶群體在逾8億網民總體數量中的佔比已經達到了70.8%。

這就決定了移動社交+泛娛樂的澎湃前景,其中一個最為典型的領域當屬發展迅猛的短影片行業,根據Questmobile的統計,短影片類應用佔用戶總使用時長的比例在今年4月已經達到了7.4%,而一年前這個數字為1.3%,其增幅雄踞所有領域之首。

而根據《名利場》雜誌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最受13-18歲青少年喜愛的明星已經不再是傳統造星工廠出身的專業藝人,而是借助數字平台生產內容的個人媒體或者說「網絡達人」們。

究其原因,在短影片或者說內容產業興盛的背後,是新生代年輕人們的思維和互聯網一同飛躍成熟,不僅有著最佳的創造力和視野,資訊海洋的洗禮也讓他們從未面臨資訊匱乏的難題。

因而在這一群體身處表達欲最為旺盛的年齡段時,無需專業技巧人人皆可創作又貼近真實生活的短影片平台就自然成為了他們表達自我的最主要陣地。

11月1日,2018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正式發布短影片應用yoo影片,後者同樣把目光放在了這些注重個性與自我表達的年輕人群體身上,並為之創新打造了一系列玩法。

在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的「破壞性技術」理論中指出,「商業領域的後起之秀之所以能夠將行業巨頭挑落馬下,是因為找到了破壞原有秩序的方法——領先者考慮的往往是精益求精的優化,而顛覆者瞄準的則是推倒之後的重建。」

上線測試至今不過短短兩個月的yoo影片無疑是短影片領域的後來者,但背靠騰訊積累的海量社交用戶與大數據,其完成了對年輕用戶群體的喜好和興趣洞察,基於此,yoo影片獨創「yoo賽道」、「創新互動」和「特色發布器」三大玩法,期冀於通過Vlog和Vstory這兩種內容表現形式,為年輕群體提供一個擁有足夠資源激勵、上升太空乃至個人IP構建與運營的自我表達生態閉環。

有必要指出的是,相較於Vlog作為一種用戶自身基於生活紀實所加工創作,展現用戶個人的經歷體驗、個人才能、生活態度等人格化的UGC內容形式,Vstory更偏向故事性,展現的是多彩的世界和有趣的人,屬於微綜藝、微短劇的PGC內容形態,而截至目前,yoo影片已上線了天匯星娛的全網首檔聲音情感類微綜藝《聲聲慢》、上造影視的全網首檔歷史微劇《史密私》、理娛的全網首檔明星連線短影片節目《理娛的朋友們》等。

更值得探討的則是yoo影片所推出的三大玩法,這其中,「興趣賽道」是一個基於興趣元素的「圈層社群」與「達人」的糅合體,兼具強社交性和強娛樂性,既為相同興趣愛好的群體們提供了一個表達自我的平台,又給那些足夠優秀的內容創作者們以關注度之外的更多激勵。

例如,閱聽人最為廣泛的家鄉話賽道就是以方言傳遞傳統地方文化,讓流鄉在外的人們也能回味到鄉音。賽道內容風趣幽默、增長見聞,凸顯中國語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優勝者還會上升激勵。

而在由官方開啟家鄉話賽道、風味美食賽道、金話筒聲音賽道、演員賽道等二十個賽道之後,yoo影片也推出了「萬yoo引力」計劃,把發起賽道的權利交給用戶,由後者來自主定義包括但不限於賽道內容、激勵機制、評判標準等在內的一系列賽道玩法。

這無疑實現了以資源激勵優質內容的產出——yoo影片賽道內測版本上線以來,賽道活躍用戶pick佔比高達80%,pick總次數超過4000萬,達人優質內容生產層出不窮,而對於MCN機構和達人來說,「yoo賽道」更提供了從創作土壤、資源激勵到上升通道乃至個人IP打造等相當程度的助力,其意義和影響的重大不難想見。

再比如,「創新互動」則是yoo影片打造一個基於志趣相投的交流社區,其中包含了多種創新互動玩法,如用戶與用戶之間可以進行觀點征集、問答互動、測試互動等交流,還可共同完成合拍、接龍、連麥互動等任務型互動。

正如上文所說,娛樂與社交具備共生共榮的特性,多種互動玩法實際上是yoo影片推動內容生態正向反饋的重要手段——拉近用戶和用戶、用戶和達人間的距離,促進用戶深度參與,激發用戶自我表達的意願。

「特色發布器」則是yoo影片通過與騰訊系其他產品的聯動,為用戶提供創作所需要的海量素材和豐富模板,幫助用戶提升敘事能力同時降低創作難度的一項功能——例如目前已經接入敘事素材、全量QQ音樂曲庫、炫酷轉場等素材庫。

創作門檻的進一步降低,一方面自然會激發用戶群體的創作意願與創作能力,全面助推Vlog和Vstory的內容產出,同時也為賦能個人IP打造,幫助用戶擴大個人表達及影響力埋下了伏筆。

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為後世留下的預言「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早已不是什麽新鮮事了,yoo影片的三大玩法或許將幫助更多人能夠延續那15分鐘後的個人影響力和收益。

而yoo影片本身在進行內容和用戶的賦能與引導機制開拓試錯的同時,也為行業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方向。

當然,正如勒龐在《烏合之眾》中所指出的,「盲目、瘋狂的大眾並非駭人聽聞,人性本身難免會對低俗化、過度娛樂化的內容另加青睞。」

娛樂雖然重要,但不能只有娛樂,yoo影片的三大玩法中也同樣強調對年輕群體的引導,幫助後者形成具有正能量的三觀,創造具備正向社會價值的內容。

下裡巴人固然更貼合人性的暗面,但陽春白雪才是真正順應時代的趨勢與要求的存在。

而與其說yoo影片希望攜手年輕用戶一起步入短影片行業的創新期,倒不如說其已經在未來娛樂生態之爭中創造了一個新錨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