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此國寶的同款文物很多,它卻以精致造型,享譽海內外

在中國各大博物館中,青銅器是最有人氣的展品之一。這不僅因為它的氣勢磅礴,做工精湛,象徵了一個時代的發展,更時候因為它承載了當時的審美情趣和宗教信念。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青銅器是手工製作的,即便是專門配套的,也不會有一模一樣的兩件。但是,雷同者卻是不少。

除了兵器等極容易雷同外,禮器雷同的也不少。比如叫做“錯金銀青銅犧尊”這件禮器,據小玨所知,就有好幾個博物館有同名的文物。比如在南京博物館中就有一件,是東漢時期鑄造的,那已經過了青銅器製造的巔峰。又比如河北博物院中也有一件,是戰國時期的。然而,在小玨看來,最精致最漂亮最出名的,還是山東博物館的那件戰國錯金銀青銅犧尊。

在介紹這件文物之前,我們要搞清楚好幾個文物問題。尊是一種酒器,包括範圍很廣,甚至有人認為,所有的酒器都可以稱為“尊”。犧尊則是用來祭祀的酒器,這個“犧”字,就是用來祭祀用的純色牲口,牲就是牛,因此,犧尊大多數是做成牛形。在古代農耕文明中,牛佔據了特殊重要的地位,這才有了如此多雷同的祭祀文物。

錯金銀是什麽意思呢?這是一種在春秋時期開始興盛的一種鑲嵌技巧。它先是在鑄造青銅器之前就預先做好凹槽,青銅器做好之後再加工凹槽,然後將金銀的絲片鑲嵌進去,搓磨而成。在戰國時代,青銅器製作受到鐵器和瓷器崛起的影響逐漸走下坡路,但錯金銀鑲嵌技術卻達到了高峰期。

這樣的鑲嵌,對於青銅器來說有什麽好處?從實用角度來看,費工費力也沒有什麽好處,但在欣賞的角度來看,整個青銅器顯得更為貴重,更為華美。對於那些坐享其成的大貴族來說,有這點長處,就已經足夠了。

山東在戰國時代是屬於齊國,是諸侯國中最富裕的,因此它出土的青銅器上,大多都有這種錯金銀工藝,顯得富麗堂皇。犧尊還是齊國的特產,河北、南京兩家博物館的犧尊是它們本地的出土,而有據可考的齊國犧尊,就有四件之多,從漢魏到現代,屢有所獲。山東博物館館藏的戰國錯金銀青銅犧尊就是1982年在臨淄發現的。

當時在臨淄區稷下街道商王村的磚窯廠內,有六個村民正在取土做磚。在晚上的時候,他們發現地下有20厘米的石子層,立即感到不太尋常。經過細細挖掘,竟然找到了一只動物腿形狀的東西。他們順藤摸瓜,才將這個牛形的器物挖了出來。

儘管在八十年代,整個文物收藏的氛圍並不濃厚。但因為山東臨淄曾經出土過大量的文物,當地百姓還是耳濡目染受到了一些啟發。他們報告了當地政府,並毫不猶豫第將這件文物捐給了臨淄文物管理所。經過多方鑒定,斷定此這件錯金銀青銅犧尊是戰國時期的舊物,並給與了捐獻者一定數量的補償。

戰國錯金銀青銅犧尊先是在臨淄博物館收藏了一段時間,後來落戶到山東博物館,並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是當之無愧的國寶。它為什麽在同類文物中,有著獨到的地位呢?首先是因為它比較大,整體長為46厘米,高為28.3厘米,重達6.5公斤。作為禮器來說,已經是非常雄偉了。

其次是因為它的做工精致,這頭牛四肢粗壯,精神抖擻,昂首闊步,怒目圓睜。在同類文物中,將牛的神氣刻畫得如此活靈活現的,實在不多見。牛的頭顱、體、蓋都是分鑄的,但它們的連接處,往往被工匠巧妙地處理了。比如頭和身體,就用一個項圈來掩蓋的。

另外,它的錯金銀工藝,已經達到了極為鼎盛的水準。口角左右錯銀絲兩道,還有銀質星點,表明是胡須。頭頂及雙目間至鼻梁上端鑲嵌綠松石,顯得雍容華貴;眉毛系各嵌7枚長方形綠松石,自有大氣磅礴之感。

所以,這件文物,被稱為是各大博物館中最為精致的犧尊,是毫不意外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