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鑲嵌是一種材料疊加的優越感

鑲嵌工藝起源很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出現。但大多用在工具類的複合方面,如石刃骨器、石刃木器等。後來慢慢才成為一種裝飾。在距今6500-4500年海岱地區(今山東省渤海至泰山之間)大汶口文化遺址中,以及距今3800~3500年位於洛陽盆地東部的偃師市境內的二裡頭文化遺址中都發現了早期的鑲嵌工藝。

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 嵌綠松石骨雕筒

山東省博物館藏

二裡頭文化遺址出土 嵌綠松石饕餮紋牌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隊藏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工藝的發展,戰國時期產生了一種全新的工藝——錯金銀。一九七三年,我國著名學者史樹青,在《文物》上發表了一篇《我國古代的金錯工藝》,主要就是談這種方法。其製作分四個步驟:第一步是作母范預刻凹槽,以便器鑄成後,在凹槽內嵌金銀。第二步是鏨槽。銅器鑄成後,凹槽還需要加工鏨鑿,精細的紋飾,需在器表用墨筆繪成紋樣,然後根據紋樣,鏨刻淺槽,這在古代叫刻鏤,也叫鏤金。第三步是鑲嵌,即把製作好的金銀片或者金銀絲鑲嵌進凹槽裡。第四步是磨錯,就是打磨掉多餘的材料。

戰國 銅錯金銀嵌松石鳩杖

觀複博物館藏

除了松石、玉器、錯金銀鑲嵌工藝外,嵌螺鈿也是鑲嵌工藝中不可或缺的一類。尤其在唐代,螺鈿器達到了藝術高峰。現存傳世唐代螺鈿器以正倉院收藏的為主,大約有20件左右。這批螺鈿器基本上是日本聖武天皇的舊藏。因為是傳世品,因此較好地保留了原有的品質和風貌,為我們了解唐代螺鈿工藝提供了最可信、最直觀的依據。

唐代 螺鈿紫檀阮鹹

日本奈良正倉院藏

唐代 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日本奈良正倉院藏

唐代 嵌螺鈿銅鏡

日本奈良正倉院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