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覺醒來,基葯目錄更新了(附目錄下載),腫瘤、兒童疾病、C肝有大變化

昨晚(10月25日),國家衛健委公布了2018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與2012年版目錄相比,納入藥品由原來的520種增加到685種,突出常見病、慢性病以及負擔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藥需求,注重兒童等特殊人群用藥。新版藥品目錄將於今年11月1日起施行。

我們搞肝病的,在醫保目錄中看到了什麼呢?如下圖。

另外腫瘤用藥方面,我們也看見了「特效藥」「靶向葯」吉非替尼、伊馬替尼、埃克替尼、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培美曲塞、卡培他濱等。

果然如北京醫院藥劑科主任胡欣表示,新版目錄發布後,基本藥物的用藥水準和層次得到了明顯提升,「以往將基本藥物視為基層藥物甚至廉價藥物的觀點再也站不住腳了」(引自《健康報》)。

接下來,我們認真學習一下685基葯目錄的官方解讀,需要目錄的小夥伴,請戳「閱讀原文」下載。

播放GIF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解讀

一、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有哪些特點?

2018年版目錄主要是在2012年版目錄基礎上進行調整完善。總體來看,2018年版目錄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增加了品種數量,由原來的520種增加到685種,其中西藥417種、中成藥268種(含民族葯),能夠更好地服務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推動全面配備、優先使用基本藥物。二是優化了結構,突出常見病、慢性病以及負擔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藥需求,注重兒童等特殊人群用藥,新增品種包括了腫瘤用藥12種、臨床急需兒童用藥22種等。三是進一步規範劑型、規格,685種藥品涉及劑型1110餘個、規格1810餘個,這對於指導基本藥物生產流通、招標採購、合理用藥、支付報銷、全程監管等將具有重要意義。四是繼續堅持中西藥並重,增加了功能主治範圍,覆蓋更多中醫臨床癥候。五是強化了臨床必需,這次目錄調整新增的藥品品種中,有11個藥品為非醫保藥品,主要是臨床必需、療效確切的藥品,比如直接抗病毒藥物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專家一致認為可以治癒C肝,療效確切。

新版目錄發布實施後,將能夠覆蓋臨床主要疾病病種,更好適應基本醫療衛生需求,為進一步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提供基礎支撐,高品質滿足人民群眾疾病防治基本用藥需求。

二、如何發揮基本藥物和基本醫保聯動作用?

基本藥物與醫保藥品既有共性,也存在差異。兩者在安全有效、成本效益比方面無明顯差別,基本藥物在「防治必需、保障供應、優先使用」方面屬性更強。一是基本藥物不僅兼顧臨床必需,還考慮公共衛生必需,包括免疫規劃疫苗、抗愛滋病和結核病等藥品。二是基本藥物需採取多種方式保障有效供給,確保不斷供,政府通過定點、儲備等方式保障生產供應,通過財政專項經費或納入醫保基金予以高水準保障,提高患者對基本藥物的可負擔性。三是基本藥物是臨床首選、優先使用的一線藥品,隨著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斷深入,從保證供應、指導臨床合理用藥角度,基本藥物目錄的指導性作用只會加強、不會被淡化。

在基本藥物和基本醫保聯動方面,《意見》提出,一是完善醫保支付政策,醫保部門按程式將符合條件的基本藥物目錄內的治療性藥品優先納入醫保目錄範圍或調整甲乙分類;二是完善採購配送機制,醫保經辦機構應當按照協定約定及時向醫療機構撥付醫保資金,醫療機構嚴格按照合約約定及時結算貨款;三是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間「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激勵和風險分擔機制。通過制定藥品醫保支付標準等方式,引導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合理診療、合理用藥。

三、此次目錄調整如何體現中西藥並重?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積極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在國家藥物政策和基本藥物制度等相關工作中,注重體現中醫藥的特點,發揮中醫藥的作用,促進中醫藥的發展。《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國衛葯政發〔2015〕52號)明確規定,遴選國家基本藥物時,要堅持中西藥並重。我們這次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確定的調整原則也明確要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

前期開展基本藥物目錄調整工作時,對於中成藥國家基本藥物的遴選,我委充分尊重中醫藥特點,會同國家中醫藥局單獨組織中醫藥專家,按照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和基本藥物工作委員會確定的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所明確的調整原則和程式,進行充分論證和評審。調整後,基本藥物目錄的總品種數量為685種,其中,中西藥的構成比例與2012年版基本藥物目錄保持一致。

衛生健康委將在國家藥物政策和基本藥物制度相關工作中,繼續堅持中西藥並重的原則,按照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要求,進一步完善國家基本藥物遴選調整機制,充分考慮中藥特點,動態調整完善基本藥物目錄品種結構和數量,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用藥需求,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四、新版目錄發布後,衛生健康委對建立目錄動態調整機制有怎樣的考慮?

從基本藥物目錄的既往實施情況來看,十分有必要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醫療保障水準、疾病譜變化、基本醫療衛生需求、科學技術進步等情況,不斷優化基本藥物品種、類別與結構比例,實行動態管理。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即將發布實施的《意見》,專門強調要完善目錄調整管理機制,對目錄定期開展評估,實行動態調整,調整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對新審批上市、療效較已上市藥品有顯著改善且價格合理的藥品,可適時啟動調入程式。

下一步,衛生健康委將貫徹落實《意見》要求,儘快修訂完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以藥品臨床價值為導向,注重循證醫學、藥物經濟學和真實世界研究,大力推動開展藥品使用監測和綜合評價,建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堅持調入調出並重,持續完善目錄品種結構和數量,切實滿足疾病防治用藥需求。每次動態調整的具體品種數量,將根據我國疾病譜變化和臨床診療需求,綜合考慮藥品臨床應用實踐、藥品標準變化、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藥品臨床綜合評價等因素確定。我們考慮建立由醫療機構、科研院所、行業學協會等共同參與的研究評價機制,做好基本藥物目錄的動態優化和調整完善,引導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五、基本藥物目錄調入和調出的標準是什麼?

按照《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要求,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目錄和相關國家(地區)藥物名冊遴選程式及原則,根據我國疾病譜和用藥特點,充分考慮現階段基本國情和保障能力,總結以往目錄制定和調整的實踐經驗明確了調入和調出基本藥物目錄的標準。

藥品調入的標準:一是結合疾病譜順位、發病率、疾病負擔等,滿足常見病、慢性病以及負擔重、危害大疾病和危急重症、公共衛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藥需求,從已在我國境內上市的藥品中,遴選出適當數量基本藥物。二是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支持醫藥行業發展創新,向中藥(含民族葯)、國產創新葯傾斜。

藥品調出的標準:一是藥品標準被取代的;二是國家葯監部門撤銷其藥品批準證明檔案的;三是發生不良反應,經評估不宜再作為國家基本藥物使用的;四是根據藥物經濟學評價,可被風險效益比或者成本效益比更優的品種所替代的;五是國家基本藥物工作委員會認為應當調出的其他情形。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