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人貸楊一夫:過去十年 網貸業積累了很多正向價值

  人人貸楊一夫:過去十年間,網貸業積累了很多正向價值

  ■本報記者 王兮 北京報導

  隨著監管細則的逐步頒布,網貸行業的發展方向愈發明晰。

  日前,全國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長官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一同下發的還有《網絡借貸資訊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其中主要包含36大項、108條合規內容。

  不少業內人士坦言,“108條”的監管政策落地,讓網貸行業合規路徑更加清晰,利好整個行業。

  日前,人人貸聯合創始人楊一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照“108條”,該平台受到影響不大,成立8年來人人貸在持續推動合規建設,包括小額分散、銀行存管、資訊披露等方面。

  談及行業的未來,楊一夫還坦言,在過去十年間,網貸行業積累了很多正向價值。“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牌,未來市場會更加的明朗,以及在各種監管落地的過程當中,這個行業也會更加規範。”

  網貸行業過去十年間積累了

  非常多的正向價值

  《華夏時報》:對照“108條”,人人貸目前合規進展如何?

  楊一夫:“108條”出來之後,我們第一時間去研究,還跟平台的實際情況也做了一些比對,總的來看,我們平台受到的影響不太大,因為在這之前已經做過很多合規上的安排。

  比如從業務性質上來講,人人貸一直都堅持小額信貸的原則,主要服務於小微企業主而非企業本身、服務於經營性的小額融資需求而非機構大額融資的定位。在銀行存管方面,早在2016年2月,人人貸就與民生銀行達成合作,上線了規範的銀行資金存管,即通過銀行識別的方式,每一筆的交易都要鎖在銀行端,由用戶自己去操作、輸入密碼等,銀行對交易的記錄進行單獨簿記,可以說是行業內最嚴格的存管標準;資訊披露方面,則包括業內首發對投資人的業績報告等等。

  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提高平台的資訊披露、資訊展示和風險提示水準,包括對產品資訊的展示,進行更嚴謹的表述;將風險提示放在更明顯的位置上;資訊披露程度做到更全面,更翔實。對於這些,目前已經有了方案,都在逐步落地過程當中。

  《華夏時報》:前段時間,網貸行業動蕩的情況下,一邊是投資人信心不足,一邊有部分借款人出現惡意逾期、逃廢債的情況,一時之間,不少平台面臨巨大壓力,針對這種情況,人人貸做了哪些工作?

  楊一夫:人人貸一直堅持跟出借人進行有效溝通。對出借人的宣導,沒有僅僅以促成成交為導向,而是以這個資訊是不是正確為導向,比如在跟出借人的溝通當中,充分提示了本身P2P交易結構存在風險等等。總體來講出借人在平台上的表現,還是相對平穩的。

  從借款人方面看,一個是逃廢債問題在人人貸這邊並不太明顯。另外,行業當中的確有一些借款人共債問題較為嚴重,他們可能需要在幾個平台之間互相周轉,來保障自己的資金流。但7月下旬行業動蕩,很多平台停止放款,給這類借款人帶來較大還款壓力,可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資產惡化。但是在這方面我們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去年11月份,我們就明顯提高了借款門檻,也特別關注共債或者超額負債的問題。總體來說,能夠保證資產品質是平穩的。

  此外,我們發現,從今年7月開始,因為真正有放款能力的平台變得很少,借款端獲客的成本明顯下降,在未來,資產品質將進一步優化。我們認為這一輪洗牌完全完成之後,有放款能力的平台數量會相對有限,對於有放款能力的、合規的,並且資產品質比較好的平台來講,未來的市場太空會更大。

  《華夏時報》:如何看待P2P網貸行業的未來?

  楊一夫: 過去的十年間,網貸行業積累了很多正向價值,它提供的服務無論在客群上,還是需求上,與傳統金融機構有一定的差異化,比如傳統金融機構較難覆蓋20萬元以下的小微型融資需求,而網貸可以有效觸達這一人群和這一微型額度需求,幫助他們更高效地獲取社會閑置資本,所以我相信這個行業會繼續為社會提供服務。當然,網貸也要明確自身的定位,我們應該成為傳統金融機構的補充,而非直接競爭者。

  我們覺得未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洗牌,市場會更加的明朗,同時在各種監管落地的過程當中,也會讓這個行業更加規範。相信網貸行業會用一個更健康、更陽光的姿態繼續去成長,這是大家期待的一個事情。

  人人貸的業務核心是服務於

  小微企業主的融資需求

  《華夏時報》:今年國家也頒布了很多政策,來支持小微企業解決“融資貴”的問題,人人貸如何服務小微企業?

  楊一夫:服務於小微企業主的融資需求一直是人人貸的核心關注點。具體從最新數據來看,人人貸平台上實現的人均借款金額近8萬元,平台項目中長期借款佔比較高,借款期限主要集中在25-36個月,中長期借款金額佔比較2017年提升約兩個百分點,達到92.3%,反映了小微企業主和個體經營類人士的資金需求,很好推動了小微企業的發展和服務實體經濟。

  《華夏時報》:如何看待進一步壓降融資成本問題?

  楊一夫:實際上,在目前這個階段,對於小微企業主包括一些個體經營戶來說,他們的金融服務可獲得性還是要大於獲得成本的問題,即首先要讓他們覺得通過一些正規的管道是能夠享受到金融服務的,這個很重要。其次,P2P有效地降低了借款人的借款成本,此前他們通過銀行以外的管道進行民間融資,成本其實是更高的。再次,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的核心生產資料並不是資本,是小微企業主自己的勞動力;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他們經營的主體資金仍然來自於這些小家庭、個人的積蓄,而從P2P平台的借款,一般僅佔到這些小微企業主經營資本的一部分,因此,通盤考慮下來,整體平均的資金成本並不會特別高。

  當然,我們非常認同最終的資金成本應再降低。在保證商業模式合理性的基礎上,服務對象的規模變大之後,資金成本還有下降太空。

  《華夏時報》:目前在互聯網金融行業中,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已經成為各個企業布局的熱點,人人貸在技術方面有著怎樣的布局?

  楊一夫:在技術方面,我們做了很多的事情,包括引進很多專家型的人才,去研究新的算法以及對於數據新的認識和理念等到底能夠在風險控制當中運用到哪些地方去。同時,我們也在跟一些高校聯合開展課題研究。這些工作都在逐步開展,也起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所謂的科技,不管是在金融還是經營當中的應用,都需在實際中去探索。

  《華夏時報》:人人貸的經營狀況如何?有具體的上市計劃嗎?

  楊一夫:集團的整體盈利情況還是不錯的。與行業內已經上市的公司所披露的半年報相比較,上半年我們的盈利和資產品質方面在行業內也還是比較領先的。

  上市方面,我們不排斥上市這件事情,但還是覺得應該在合適的時間點做合適的事情。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們認為可能還不是一個最好的時間點,畢竟從政策的明朗性來說,還有一些不確定性,這個時候如果分散精力勢必對業務會造成影響。總的來說,不管是資本市場的操作,還是業務上的操作,最終還是要服務業務的,我們覺得這個時間點上市的話,不一定是對業務最有支持的選擇。

責任編輯:張國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