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博士生,你們的壓力也是中國的壓力

作者:俞喬丹 編輯:學妹

我是一名博士生。苦讀了20多年的書,以為馬上就能為學術建設添磚加瓦了。現實卻是,卡在拿“Dr”稱號的路上,上不去,也下不來……

談到博士生,首先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場景可能是一個個在象牙塔中的忙碌的身影。他們掌握著撬動學科之門的鑰匙,盡享著知識帶來的快樂。

然而,事實卻不似追夢者們所期待的。現在的博士生們,在半隻腳邁入學術圈時,就已經承受了超乎常人的壓力。

放眼世界,博士生的精神狀態都因巨大的壓力而處於亞健康狀態。

一篇歐洲學者發表的論文中提到,32%的博士生都患有較嚴重的精神疾病。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博士數量從2000年的15.8萬增長到了2012年的24.7萬,提高了56%。博士群體也因此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47%的博士生情緒低落沮喪,有抑鬱傾向。許多人無法按時畢業,滯留在博士學位的時間長達5-10年甚至更長。

博士生中抑鬱症發病率很高。工作時間長,職業前景有限,薪酬水準低,都是抑鬱症高發的幫凶。

在中國,博士學位授予數在2008 年就已超過美國,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生產國”。而博士生由於精神壓力過大而自殺的事件也頻頻發生。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生產國”

2014年,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單人宿舍裡,32歲博士研究生的張東文服下了1克足以致命的毒素秋水仙素,結束了年輕的生命。生前曾稱,壓力無處不在。

2017年6月10日晚,西北工業大學友誼校區,發生一起博士生墜樓事件。墜樓學生為航天學院的博士生,他曾被同學親密地喚作“旭哥”。

該生所在西北工業大學精確製導與控制研究所整頓學風通知

根據該博士生昔日同學的回憶:“旭哥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學習成績優異,又很刻苦勤奮,在當年的教改班裡邊也是屬於優秀的人。這樣一個人走上了這條路,不應該把全部原因推到一個逝去的人身上。”

當博士生自殺事件的頻發,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博士生們的生存現狀。

在博士生的研究生涯中,最重要的是指引方向的導師們。而有些導師忘記了作為老師的根本職責,將博士生當作廉價勞動力壓榨,沒有真正關心過學生的需求。

有調查顯示,近13%的博士生每月與導師交流不到1次,甚至還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與導師交流過。幾乎佔一半的博導同時指導的學生超過7名,最多的甚至高達47名。

在中國,博士生導師除了是一份職業,也是一種聲譽。這意味著博士生導師除了指導學生的論文還承擔著很多科研和社會服務工作。

聲望越高、資歷越深的導師以掛名方式或者同時指導的學生數量就可能更多。導師指導的學生數量越多,每個學生得到的導師指導就越有限。

而在美國博士生才是科研的主力軍,博導更多的是尋找資源、構築科研平台。

現在我國的“博導製”既不同於歐洲的“導師製”,也不同於北美的“老闆製”。在學生需要導師提供項目和經費、導師需要學生參與課題的“利益驅使”下,師生關係更像是一種“雇傭關係”。

國外對導師的滿意度較高 |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大多數的博士生認為,他們承擔了導師課題一半以上的任務。而對於發表論文要把導師列為第一作者的“潛規則”,很多博士生都表示不滿。但在“雇傭關係”之下,導師在很多方面對學生發展具有決定權,學生又不得不接受。

甚至有部分導師把博士生當作廉價的高級勞動力,故意使學生延期畢業。部分導師的不負責任使得博士生所背負的壓力倍增。

而在許多高校所盛行的價值觀的影響之下,寫不出論文,畢不了業的學生們,就如同是工業流水線上的瑕疵品,被徹底邊緣化。沒人告訴他們,人生的寬廣豈是一條工業流水線能夠涵蓋的。

生活中的種種壓力不但影響著博士生們學術方面的精力投入,同時也是造成博士生情緒低落和精神紊亂的另一大原因。

博士面臨的壓力不僅僅要搞研究,寫論文,“還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貧。”

在複旦讀博的王同學十分無奈,“生活上有挺大壓力的,關鍵是沒錢。現在博士也要交學費了,每月學校給的補貼又少的可憐,長這麽大了有時還不得不跟家裡要錢,很不好意思的。”

絕大多數博士生已為成年人,需要自己負擔吃穿用度甚至負擔起整個家庭的生活費用。而中國目前的博士生待遇與國外相比差距較懸殊

中國博士生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幾個部分,助學金、獎學金、導師的課題收入補貼、兼職。

伴隨著物價的持續走高,博士生每月的生活補貼可以說是杯水車薪。大部分博士生只能尋求家庭支持,或者做兼職,影響了對學習的時間和精力投人。

經濟上的緊張是生活壓力一方面,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個人情感。而更令人壓力倍增的是來自父母的催促,同輩的對比和社會輿論的壓力。

博士生中,15.2%的博士生未婚,甚至沒有男(女)朋友,另有39.6%屬於已有男(女)朋友的未婚博士生――已婚博士生不到一半。北京外國語大學的一位博士生談到自己的情況:

“我到了這個年齡,父母雖然不會特別催促我,但平時聊天還是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擔心和焦慮。其實身邊同學父母“催婚”的還不少。而且來自社會的壓力也很大,比如前不久新聞中提到相親市場中女博士排在相親鄙視鏈的最末端。”

女博士、醫生和護士等在相親時遭遇“鄙視”

對那些正在一段感情中或已婚的博士生來說,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以及與配偶長期分居等原因,也存在很多不穩定因素,這也是博士生群體產生精神壓力的原因之一。

對博士生來說,學術研究同家庭事務之間的衝突常常在所難免,工作與家庭往往難以兼顧

博士生一般都對未來職業寄予厚望。但相對於大學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生由於研究內容的專一性,就業範圍更窄,博士生畢業後主要就業管道包括知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公務員,出國等。

現在,隨著高校擴展,博士生人數的增加,學位含金量也在不斷下降,高校教職也已趨於飽和,越來越多的博士放棄科研之路,轉投政府、企業。

然而隨著高學歷人才消費熱的降溫,就業形勢發生轉變,對於未來就業的擔憂也是困擾博士群體的一個主要問題

一個法學女博士為了讀書放棄了年薪20萬的工作,博士畢業之後,投了幾百份簡歷才發現,再也進不去那種部門了。

許多的博士生夢想著能夠在“象牙塔”中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然而,現實可能將他們的夢擊碎。

博士生的生活就像糖衣藥片般,外邊看上去是甜的,其中的味道只有各自品嚐。南開大學的胡同學說,“如果重新來過,我可能不會選擇讀博。一方面讀博真的比我想象的要辛苦,另一方面這個圈子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麽美好純粹。”

博士生居於國民教育培養體系頂端,是國家創新能力的重要支撐,這一群體的生存狀況和精神狀態關乎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每個推動知識邊緣擴大的博士生,都是拿命在拚。

參考文獻:

[1]周光禮. 中國博士品質調查[M].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0.

[2]范皚皚, 沈文欽. 什麽是好的博士生學術指導模式?——基於中國博士品質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 2013(3):45-51.

[3]楊霖華. 淺析我國博士生心理壓力及培養對策[J]. 科園月刊, 2011(5):99-100.

[4]The 7 biggest problems facing science,according to 270 scientists.

[Online]Available:https://www.vox.com/2016/7/14/12016710/science-challeges-research-funding-peer-review-process

[5]Education: The PhD factory.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nature.com/news/2011/110420/full/472276a.html?s=news_rss

[6]Levecque, K., Anseel, F., Beuckelaer, A. D., Heyden, J. V. D., & Gisle, L. (2017). Work organization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phd students. Research Policy, 46(4), 868-87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