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發脾氣,大多源於父母的這些錯誤的管教方式,值得家長深思

文西紅柿媽媽

不止一次聽到有媽媽抱怨,孩子雖然人小,可是脾氣卻是越來越大了。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場合,人越多,孩子似乎發作得越厲害。孩子發脾氣的招式也是花樣百出,你不滿足我的要求,我就大哭大鬧、倒地不起。稍有不如意,就摔東西、甚至對著家長大打出手。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這種隨時會爆發的「小宇宙」,不知該如何是好? 打他一頓,哭得更凶。不理他,怕得寸進尺。好言相勸,更是「登著鼻子,要上臉。」爸爸媽媽們,想要改變孩子的這種現象,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1、被爸爸媽媽忽視的孩子,容易積攢負能量,喜歡發脾氣。

小原是個6歲的小男孩,媽媽順利地生下了二胎妹妹,小原榮升為了哥哥。做了哥哥的小原,卻沒有因為妹妹的到來而「長大」。今天,他纏著媽媽去遊樂場,媽媽說今天去不了。等周末爸爸有空的時候,再去好不好?生氣的小原打翻了花瓶,驚醒了睡覺的妹妹,媽媽忍不住動手打了他。

有很多孩子,當家裡有了弟弟妹妹的時候,會變得特別「難伺候」。像這樣的情況,大多源於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了,他要想辦法把爸爸媽媽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這裡來。特別是這樣二胎家庭中的大寶,孩子發現媽媽沒有時間分享自己的快樂。自己很難過的時候,媽媽也不是很在乎了。孩子情感上的需求總是得不到滿足,積攢的負能量就會越來越多。孩子一旦找到合適的契機,就會爆發一場。

孩子在父母的理解、關愛中成長,他們往往會更加自信、平和、快樂。相反一些單親或者家庭有變故的孩子,孩子的情感不被關注和理解,他們往往容易脾氣暴躁、言行過激。


2、溺愛總是和壞脾氣相伴。

現在很多的父母甚至是育兒專家,都提出不能體罰孩子,不能吼叫孩子。於是很多的父母就提倡,一定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樣相處。不管有什麼事,父母總是想徵求孩子的意見,養成了孩子在家說一不二的習慣。孩子想要怎樣就怎樣,達不到要求就發脾氣。孩子一發脾氣,父母就妥協,這不是溺愛是什麼?孩子一旦發現發脾氣很好用,就會成為把它作為「法寶」來用,後果不堪設想。


3、孩子不被理解的「發脾氣」。

有一位媽媽,她的兩周歲的孩子,總是喜歡在地上爬。她每次都嚴厲地阻止孩子,孩子總是不聽。有的時候,媽媽把孩子愣抱起來,不許她再爬,孩子就會大發脾氣。後來,媽媽試著在地板上爬了一次。她發現以孩子的視角,爬行比直立行走可以看到更多的事物。

有些時候,孩子並不是無緣無故地發脾氣,只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理解不夠。孩子的想法總是被忽略或者強行製止,孩子找不到好的表達方式就會用哭鬧來發泄,所以,爸爸媽媽做到好好聽孩子講話、理解孩子的想法,很重要。


4、孩子愛發脾氣,因為爸爸媽媽做了「壞榜樣」。

有很多家長抱怨孩子「壞脾氣」,但是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又會「以暴製暴」。模仿是兒童的天性,也他們最主要的學習途徑之一。很多父母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大發雷霆,孩子遇到事情也會學著著急暴躁。父母心情不好就會踢門摔碗,孩子也就學會了摔東西。

很多脾氣暴躁的成年人,他們在回憶自己的原生家庭時,往往發現自己的爸爸或者媽媽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比較簡單粗暴。壞脾氣會「傳染」,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多家長都抱怨,真不知道怎樣管孩子,才是正確的。在應對孩子的壞脾氣方面,可以試一試這樣做。

1、爸爸媽媽做到關愛卻不溺愛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會有很多的朋友。但是,父母他卻只有這一個。所以,爸爸媽媽首先要把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擺正。我是你的監護人,有權利對你不正確的言行,予以糾正。父母該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一定不要心軟。一個對父母沒有一點敬畏之心的孩子,很容易變得無法無天。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教育孩子卻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

孩子偶爾發一次脾氣,並不是什麼可怕的事。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爸爸媽媽一定不能妥協。一次、兩次也許並不管用,但是時間長了,孩子會發現,哭鬧並沒有什麼用處。孩子慢慢就會改掉愛發脾氣的習慣。


2、孩子發脾氣,爸爸媽媽練習「冷處理」。

看到孩子發脾氣,爸爸媽媽也容易著急,有時候更會覺得很沒有面子,想要立即製止孩子。爸媽大概分成兩類,一類爸媽會向孩子妥協,已達到孩子安靜下來的目的。另一類爸媽會使用打罵孩子,試圖製止孩子的哭鬧。不管是哪種,立即製止孩子,都不是明智之舉。

例如上文中我們提到的小原,一發脾氣就會引起爸媽的關注。爸爸媽媽或是妥協或者強硬製止,都容易使孩子形成用發脾氣引起關注的習慣。孩子偶爾發一次脾氣並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如果當做「撒手鐧」來用,就不好了。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離開一會兒。讓孩子自己待一會兒,讓孩子情緒得到一定的宣洩。孩子情緒得到釋放之後,更容易聽得進父母的勸告或者道理。這時候爸爸媽媽再來和孩子講道理,就會有效得多。


3、少用命令語式,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

很多家長在跟孩子講話時,喜歡用命令的句式和語氣。當父母說:「你要立刻去把玩具收拾好。快點!」孩子也許會立刻反駁:「我不要」,「我為什麼一定要這樣?」,也許是很多孩子心中的想法。不妨給孩子兩種選擇,「你是負責收拾玩具,還是幫媽媽掃地,你自己決定好了」。命令式的語氣更容易使孩子逆反,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效果就會好一些。


4、孩子發脾氣後不要懲罰和道歉。

很多家長在孩子發脾氣之後,會對孩子進行懲罰或者要求孩子道歉,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孩子內心剛剛平靜下來,可能會因為懲罰或者道歉再次爆發。也可能孩子因為害怕懲罰而總是把情緒埋藏在心裡。所以,爸爸媽媽只要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並且弄清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就夠了。

尊重和理解孩子,關愛卻不溺愛孩子,相信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