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傳統竹紙的末日真的到來了嗎?

宋代竹紙以浙江所產最佳。《負暄野錄》說:“今越之竹紙,甲於他處。”米芾《評紙帖》甚至稱,越州竹紙超過了著名的杭州由拳紙(藤紙)。他的評論很出人意外。實際上,竹纖維較短,平均長度只有1-2毫米,品質很難與皮紙相比。據現代學者潘吉星鑒定,米芾遺墨所用的紙張,《珊瑚帖》是會稽紙,《公義帖》、《新恩帖》屬於竹料與麻料的混料紙,《寒光帖》為竹料與楮皮混料紙。

明代,福建竹紙異軍突起,生產出接近皮紙的“竹料連七”、“竹料連四”等高級竹紙。清代是竹紙的全盛時代,不僅產量居絕對優勢,還因為竹料漂白技術進一步提高,各地都生產出高級純白竹紙。著名的連史從“竹料連四”演變而來,原產閩北邵武,被江西鉛山發揚光大,具有纖維細膩、厚薄均勻、紙面潔白、吸墨性能優良等特性,堪與純白皮紙媲美,深受書畫界喜愛。

清末西洋機制紙湧入中國,手工竹紙逐漸衰落,但是到了抗戰時期,進口物資被封鎖,手工造紙又出現生產高峰。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帶動了四川夾江竹紙的繁榮與變革,生產出優良書畫用紙仿畫紙。不過,在竹紙的千年發展演變中,這只能算最後的回光返照。

中國各地的竹紙工藝,雖然紛繁複雜,號稱72道工序,卻離不開浸塘、蒸煮、舂搗、抄紙等基本程式。明末出版的《天工開物》有過詳細描繪,並大略分為六大步驟:斬竹漂塘,煮篁足火、石臼搗料、蕩料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焙乾。

《天工開物》記載的是明代閩紙工藝。有意思的是,當這套熟料造紙法普及全國後,在福建本地,卻悄悄回歸到生料法造紙。

晚清以來的福建竹紙分為熟料紙和生料紙兩大類。熟料紙又稱白料紙,要經過蒸煮、舂搗、漂白等全套複雜工藝,紙質柔韌,潔白如雪,是高級書畫用紙,著名的如連史紙、海月紙、玉版紙、奏本紙、貢川紙,以及摻雜了皮料的宣紙。

然而生料紙才是閩紙大宗。生料法造紙省略了蒸煮工序,也不大講究日光漂白,工藝簡單得多,所產高級紙張顏色淺黃,通稱毛邊紙,適合書寫和印刷。將樂縣是毛邊紙的原產地,其西山紙(又稱京紙)光潤幼潔,極負盛名。加重毛邊紙稱玉扣紙,主要產於寧化和長汀,質地堅實,經久不蛀,多用於官府檔案、寺廟經本、宗祠族譜、商業帳簿等,是廣受歡迎的高級文化紙。上世紀70年代,國家出版局指定寧化縣治平的玉扣紙與將樂縣的西山紙為特需紙,調供印刷《毛澤東選集》、《毛主席詩詞》的豎排線裝本。另外,生料紙還包括了低等級的粗料紙(包裝紙和冥紙)。

比照《天工開物》所載,可知斬竹漂塘、蕩料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焙乾都差不多,然而缺了煮篁足火、石臼搗料兩道關鍵工序,增加了人工踩料。事實上,玉扣紙回到了生料法造紙。

用生料法造出的毛邊紙和玉扣紙,質優價廉,是從前用途最廣的紙張,需求量極大。細細探究,其生產工藝並非簡單的複辟,恰恰相反,其中包含了重大的技術進步——人工踩料。在其他地區,打爛竹麻是依靠水碓或杵臼,但水力資源極為豐富的福建,卻寧願回頭依賴最原始的人力,實在不可思議。

踩料槽由厚木板做成,長約5米,寬1米,很矮,有一面傾斜。竹麻漚爛、洗淨、去皮後,就放在竹料槽內,踩料工兩人一組,手握吊索,反反覆複,赤腳將竹料踩成稀爛的紙料。踩料十分辛苦,然而能夠把竹麻中的纖維完好無損地剝離出來,並且充分帚化,從而保證紙張成品具有足夠的韌性和拉力。由於人力成本較高,大多數紙坊都改用機器打漿了。機器打漿會打斷竹纖維,造不出好紙,要生產供書畫用的高級玉扣紙,一定要人工踩料,以保護竹纖維。

顯然,踩料這道工序完全足以替代蒸煮和舂搗兩道工序,大大降低成本,才導致福建造紙回到生料法,搶佔通用文化紙和日用紙的市場。

抗日戰爭爆發,安徽淪陷,聚集在重慶的文化人斷了宣紙來源,被迫改用夾江竹紙。普通人用於書寫還沒什麽,對於用慣了高級書畫紙的張大千來說,拉力和白度都不足的竹紙,嚴重影響創作。迫不得已,他親自跑到夾江馬村鄉,了解夾江紙的原料和製作工藝,進行改良。

張大千對夾江馬村的竹紙做了兩個重大改變:一是在純竹料紙漿裡加入麻料纖維,以提高紙張的拉力和韌性;二是改變傳統的天然漂白法,採用從英、德等國進口的漂白粉,以增加紙面的白度。改良後的夾江書畫紙具有“肌細、油嫩、鐵板(綿韌)、潔白、做手(整選)”五種特色,謂之五皮齊。張大千給它定名為蜀箋。夾江書畫紙一炮而紅,風行抗戰大後方書畫界,代替了宣紙。為了紀念張大千,1983年夾江縣政府將該紙命名為大千書畫紙。至今,夾江書畫紙還是唯一能夠對涇縣宣紙形成威脅的竹紙——儘管它並不純粹。由於加入了麻料纖維,夾江書畫紙更恰當的名字是混料紙;由於使用漂白劑和機器打漿,它也不是手工紙,而是半機制紙。

夾江經驗表明,在今天這個時代,傳統竹紙唯有技術革新,轉向生產高級書畫紙才有前途。是不是竹紙又有什麽關係呢?閩紙則提供了失敗的教訓:關鍵不在於成本是否足夠低,而在於商品價格是否足夠高。寧化紙寮老闆說過一句讓人難忘的話:嫩竹造紙,其實還不如直接賣筍乾或毛竹劃算。

傳統竹紙的末日似乎的確來到了。竹林婆娑,唯有滿山湖塘,空憶一千年的繁華夢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