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誰在新能源車續航裡程上“摻水”,等速續航易混淆視聽

3·15前夕,一場關於電動車續航裡程的指標參考標準在業內引發廣泛爭議。

事情起源於汽車之家創始人、車和家CEO李想在微博上發表的一段話,“看到國內不少有頭有臉的汽車品牌,推廣電動車的時候還在用60等速宣傳自己的續航裡程,甚至直接把這樣的虛假續航裡程數字貼在車屁股上。”

何謂“60公里等速續航標準”?根據國家GB/T18386-2017《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和續駛裡程試驗方法》中的相關規定,等速法就是車輛在符合要求的環境下和道路上進行(60±2)公里/時的等速試驗,所得到的最大續航裡程。按照上述實驗方法,這種測試可以不用開啟車內任何電子電氣設備,測試在最為經濟的狀態下,車輛的極限巡航。

而工況法的測試條件相對更加嚴格,其測試流程由4個市區循環和1個市郊循環程序組成,理論實驗距離為11.022公里,時間為19分40秒。GB/T18386文件對市區循環和市郊循環做出了十分精確的規定,細致到對每一個小環節的操作時間、速度、加速度等都做了詳細規定,並精確到“秒”,在實驗結束後根據車輛行駛距離和能量消耗測算出最終續航裡程。因此,綜合工況續航(NEDC標準)會更接近實際路況使用結果。

在北汽新能源EX5的宣傳詞中,這款車的最大等速續航可達520公里,但綜合工況下最大續航裡程為415公里;蔚來ES8宣傳的理論最大續航裡程超過500公里,但其綜合工況下續航裡程僅為355公里,部分車主在實際使用下的續航裡程不足300公里;廣汽新能源即將上市的Aion S純電動車,在60公里等速狀態下續航為630公里,綜合工況下續航裡程為510公里。

60公里等速續航與實際用車場景不符,並且由於等速續航與綜合工況續航測試方法不同,在實際產品中會出現較大續航誤差。李想認為這樣的做法無異於“耍流氓”。

60公里等速續航易誤導消費者

“電動車的60公里等速續航裡程是國家標準的車輛測試指標,並非車企簡單的自己創造的概念。應該說工況續航裡程和等速裡程都是評價車輛的國家規範指標。用等速續航宣傳並非違規。”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談道。

既然並不違規,鑒於當下消費者普遍具有的裡程焦慮,車企在宣傳時大多“趨利避害”,將60公里等速續航裡程與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都同時標明,在特殊情況下會將前者作為重點宣傳。“對於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我們實際上很難弄清什麽等速續航或者是綜合工況續航,去4S店的時候,銷售人員基本上都會直接將最大續航裡程拿出來跟我們說。”一位比亞迪秦車主告訴記者,她認為這實際上是車企故意打擦邊球混淆概念,忽視消費者的知情權。

多位新能源車主向記者反饋,其實和燃油車的“油耗值”一樣,日常行駛過程中的油耗很難達到廠家給出的“綜合工況下”的油耗標準,但這二者之間的差異並不會太大。而新能源汽車不同,雖然車主對企業給出的續航值和實際值之間的“落差”會有一定的預見,但實際使用過程中,這二者之間的“鴻溝”已超出想象。

北京某出行平台的司機曹師傅也告訴記者,自己所駕駛的純電動車號稱最大續航裡程是400多公里,在春秋兩季,可能續航裡程能達到300公里的樣子,而在冬天,如果開空調,續航可能只有250公里左右。“真實裡程只有宣傳的3/5左右,一到冬天都不敢開空調,凍成老寒腿了。”曹師傅對記者抱怨。不只是曹師傅,在各類新能源汽車的論壇中,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投訴大多數集中在“續航裡程與宣傳不符”上。

“目前電動車的續航裡程已經從150公里普遍提高到300公里以上,但客戶的抱怨並沒有減少,因為實際續航裡程低於期望值。”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在此前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也提到。

雖然實際的續航裡程和環境、溫度以及駕駛習慣都密切相關,但車企在宣傳上的“虛高”,造成車主對於電動車續航的不滿加劇。

新能源車續航如何更真實

“由於等速續航與綜合工況續航測試方法不同,在實際產品中會出現較大的續航誤差,影響用戶認知的同時,也對行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為了還原電動車真實續航能力,我們聯合倡議:不宣傳等速續航,用更合理的綜合續航數據引導用戶認知電動車!”3·15前夕,一則由易車和多家汽車平台發起的聯合倡議。

易車高級副總裁楊永峰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使用等速續航裡程宣傳,容易產生諸多不良影響。比如:續航與補貼政策不對等,購車範圍難確定;車型參數對比不嚴謹,影響用戶購車選擇;容易導致用戶錯誤評估續航能力,與實際用車場景不符;出行範圍難明確,影響用車感受和行程安排等。另外,NEDC續航裡程是當下歐洲也在採用的續航評測標準,這一標準與實際使用續航裡程差距較小,不太容易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等速續航曾被各車企當做宣傳亮點,但等速續航就像‘美顏濾鏡’,粉飾新能源車真實續航的不足,會讓持幣待購新能源車的消費者遇到麻煩,還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上汽榮威方面呼籲,車企在宣傳時避免使用“等速續航”這一具有“迷惑性”的續航參考指標,而應選擇綜合工況續航或者是更真實的續航參考指標。

由於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不完善,“續航裡程”仍然是新能源車主最為關注的問題。

“即便是綜合工況續航裡程,其實也只是一個理論上的數字。”一位用純電動車“拉活”的網約車司機老王告訴記者。他加入的平台有一個大群,群裡的司機閑暇時都會交流各自的業務狀況、車況等各種信息。“每家車企的電動車,續航的表現是不同的。”老王說,這個除了跟技術和電池的質量有關之外,和環境也有關係。這兩年的新車型,續航裡程比起前幾年的進步了不少。

除了中國和歐洲采取的NEDC標準,美國和日本也有自己的測試標準,雖然美國的EPA還是日本的JC08測試標準相對中國和歐洲的標準在路況的豐富程度和測試的嚴格程度有所加強,但事實上,這些測試也都是基於模擬得出。

與歐美相比,中國車主的使用場景更為豐富和複雜,而中國的路況也更加多樣化。在吉利新能源的內部人士看來,如果為車主提供更為標準化的參考,這需要更加細化地在不同城市和場景中進行驗證。

不過,即便如此,上述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人士認為,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高續航、長續航”都是技術迭代的賣點,而不是老百姓真實需求的買點,在特定購買決策和使用中長續航是偽命題。新能源車的價值導向不是只有續航一個點,而是可以滿足用戶日常使用需求就好,畢竟長續航意味著多付出購買成本和電量過度浪費。他認為,進入新能源推廣中期,傳播產品“真續航”才是對購車價值觀正確的選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