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清熱解毒要葯,真是中藥當中的「消炎」利器!

在中藥的許多功效描述裡,有一種功效和今天的抗炎作用十分相似,那就是清熱解毒作用。炎症的一般表現通俗的講就是紅、腫、熱、痛,一般出現這樣的情況在中醫裡就要使用清熱解毒藥物。在中醫裡面金銀花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藥物,常被稱為「清熱解毒之要葯」。

不過細翻金銀花的用藥歷史,就會發現金銀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忍冬花」,這就不得不提到金銀花的來源,它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紅腺忍冬、山銀花(毛萼忍冬)或毛花柱忍冬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而且和金銀花長在同一植株上的還有另外一味葯——忍冬藤。那麼這兩個藥物有什麼樣的聯繫和區別呢?

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的作用。臨床常用於治療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等病症。臨床一般用量為6~15g。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金銀花在剛開花的時候,花瓣是白色的,但是開了一兩天之後就變成了黃色,於是一株藤上的金銀花上新舊花色參差,黃白交錯,因此叫做金銀花。

忍冬藤,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風通絡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癰腫瘡瘍、風濕熱痹、關節紅腫熱痛等病症。臨床一般用量為9~30g。

這兩個藥物雖然都是出自同一個植物,但最早的時候只有一個名稱——忍冬。在宋代以前,人們隻用莖、葉入葯。但是到了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就開始提到:忍冬莖葉及花功用皆同。並且發現了古時候人們使用的忍冬,認為這個藥物具有治風、除脹、解痢的作用,比如陶弘景說煮汁以釀酒,補虛療風。還有《藥性論》記載「主腹脹滿,能止氣下僻」 。

但是後來人們就將將忍冬藤和金銀花區分開來,但是明代醫家張介賓在《本草正》中記載金銀花「善於化毒,故治癰疽、腫毒、瘡癬、楊梅、風濕諸毒,誠為要葯」 。到了清代開始貴花而賤藤,於是金銀花被人們熟知,而忍冬藤逐漸不被人知道。

現在的金銀花,也用於治療瘡癰癤疔等皮膚感染,對於這類感染性瘡癰初期,局部皮膚紅腫熱痛,或者瘡癰中期,膿成未潰,可以使用金銀花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對於肺癰、腸癰等化膿性疾病,都可以使用金銀花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使用。

金銀花還用於治療風熱表證,溫病初期,比如治療外感風熱的銀翹散和治療溫病熱入陰血分的清營湯。對於熱邪導致的咽喉腫痛、言語不利的可以用金銀花搭配清熱利咽的藥物使用。金銀花對於腸道細菌感染導致的痢疾,病情不重時可以單獨使用。

最後金銀花之所以為大家熟知,想必是因為它可以經過蒸餾製作成露劑,就是我們熟知的金銀花露,不僅味道好喝還有很好的清熱作用,可以作為飲料飲用,大家不妨動手試一試。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柳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