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擔心產後月經不調?來學幾招,教你收拾「大姨媽」

「大姨媽」實在是太任性了,寶媽們好不容易才熬過十月懷胎,身子都還沒調整好,「大姨媽」就又來煩人了。由於產後子宮需要長時間恢復,所以容易出現月經失調的問題,扎心了!

產後月經不調有哪些情況呢?應該如何應對呢?寶媽們,別著急,重慶六合針灸推拿學校的小編來幫忙!

產後月經不調的常見情況:

1、產後月經不規律

由於產後內分泌失調,很多新手寶媽會出現月經不規律的情況,有的一個月來兩次,或者兩三個月才來一次。寶媽們因為帶孩子避免不了辛勞,但請盡量保持心情愉悅,對改善產後月經不調有益處。

2、產後月經量過多或過少

過少:正常人每次月經的總量在50-60毫升之間,如果月經周期正常,一次月經血量少於10毫升或少到兩層紙都濕不透,這樣算是月經量少,並且產後月經量少是指月經周期持續時間縮短,不足兩天,且經量少。

過多:一般產後月經量變多是正常的,持續時間一般是3至7天,但如果寶媽一直流血較多,可能患有其他疾病,需要到醫院就診。

3、產後閉經

產後由於長期哺乳,使泌乳激素增高,可能會導致產後閉經。當然,首要排除再次懷孕的可能。

注意:寶媽們的月經恢復期時間因為個體差異不同,時間有早有晚。早的可能在寶寶滿月後來月經,晚的要到寶寶1歲後才恢復。如果寶媽沒有餵奶,月經通常在產後6-8周來。

短暫的產後月經失調是正常現象,因此寶媽們不用太過擔心,保養好身體,保持好心情才是最重要的,小編教大家一些中醫推拿按摩的小妙招,來調理產後月經不調問題。在調理上以脾胃、補益沖任為主,這樣月經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1、氣海穴:

位置:人體氣海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氣海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

用法:每次以手掌揉按腹部氣海穴約2分鐘左右。

作用: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崩漏、帶下、陰挺、惡露不盡、胞衣不下等婦科病證;虛脫、形體羸瘦、臟氣衰憊、乏力等氣虛病證;水谷不化、繞臍疼痛、腹瀉、痢疾、便秘等腸腑病證;小便不利、遺尿;遺精、陽痿、疝氣等病證。

2、三陰交位置:在內踝尖上直上3吋,以自己的手指為尺,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用法:每次依次點按腿部雙側的三陰交穴位,約2分鐘左右。

作用:三陰交還稱為「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位對婦科問題甚為有效,經期不順、白帶、月經不調,經前綜合症、更年期綜合症皆可治療。同時,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匯之處,可健脾益血、調肝補腎,亦可安神助眠。

3、關元穴

位置: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3寸。

用法:每天堅持點按或艾灸此穴約30分鐘。艾灸時注意防止燙傷。

作用:培補元氣、腎氣、暖下元,治療婦科類的白帶病、痛經、各種婦科炎症。

4、血海位置: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位於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

用法:適力揉按此穴2分鐘左右,最好在月經前後幾天睡前按摩,但需注意經期禁止按摩。

作用:主治婦科病,包括: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婦科病。還可以治療如隱疹、濕疹、丹毒等血熱性皮膚病及膝股內側痛等問題。

除了中醫推拿按摩之外,注意改善生活習慣也對改善產後月經不調有好處。一、堅持運動

運動可以增強體力,促進血液循環。有的女性覺得月經不調、經期不適是不應該運動的,但其實不然,適當的進行運動可以改善月經不調的癥狀。

二、改變生活習慣

不良生活習慣對月經也有影響,熬夜 、貪涼、飲食不節、嗜酒、壓力過大、濫用藥物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導致月經不調,特別是熬夜,會影響生理節律及內分泌,寶媽們千萬要注意。

同時,經期和平日都要注意保暖,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內的血管過分收縮,可能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所以,調整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尤為重要。

三、切勿節食

因為懷胎十月,大多數寶媽都會胖上幾圈,為了恢復從前的身材,有些寶媽採取節食的方式減肥,但節食會因為身體能量攝入不足,而造成人體大量脂肪和蛋白質被耗用,致使雌激素合成障礙而缺乏。這會影響月經,導致月經量少或閉經。寶媽或者是女孩們千萬不要以節食的方式盲目減肥。

四、心情很重要

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也會使卵巢功能紊亂,長期精神抑鬱、愛生悶氣或受到重大精神創傷,都可能導致月經失調。保持好心情尤為重要,可以適當參加興趣活動,適量運動,但也不能過度勞累。

相信堅持自我保養,寶媽們都能很快度過新手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