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成分一樣的藥物,效果就一樣嗎?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抗生素的選擇是醫生的任務,我只要聽醫生的就可以了。但其實患者看病的時候也需要做出選擇,而且您的選擇往往同樣重要。醫生開藥時常會隨口問一句,"你是想選貴的進口葯,還是便宜點的葯?"很多患者這時犯難了,便宜葯能省多少?為什麼同樣的葯,價格有高有低?假如藥效一樣的話,醫院為什麼不只賣便宜的葯,還要賣貴的進口藥物呢?帶著這些疑問,就讓小編來為您解讀一下這其中的門道。

我們以口服抗生素中的頭孢呋辛酯片為例,目前市面上有幾十個廠家生產的近百種頭孢呋辛酯片,價格從二十幾到三十幾元的都有,這十幾元的差價因何而來呢?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小編先要科普兩個名詞:"原研葯"和"仿製葯"。

【認識原研葯與仿製葯】

原研葯,又稱專利葯,是製藥企業依靠自身技術研發,並經過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三期臨床試驗,最終獲準上市的藥物,研發過程都需要耗費十幾年時間,花費數億美金,具有這樣研發實力的大都是跨國葯企,我們常說的"進口葯"往往就是指的原研葯。

仿製葯,顧名思義就是模仿原研葯生產的藥物,按照當前國家的要求,仿製葯需在劑量、安全性和療效上保持與原研葯相一致。當原研葯的專利保護期結束後,藥物的構成會被公開出來,藥廠就可以通過仿製,用更低的成本生產出來近似的藥物,以滿足市場的需求。由於歷史原因,很多早年上市的仿製葯並沒有達到國家如今的一致性標準便被使用。

了解了這兩類藥物,就不難發現,同一種藥物中相對貴一些的藥物往往都是原研葯,便宜的基本就是仿製葯。

【原研口服抗生素是否與仿製葯一模一樣?】

原研葯通常都是技術實力雄厚的製藥企業所生產的,所以具有良好的品質控制與保障,出於企業的品牌考量和持續發展,原研葯會更加註重藥物品質的嚴格把關。巨大的投入不僅僅用於藥物前期的研發,還會用於生產工藝的不斷提升和優化上。而藥物的純度和工藝等都直接關係到藥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便宜的仿製葯通常都是技術實力相對較弱的企業所生產的,資金實力,技術實力的欠缺,使得仿製葯在工藝上很難達到原研葯的水準。原研葯生產相關的輔料以及合成工藝等細節都是商業機密,仿製葯雖然有效成分基本是一樣的,但由於輔料的品質不同,或者合成工藝不同,所以有效成分被人體吸收利用的效率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會導致副作用。比如2014年湖南省食品葯監局曾對15個企業生產的國產仿製頭孢呋辛酯片(膠囊)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這些藥物總體內在品質一般,現行品質標準有待提高。

近期還出現了仿製廠家生產的仿製頭孢呋辛因溶解過程中出現渾濁現象,已被相關部門下令暫停銷售的情況。這些問題卻值得引起社會和百姓關注的問題。

【為什麼原研的抗生素比仿製葯貴?】

除去藥物本身的差異,我們再來說說大家非常關心的價格,原研葯的價格通常都會高於仿製葯,而原研葯的製藥公司通常又是跨國葯企,所以又往往被稱為進口葯,頓時感覺高大上了很多。小編看到進口葯這三個字的第一反應就是肯定交了很多關稅的,怪不得貴!但是實際情況卻並不像我們想像的一樣。中國是世界工廠的名號可不是浪得虛名,如今全球知名的跨國葯企基本都在國內建有生產線,所以很多原來進口的藥物都已經實現了國內生產,成本降低了很多。配合國家醫改政策,醫院藥品採購的價格也越來越透明,原研葯和仿製葯的實際價格差距越來越小,特別是像抗生素這類普葯,以原研頭孢呋辛酯片"西力欣"為例,其在醫院的價格已經逐步調整到了不到30元/盒的價格,相較國產仿製品,每盒就高幾塊錢,加上醫保報銷,差距更是微乎其微。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仿製葯並非假藥,而且仿製葯在一定程度上切實地緩解了廣大地區民眾看病用藥的問題,減輕了老百姓用藥的經濟負擔,只是因為技術實力等多方面原因,導致目前其品質還不足以與原研的抗生素完全媲美。所以,小編在此提醒大家在選擇抗生素口服藥的時候,不要盲目圖便宜,更要結合自己的治療需求和經濟情況,做出合理選擇。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