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蕃薯翻藤真的能提高產量嗎?以前種蕃薯常用的翻藤還要不要用?

蕃薯又稱番薯,最早是在明朝從其他國家引進中國的,"以得自番國故曰番薯。」

蕃薯現在在我國的種植非常廣泛,提到種植蕃薯,相信村子裡很多有經驗的老人都知道「翻藤」一說,覺得翻藤可以提高產量,但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翻藤。


蕃薯翻藤的好處

翻藤是農民種植多年總結出來的一種增產方法,這其中自然有一定的道理。

控旺:

蕃薯屬於根莖類作物,通過秧苗的光合作用為塊根提供營養物質,促使塊根增大。進入夏季以後,雨水增多,就非常容易出現蕃薯秧苗旺長的情況,也稱之為徒長。在這種情況下,作物所吸收的營養物質大部分用於蕃薯秧苗的生長,塊根所得到的營養物質變少,膨大緩慢,造成減產。通過翻藤以後,可以有效地抑製蕃薯秧苗的生長,達到控旺的目的。

去鬚根:

蕃薯的藤蔓的生根能力極強,一般栽種蕃薯都是採用扡插的方式,所以在雨水充沛,土壤濕潤的條件下,蕃薯的藤蔓極容易生鬚根。這樣作物所吸收的營養物質就會有一部分被用作鬚根的生長,塊根的生長自然就會受到抑製。通過翻藤的方式,可以將鬚根全部翻上來,離開了土壤以後,鬚根很快便會乾枯死亡。

所以,如果處理得當,對蕃薯的增產還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那到底要不要進行翻藤呢?可以,但沒必要

說完了好處,咱們再來說說壞處。

想要蕃薯塊根增大,營養元素的主要來源還是依靠葉片的光合作用。但是在翻藤的過程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蕃薯的秧苗造成損傷,造成損傷以後作物會進行自我修復。在修復的過程中,不僅受損傷的葉片無法正常進行光和作用,在這期間作物所吸收的營養也會大部分都用於修復損傷,至少需要四五天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生長。也就是說,翻藤一次要影響到四五天的正常生長,對產量肯定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另外對於蕃薯所造成的另外一大損傷就是莖稈折損,這也是蕃薯翻秧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大問題。雖說每次在翻藤的時候蕃薯秧苗也都進行了理順,但是蕃薯秧苗並不會按照我們給予的方向去生長,在翻秧過程中可能會對一些分枝剔除,起到控旺作用,但是翻秧過程中可能折損主莖卻可能造成了更大的損害。

蕃薯的抗旱能力是非常強,而其主要原因並不是自身需水量少,而在於地上的藤蔓。蕃薯的藤蔓非常的茂密,這就導致在地上形成了一張保護傘,防止太陽直射,土壤水分流失緩慢。進行翻藤以後,也就導致被遮蓋的土壤重新裸露,抗旱能力減弱。

所以說,蕃薯翻藤還有著諸多的弊端,如果處理的好可能會增產,但是並不明顯;如果處理的不好,則不會增產甚至減產。小編的看法就是:可以,但沒必要。

那麼不翻藤該如何進行控旺呢?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其它更簡單的方法進行調控,比如我們比較常見的矮壯素、多硝唑等,可以抑製藤蔓的過快生長,促進營養元素在塊根部位的累積,達到增產的目的,這樣要比翻藤方便有效的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