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賈躍亭眾目睽睽下的“電影”人生

記者 余勝良

普通人承受不了賈躍亭這樣跌宕的人生,賈躍亭不是普通人,不能用普通人的視角來看他。早在兩三年前,他的經歷就可以用來拍電影了,現在可以拍好幾部。儘管有著種種經不得推敲的過去,但還是有很多大人物和他聊幾個小時後,就願意和他合作,和他聊幾個小時有可能把自己搭進去。

賈躍亭最近正在和許家印PK,配和他站在一起PK的人已經不多了,上一個還是孫巨集斌,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這種級別的人物全國沒有多少個,全世界也不多見。許家印決定投資賈躍亭的時候,好多人瞪大雙眼,對賈躍亭真佩服,倒是對許家印捏了一把汗,當兩人鬧翻之後,很多人倒是出了一口氣:你看,劇本朝著該走的方向走了吧。

交火FF

從樂視潰敗出國之後,FF是賈躍亭僅有的資產,也是他翻身的根本,許家印答應投資20億美元,成為大股東。賈躍亭變成了一個小股東和打工仔,這裡面有一些微妙之處,那就是雙方的捆綁方式,都自以為對自己有利。恆大是以分期投資的方式,事情不對,就有辦法撤退,賈躍亭雖然是小股東,但是通過同股不同權可以掌控公司,雙方約定如果進展不到某個程度,比如某個階段無法量產,賈躍亭這方的控制就降低。

但是恆大一方無法預測的是,他們派出的財務出納只能過账,無法掌控財務核心數據,賈躍亭在喪失管理權之前,就橫戈一擊,提起仲裁,有可能將恆大邊緣化,恆大現在根本瀟灑不起來,因為前期投資就像被賈躍亭抓在手裡,成為被釣魚的對象。

本來賈躍亭已經在國內媒體沉默了一段時間,像他這樣的人物,不知道養活了多少版面,趕赴美國實地調研的媒體發回來的大多是負面新聞,隨著FF得到恆大融資,產出樣車,好像一掃當年PPT造車陰霾,引起好大興奮,樂視網還有恆大健康股價都像吃藥了一樣。記得樂視網還沒跨那會兒,賈躍亭組織好大一個媒體團到美國採訪,現場好多人對那時候造出的車有諸多質疑。

賈躍亭好像重新打通了和國內媒體的連接,隔三差五又有報導,現在是和恆大打嘴仗,比如因為恆大不按約定支付投資款,導致工資發不出來,要裁員並影響到研發進程。能將矛盾和困難一下子暴露在天下人面前,一舉一動都暴露在媒體之下,也只有賈躍亭能做到,他的過往人生,在樂視網上市之前的被隱藏起來,其他都在媒體的聚光燈下。所以,很多人有很多機會了解他,在樂視上潰退之後,國內對賈躍亭的看法雖有爭議,但以負面看法居多。

那為什麽在公眾輿論中,大家經常給予負面評價的一個人,會有這麽多人追隨,有這麽多大佬願意投資?

他的形象

公眾第一次知道賈躍亭這個人,是樂視網上市,當時做影片的樂視網很不出名,卻拿出了遠超過行業領袖的業績,當同行都在虧損,它卻已盈利,並率先在A股上市。好多從業者覺得這不科學,但是不科學的事情就是發生了,而且還朝著更匪夷所思的方向發展。

樂視網上市後,樂視又有了好多兄弟,後來被稱作“七個葫蘆娃”,比如樂視體育、樂視電視,還有樂視手機、樂視金融,後來還有樂視汽車。賈躍亭要生態化反,一旦化反成功,好多企業都要破產了,樂視也不知道能做成什麽樣的規模。

記者當年和山東一個投資大戶交流,他特別讚賞樂視的做法,他用了樂視電視,覺得不錯,買了樂視的股票,賺了很多錢。隨著樂視電視的推出,很多人改變對樂視的看法,成為樂視追隨者。樂視手機推出後,連小米和華為都為之一震,華為當年還要收拾出走到樂視者。賈躍亭出走香港又回來,反而讓很多人更加相信他經得起檢驗,或者已平穩落地。樂視市值奮勇向前,達到千億元。

但是輿論場一直是分裂的,那就是樂視一直是不賺錢的,看起來賺錢的樂視網也經不起仔細看,樂視電視和手機價格也明顯低於同行,好一點的只有樂視影業。人們看著賈躍亭四處融資,投資的行業大佬包括王健林、馬雲,樂視網進行增發,賈躍亭又高位減持,都弄來不少錢。

也就是說,儘管有很多媒體,都在說樂視很危險,資金無法支撐,但是有很多行業大佬,都相信賈躍亭可以越做越大,特別是有一段時間,樂視電視賣得還不錯,更是令人相信賈躍亭的邏輯。後來人們稱賈躍亭為“賈會計”,他當年的確是從會計專業畢業,善於調動資金。

獨特能力

樂視體系終於千瘡百孔,飽受質疑後,賈躍亭在公關團隊的協調下出現在2016年中國企業家年會上,面向公眾釋疑。

當時重量級的嘉賓也不少,就包括董明珠和王健林,但顯然賈躍亭人氣更高,人們擠滿了他演講的會議室,衝不進去的人圍著門口不走,連會議組織方都沒有辦法。他已是一個偶像式人物。賈躍亭還出現在晚上的演出環節,他坐在前排,顯得非常精神,一直微笑著,好像那些糟心事對他沒什麽影響,還對臨近者頷首致意。

據一位跟他近距離接觸的組織者回憶,賈躍亭非常謙虛,對人很友好,知道怎麽照顧別人的感受,和他接觸全程下來都非常順利。在北京的飯桌上,人們談論起賈躍亭,還是會給他“梟雄”的稱謂,那些和他接觸過的人,大多不會簡單地把一頂“大忽悠”的帽子安在他頭上。

很多人在和他見面聊了幾個小時後,就決定追隨他。2014年10月,呂征宇在香港和賈躍亭聊了三個小時之後,最終決定加入樂視。“因為我見到了賈躍亭這個人。他很真誠、坦率,我選擇相信他。”呂征宇曾在韓國大宇、福特、通用、法拉利、英菲尼迪等公司工作過。在樂視谷底時期的2014年底到2015年初,原新浪體育頻道合作總監於航、原聯想集團副總裁馮幸、原聯想集團聯通業務總經理董志升、聯想集團運營管理總監崔戰良以及原微軟北亞及大中國區售後運營部高級經理綦濱加入。

有好多人撰文回憶為何在和賈躍亭聊了幾個小時後,就決定相信他,最出名的當然是孫巨集斌。2017年1月的時候,孫巨集斌和賈躍亭一起舉辦了一場新聞發布會宣布融創入股樂視。孫巨集斌回憶,他第一次跟賈躍亭談了六七個小時,談完之後,就有投資衝動了。正因如此,融創出資150億入股樂視的買賣,雙方也隻用了36天就決定。孫巨集斌稱呼賈躍亭為“老賈”,好像是很熟的朋友一樣,他還對賈躍亭惺惺相惜“有些人認識很多年你還是覺得陌生,有一些人一見面經過短時間的交往就覺得很親,像兄弟。”後來他發現,“賈會計”編制的窟窿,他的150億元投進去也補不上。

這就牽涉到賈躍亭的表達問題,如果是演講高手,估計這些人精企業家、職業經理人接觸一次之後就不理了,偏偏賈躍亭令人感覺極其真誠,他在和人談話的時候顯得非常專注,讓人覺得受到重視,他願意談一些不足,顯得更為坦誠。他能博得部分媒體和公眾的好感,一部分原因就在於暴露企業的不足一面,還善於自責,把企業的困難攬在自己頭上。當然,“他為夢想窒息”的說法雖然得不到多數人認可,但是還會有一部分人覺得他有企業家精神。

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賈躍亭的說服能力無疑戰鬥力爆表,這一點沒有接觸就沒有發言權,和他接觸的很多人都已用行動做了說明。最近有媒體報導,劉強東美國案件的報案人稱,她反抗後,劉強東對她說了一句話,“你可以成為鄧文迪那樣的女人”,再次把鄧文迪拉到台前。鄧文迪無疑是靠默多克全球知名,但她朋友遍天下,跟社交能力有關,社交能力是打交道的時候舒服的感覺,令人願意信任的感覺。鄧文迪在媒體上的形象不佳,但和她接觸的人可能會改變這種觀點。賈躍亭同樣具有這種能力,這種能力讓他四處開疆辟土,但是卻不能讓他張弛有度,不懂收縮之道。

過於分散

在一篇回憶賈躍亭的文章裡,有一個作者寫道:當年有一個商人模樣的人讓他去自己辦的學校讀書,他本已答應後來他沒去,這個學校最後沒有了,他還為此內疚很多年。後來才得知,這個商人不乾學校了,學校不過是他人生歷程中的一個小浪花,到北京創立了樂視,乾出來一番大事業。

1995年,賈躍亭大專畢業後到垣曲縣地方稅務局擔任網絡技術管理員。1996年賈躍亭就下海成立了山西垣曲縣卓越實業有限公司,做煤炭、印刷、運輸、鋼材買賣、電腦培訓,還辦了一所“垣曲卓越雙語學校”。賈躍亭善於發現商機,但是他從不在一個領域耕耘,而是四面出擊。1999年7月,賈躍亭設立太原市西伯爾電子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賈躍亭又成立“山西西伯爾”,他做聯通在山西的大部分業務,山西西伯爾或西貝爾的業務規模急劇增大。2003年,賈躍亭到北京創建了北京西伯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從此來到北京。2004年樂視網就成立了。2007年11月,他創立的電信設備公司Sinotel Technologies在新加坡上市,融資約兩億元。後來這個公司業績不佳退市。後來樂視做農業,做各種產業,比如在新三板上市的釀酒網,調心腹李銳管理,融了不少錢,但一直虧損,後來也支撐不下去,連紅酒都想做。可以說,賈躍亭的樂視控股什麽都做,其實是性格使然。

所謂建立生態化反,把這些業務關聯起來不過是他興趣廣泛不能聚焦的一套說辭,這些沒有關聯的業務怎麽能做好?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更別提他根基不深。賈躍亭聚集了一個豪華團隊,聚沙成丘,好像聚集起來,就能走到下一步,但是根基不穩,他沒有建立有效的管理,管理架構無法搭建,沒有辦法做好授權和融合。

賈躍亭的人生謝幕了嗎?目前看起來還會跌宕不已,他的形象,也要靠此後的發展來書寫。如果成功,並還了舊債,那就是精彩的勵志劇;如果不成功,那就是灰暗的有教育意義的負面典型。但如果他還像以前那樣分散注意力,就難以作為勵志劇的主角出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