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葉入菜好味道!一天三時換著樣喝茶,身體更健康

茶葉做菜你有嘗試過嗎?小編表示最經常吃到的茶葉菜是早上2塊5的茶葉蛋。除了泡水飲用,茶可以作為配料入菜,不僅會激髮菜餚的香味,還能起到其他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起來了解一下出來茶葉蛋之外,茶葉還能怎麼做菜吧~

綜合自人民健康網、科普中國及網路

每種肉都有茶葉好搭檔

海鮮類——配綠茶

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和碧螺春等綠茶屬於非發酵茶,茶葉嫩而香,口感較好,適合烹製清新淡雅的菜肴。

比人中之龍井蝦仁,製作時需先將茶葉泡開,在蝦仁炒至七成熟時,將茶葉連汁倒入鍋中,然後放入黃酒、少許鹽,翻炒至熟。

這樣烹調出的菜肴吃起來更加清新爽口,讓人回味無窮。另外,做清蒸魚時可以加入少量的綠茶,茶葉中較高含量的茶多酚有利於去除魚肉的腥味。

豬肉、雞鴨肉——配烏龍茶

豬肉、雞鴨肉肉質鮮嫩,但烹調不當使得菜肴比較油膩,適合搭配烏龍茶。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其香氣濃烈持久、甘醇爽口,具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比如鐵觀音燉鴨,可以直接將泡過鐵觀音的茶東加到燉鴨的湯中,這樣會使茶香和肉香相互交融,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羊肉、牛肉——配紅茶

羊肉、牛肉屬於熱性食物,適合搭配屬熱性的紅茶。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口味偏苦、澀,搭配口味重、色澤重的菜肴,不僅可以去腥增鮮,同時還有一定的養胃護胃的功效。燉牛肉時搭配紅茶,不僅增加了香味,還使得牛肉易爛而不柴,鮮嫩爽口。

另外,紅茶蒸鱖魚、紅茶雞丁等也是不錯的搭配。蒸魚時,先將茶葉洗乾淨,與其他要加入的調料一起混勻,一部分放入魚腹中,一部分直接撒在魚身上,蒸熟即可。

若是做雞丁,可以先將紅茶炒一下再盛出來,再將雞塊炒至快熟時加入炒好的紅茶即可。

需要提醒的是,烹飪菜肴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加入茶葉的量,以免加入過多導致產生苦澀味。肉與茶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00:1比較好,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適當調整。

一天三時換著樣喝茶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表示,如果根據一天中身體的不同狀態,喝不同種類的茶會更健康。

早餐喝杯紅茶

楊力表示,睡眠期間腸道處於半休息狀態,晨起後它需要時間恢復到最佳工作狀態,有些人早上吃一點寒涼的東西就會拉肚子,所以晨起後很適合喝性溫的紅茶。

不過最好早餐時或早餐後喝,因為紅茶是所有茶中咖啡因含量最高的茶,其咖啡因含量是烏龍茶的2倍,綠茶的3倍,空腹喝易引起心慌、尿頻等,胃腸虛寒者更應注意。

午後適宜喝綠茶

下午三點鐘時,大腦容易昏昏沉沉,眼睛疲憊不堪,免疫力也有所降低,建議喝杯綠茶。綠茶屬於不發酵茶,其茶多酚含量比其他茶都高,抗氧化能力最強,能更好清除體內自由基(活性氧),維持身體免疫力,讓身體輕鬆。

清代黃宮繡的《本草求真》稱,茶能治「頭目不清」,所以從中醫角度講,下午來杯綠茶也能提神清目。一般中午都吃得比較多且膩,綠茶正好有降脂、降糖效果;中醫也認為,人到中午肝火最旺盛,飲綠茶可以緩解此癥狀。

建議用80℃的溫水沖泡,可使茶湯淡綠,茶香清爽,而且茶多酚破壞也最少,保健效果更好。

晚間喝黑茶、烏龍茶

由於過量攝入咖啡因會讓人神經興奮,影響睡眠,所以很多人晚上都不敢喝茶。其實,不同品種的茶葉中咖啡因含量不同,後發酵的黑茶咖啡因含量較低。

常見的黑茶中,咖啡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六堡茶磚、雲南普洱熟茶、雅安藏茶。愛茶的朋友可以先試試這幾種茶,睡眠淺的朋友可嘗試咖啡因含量更低的烏龍茶。

雖然綠茶咖啡因含量也很低,但是它屬於不發酵茶,沒有後發酵的黑茶和半發酵的烏龍茶溫和,所以建議晚上還是以喝黑茶和烏龍茶為宜。

大多數人晚餐吃得比較多,餐後又沒太多活動,所以特別容易堆積脂肪,增加肥胖風險。研究已證實,烏龍茶輔助減肥效果很好,從此方面說,晚餐或餐後喝烏龍茶更好。

原來茶葉入菜還有這等美味!

你學到了嗎?

花一秒鐘轉發告訴大家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