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蘋果因登錄耗時遭集體訴訟 我們能學到什麽

中國用戶應該堅定確立這樣一種認知:當個人數據被平台濫用,成為其利益之源時,“免費”是最貴的。

據外媒報導,最近蘋果再次遭到集體訴訟,起訴人認為iPhone或Mac兩步認證太耗時,並且“侵犯了原告和集體訴訟成員為其設備選擇安全級別的權利”。

法庭最終會否支持原告們的訴請,不得而知。但這個訴訟本身,卻很具象地彰顯出了中美兩國互聯網科技的差距。

這個差距首先體現在用戶思維與意識上,大多數中國用戶的權利與維權意識明顯差了一大截。更深層次看,用戶意識落後與中國互聯網科技巨頭濫用平台壟斷地位,侵犯用戶權益的現象,其實互為因果,構成了惡性的循環。

而面對這一科技現實,立法與司法層面又明顯過於滯後,沒有發揮“守夜人”角色。

“認證耗時”在我們這裡根本算不上什麽事,比這嚴重得多的電腦濫用比比皆是。以用戶個人數據隱私保護為例,一些互聯網企業可以要求用戶在注冊和登錄時強製分享個人不必要的數據,乃至在不通知用戶的情況下隱秘搜集個人資訊(這在美國是可以判刑的)。

我們甚少看到涉事中國互聯網企業因此受到處罰,偶有的處罰力度之輕更像是撓癢癢。個別被曝光的平台,發個致歉聲明,言辭表面上懇切些,似乎已算是良心企業。

在新經濟一日千里的發展態勢下,立法和司法的落後不可避免。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此無能為力,歐盟在這方面的做法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鏡鑒。去年正式生效的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是迄今為止全球對個人資訊保護最嚴格的法律。

舉例來說,谷歌今年一月接到的一張罰單是5000萬歐元,根據去年四季度財報,谷歌母公司Alphabet去年遭遇的歐盟罰款比全年預計應繳的所得稅還多。

坦白講,谷歌在數據隱私的保護上,比多數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要強上太多。如果以歐盟標準監管這些公司在中國本土的隱私保護問題,很多可能要被罰破產了吧。

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這些年一直在強力灌輸這樣一種思維:互聯網公司在免費給用戶提供服務。這是一種片面認知。中國用戶應堅定確立這樣一種認知:當個人數據被平台濫用,成為其利益之源時,“免費”是最貴的。

其實無須擔心歐盟的監管會阻礙互聯網科技的發展。谷歌不會因此而倒掉,它只會被激發出科技創新的活力,繼而尋求一種更好保護用戶隱私,同時有利於平台發展的平衡。也不用擔心蘋果的美國用戶是在濫用訴權,他們其實才是推動蘋果開發出一種既不耗時,又安全的登錄技術手段的真粉。

考慮到政府面對新科技時,監管的被動與滯後幾乎是一種必然,集體訴訟的價值就更應獲得肯定。這是來自市場的博弈,用戶們最了解互聯網公司的痛點和軟肋,集體訴訟本身不僅可以使正義得以伸張,也能夠推進互聯網科技公司實現真正意義的進化。在這個維度上,中國法律界大有文章可做。

□韓福東(專欄作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