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名匠邵成村:讓灰塑走得再遠一點

邵成村在工作室製作灰塑作品 李凌 攝

中新網廣州2月27日電 題:名匠邵成村:讓灰塑走得再遠一點

作者 李凌

構圖、扎骨架、打底、塑形、上彩……邵成村在他的工作生涯裡,用靈巧的雙手塑造出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灰塑作品。

30多年來,他帶領團隊參與廣州大元帥府舊址、陳氏書院、佛山祖廟等舊建築的修繕;與廣東高校合作研究材料技術;將灰塑作品帶往韓國水原,推動文化交流與傳播,成為灰塑行業中舉足輕重的人物。

邵成村講解灰塑的製作工藝流程 李凌 攝

年少隨父學習嶺南技藝

灰塑,是嶺南地區傳統建築裝飾工藝,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65年出生於廣州花都的邵成村,其灰塑技藝承襲於父親邵耀波。1979年,廣州六榕寺大修,正在讀初中的邵成村當上了父親的幫工,開始與灰塑打交道。

“自己沒讀上書,老爸又要去幹活,就跟著他去學點手藝”,談起當初的職業選擇,邵成村覺得是水到渠成。在實行畢業分配制度的年代,面對學業上並不突出的兒子,父親也希望他能夠憑借一技之長自力更生。

初出茅廬,年少的邵成村對灰塑一無所知,父親深諳“深根固柢”的道理,實打實地教他。從建材到調灰製作、從扎骨架到上彩,邵成村逐漸掌握了灰塑的技術要領。由於每個灰塑的工藝、造型都不一樣,模仿原有灰塑成了第一要義,每次開工,他都會仔細觀察,學習嶺南名建築上原有作品的表現手法、技術要領、呈現效果等。

然而,灰塑行業的發展卻非一直這般穩當。作為嶺南地區較為獨特的傳統建築工藝,灰塑常見於宗祠、廟庵、寺觀和豪門大宅。1949年後,傳統灰塑技藝曾被視為“四舊”束之高閣,邵氏父子也因此失去工作而在家務農。直到1980年後,因大批疏於保護的文物部門亟待重修,邵成村才又重新開始了他的“灰塑生涯”。

邵成村的灰塑作品 李凌 攝

攜手高校延續灰塑“生命”

在長年累月的修複和雕刻灰塑的工作中,邵成村的技術也由淺入深,日趨嫻熟,先後中標承接了對鎮海樓、佛山祖廟、石灣留耕堂等多處重要建築古跡的修複。2012年12月,邵成村被認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州灰塑)傳承人;2016年,又獲廣東省住建廳“廣東省傳統建築名匠”稱號。

多年來,修複陳家祠成為邵成村的長期工作。作為廣東現存祠堂中最富有廣東特色的藝術建築群,每隔數年,邵成村就要帶領團隊對它進行維護保養。作為會呼吸的建築,灰塑吸入了現代工業環境下產生的廢氣,水分無法充分排出,青苔滋長其上,其神采也會蕩然無存,因此,對灰塑表面進行養護成了邵成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作為“傳承人”和“名匠”,邵成村不僅把功夫練到了家,也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雖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認識到治標不治本的無奈,開始尋求與廣東高校合作,與建築系教授們開會探討,研究新型材料,希望能應對現代工業汙染給灰塑帶來的不良影響;嘗試用不鏽鋼代替鐵絲,阻止灰塑內部氧化生鏽;加工石灰,提升材料特性。借用一切資源,他力求延續灰塑的生命長度。

開課演講傳播灰塑文化

“很多人感覺這個手藝沒有前途,所以學的人也非常少。”談起灰塑技藝的傳承問題時,邵成村顯得憂心忡忡。這大概是多數傳統行當在當下都會面臨的困境,民間對灰塑作用認識的不到位,加上行業薪酬較低,都讓灰塑有被打入冷宮的危險。

觀其形,辨其意,平常人在祠堂或者寺廟裡見到色彩斑斕、造型多樣的灰塑時,會不自覺地先入為主,視之為裝飾。“灰塑當然不僅僅是裝飾”,邵成村急於讓人們知曉灰塑本身在調節環境上的作用:“下雨時,承接自天而下的無根水;氣象炎熱,吸收的水分蒸發,借以調節濕度;台風來犯,高大的灰塑壓製著瓦面,屋頂不致被掀翻。”

邵成村感歎,灰塑真正的價值不為人所知,若是只看表面,傳統的技藝很難得到大家的尊重。如今,邵成村除了工作之外,也忙於開課演講,傳播灰塑文化。 (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