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專家有話說:腫瘤患者遭遇疼痛時,一定不要這樣做!

本期我們邀請了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特邀專家許奕主任為大家分享癌痛治療的現狀及心得。

疼痛現在認為是繼心率、血壓、脈搏和呼吸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征,疼痛也越來越受到醫學上關注與重視。腫瘤治療中仍有許多癌痛的病人未能接受規範化的止痛治療,雖然腫瘤的防治宣傳及治療都較過去有了長足的進步,但一些不正確的觀點仍在左右著病人、家屬及醫務人員。

腫瘤病人的癌痛及早治療是目前腫瘤治療中的一項指導原則,應該是採用綜合治療方法,其中藥物止痛是一種常有的治療手段。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身體狀況應用止痛藥物治療,持續有效地減輕消除疼痛,同時要預防及控制應用的藥物治療帶來的不良反應以及心理負擔,希望是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並且延長生存時間。有多項醫學研究顯示晚期腫瘤病人進行癌痛治療越早越好,能顯著降低嚴重疼痛的發生率,使患者的生存獲益也越大。所有說癌痛的乾預要趁早,爭取達到無痛休息和無痛活動的目標,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提高生存品質目的。

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不推薦杜冷丁為癌痛的治療藥物。根據治療腫瘤疼痛藥物的鎮痛強度分為三大類,這也是有著多年歷史的三階梯分類法,仍是癌痛治療的基礎。當前醫學上常用的癌痛治療藥物可分為非阿片類藥物、阿片類藥物和輔助鎮痛藥物。阿片類藥物是中度及重度癌痛治療的基礎藥物,使用時首選口服用藥,如果有明確不宜口服用藥的病人可以考慮其它途徑給葯。藥物使用應該做到按規定時間規律用藥,以保持有效的血葯濃度。

腫瘤的治療任重道遠,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開展相關知識的普及宣傳、提高專業技能,從而使腫瘤患者更多獲益。

疼痛,是很多癌症患者,特別是晚期癌症患者無法迴避和不能承受之重。中國抗癌協會2016年9月發布的《全國百家醫院癌痛合理用藥情況調研》結果顯示:我國癌痛的發生率為61.6%,其中50%的疼痛級別為中度至重度,30%為難以忍受的重度疼痛。

在各種腫瘤中癌痛的發生率分別為:骨癌85%,口腔癌80%,泌尿系統腫瘤70%,乳腺癌50%左右,肺癌45%,淋巴系統腫瘤30%左右,多發於中、晚期癌症。其中肝癌、肺癌、骨癌和出現了骨轉移的癌症病人疼痛會非常劇烈。

而擺在如此「慘烈」的疼痛現狀面前的另一個事實是我國約70%的癌痛患者並未接受到規範化的止痛治療,而是默默地忍受著劇痛;13.25%的醫生,主要是非腫瘤專業的醫生,不了解癌痛治療的原則。

今天,腫瘤防治科普團隊就和大家重點談談癌痛治療中病人、家屬、醫護人員都可能存在的幾個錯誤觀點。

一、疼痛是腫瘤患者必須承受的

很多腫瘤患者都認為,疼痛是和腫瘤結伴而來的,得了癌就應該承受疼痛感,這是無法逃脫的代價。

但研究表明,80%的癌痛通過積極治療能得到有效控制。良好的疼痛控制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睡眠和食慾,改善患者的情緒並享受生活,使患者的生活更加舒適,能改善患者的體質和免疫力,有機會進行更好的治療。早期採取止痛治療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生活品質,還可以延長生存期

其實,一味地忍耐疼痛是不必要的,正確的做法是積極面對和治療。

二、重視腫瘤治療,不重視疼痛治療

臨床中,相比疼痛的治療,很多醫生往往更加關注腫瘤的治療,他們認為控制腫瘤比控制疼痛更重要。很多患者也認為腫瘤治好了,自然就不疼了。

其實,治療疼痛和治療腫瘤是並行不悖的,沒有孰重孰輕之分。長期疼痛嚴重影響患者及家人的生活品質,如睡眠和食慾不佳,使患者產生憤怒、疲憊、厭世等不良情緒,導致患者免疫力下降,甚至給了腫瘤進一步發展的機會,所以說控制疼痛跟控制腫瘤同樣重要。鎮痛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疼痛,改善生活品質。無痛睡眠是鎮痛治療的最低要求,理想的鎮痛治療除達到此目標外,還應爭取達到無痛休息和無痛活動的目標,以實現真正意義上提高生活品質目的。

三、出現疼痛時才進行止痛治療

癌痛的治療講究的是按時給葯,而不是什麼時候疼痛什麼是時候給葯。

按時給葯,即根據藥物代謝原理(葯代動力學原理)來用藥。止痛藥在體內有一個自然代謝的過程,隨著時間延長,藥物的濃度會逐漸下降。根據藥物製劑緩釋過程和人體藥物代謝原理,按時用藥,能維持體內有效的血葯濃度的水準

因此,無論給葯時是否有疼痛,都應按時使用鎮痛葯,維持有效的血葯濃度,提高機體耐受性,不但更安全有效,而且所需的鎮痛葯強度和劑量也最低。相反,長期得不到有效鎮痛治療,容易出現因疼痛導致的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相關的交感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痛覺敏感和異常疼痛等難治性疼痛。

四、實在忍不了再用藥,以免成癮

很多患者都有「常服鎮痛葯是否會上癮」的擔心,事實上,有研究表明,長期使用阿片類鎮痛葯治療,尤其是按時口服藥物,成癮的可能性極低

WHO專家委員會認為,包括嗎啡在內的阿片類藥物是必不可少的癌痛治療藥物,此類藥物的「成癮性」是非常少見的。

有些患者可能會因為服用的劑量不足以控制疼痛而產生額外的藥物需求,這不是所謂的「成癮」,其根本原因是上一次用藥劑量不足,沒有充分鎮痛;當增加藥物劑量,疼痛充分緩解時就可避免這種情況。

腫瘤患者只要嚴格按照醫生指導,服用阿片類藥物的控釋、緩釋製劑鎮痛,可以在保證理想鎮痛治療的同時,將成癮發生率降至1%以下

五、使用阿片類藥物後出現噁心、嘔吐、便秘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葯

很多患者在服用阿片類藥物後會出現噁心、嘔吐、便秘等不良反應,這時不必急於停葯。事實上,噁心、嘔吐一般僅出現在用藥的最初幾天,數日後癥狀多自行消失;便秘也可以通過正確的措施得到緩解;發生這些不良反應時不必停葯,積極預防和治療即可,比如說預防性給予止吐、通便藥物,等患者適應了,再緩慢減掉或者小劑量開始,逐漸追加。

如果增加到一定劑量後疼痛控制住了,但不良反應還是比較明顯,這時候可以更換止痛藥物或改換治療方式。

六、杜冷丁是最好的鎮痛藥物

杜冷丁又名呱替啶,很多患者和家屬認為注射杜冷丁是最好的鎮痛藥物。

事實上,杜冷丁的鎮痛作用的強度僅為嗎啡的1/8~1/10,而且作用時間短。同時,杜冷丁在體內代謝產物去甲呱替啶具有潛在的神經毒性及腎毒性,且在體內半衰期長,完全排出機體需約13個小時,持續使用杜冷丁不僅不會增加止痛效果,反而會使去甲呱替啶在體內大量蓄積,嚴重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出現譫妄、震顫、神志不清、驚厥等精神異常及呼吸困難,特別是對腎功能不全者,其毒副反應更大。長期使用杜冷丁止痛,患者容易「成癮」。由於這些弊端,WHO已將杜冷丁列為疼痛治療不推薦的藥物,國家衛生部早在1996年就明文規定,禁止在癌痛治療中使用杜冷丁。

不得不承認,在幾十年前藥物缺乏的時候,杜冷丁給一部分癌痛病人減少了痛苦。如今,醫療技術在不斷進步,可用的藥物種類更多,效果也更好。

上海美中嘉和腫瘤門診部特邀專家:許 奕

1987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放射醫學專業,同年進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放療科,歷任放療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放療科行政副主任,現為放療科主任醫師。上海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上海市醫學會腫瘤放射治療專科分會第六屆委員會委員,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腫瘤醫療及產學研聯盟理事。「惡性腫瘤生物學靶區三維適形立體放射治療及檢測研究」獲得上海市總工會科技進步三等獎。從事腫瘤治療及科教研工作30年,參與多學科討論,通過現代精確放療技術結合其它治療手段,根據病人具體病情提出個體化治療方案,已治療大量病人,療效顯著。擅長於盆腹部腫瘤、乳腺癌、軟組織肉瘤及淋巴瘤的綜合治療以及全身放療和良性疾病的放射治療。已發表論文20餘篇,專利1項,參與編寫專著2本。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