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魏欣:為什麽美國人這麽愛借貸款?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魏欣

  美國是建立在各種借貸行為上的商業社會。大多數情況下,貸款能夠被負責任地使用,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如果貸款被不負責任地使用,那就會對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造成沉重的傷害,引發經濟危機。

  雖然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在科技、經濟和軍事等方面保持長期領先,但與此同時美國民眾愛借貸款和常常還不起貸款的窘態也通過美國的各類影視作品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美國留學或者長期生活過的人都會發現,美國人對於貸款的依賴已經深入骨髓,各種五花八門的貸款類別讓人眼花繚亂。這也讓我們這些熱衷於存錢和置業的華人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麽美國人就那麽愛付出高昂的利息去借錢呢?

  從文化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傳統更重視個人自主性,而各種貸款給了年輕人以迅速獲得獨立的機會。在一個非移民國家的傳統社會,人際關係相對更加緊密。由此帶來的優勢是財富容易在家族內部傳遞,缺陷是家庭成員之間容易因為財產分配產生矛盾,政府也不容易徵收財產稅。美國解決這類社會問題的方式是提倡更加獨立的個人品格,清晰的劃分個人財產的邊界。雖然在很多國家30歲的孩子仍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並不奇怪,但是美國的傳統是在孩子長到18至25歲之間時,家長逼迫孩子盡快獨立。社會的期望也是: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住處,擁有自己的收入,對自己負責。家長的各種福利和保險一般也不再能夠覆蓋到18歲以上的孩子。但是對於這些初出茅廬的而且幾乎沒什麽經濟實力年輕人來說,各種類型的貸款就成為了他們能夠自立的唯一依靠。

  從成本的角度來看,為了提升民眾的生活便利,政府對很多貸款提供了各種形式的補助,刺激了借貸行為。個人貸款的風險很高,在很多國家,銀行承接這類業務的興趣並不大。但是一旦有了政府的參與,風險和成本就會大幅下降,借貸雙方的動力就顯著提升了。

  在房地產抵押貸款中,聯邦政府成立的房地美、房利美公司以政府信用為個人提供擔保和增信,降低了利率水準。如果某人的房貸斷供違約,聯邦政府負責向銀行兜底清償。在學生貸款中,教育部動用財政資金直接補貼了貸款利率,將這類帶有公益性質的貸款成本壓低至民眾可以承擔的範圍之內。而且民眾在年初報稅時,還可以將前一年用於償還房貸和學生貸款利率的那部分花費從收入中抵扣。這相當於間接獲得了減稅額度,所以很多人願意借貸。

  從制度的角度來看,美國破產法律相對比較寬容,為借貸和清償提供了比較便捷的保障。和很多國家相比,美國的破產法比較清晰、合理,對個人也更加寬容。除學生貸款外,大部分無力承擔的貸款都是可以通過宣布破產而獲得解脫。破產的個人由此會被計入信用記錄,影響將來的借貸行為。但是破產記錄一般會在7年或者10年後被信用管理局從個人征信報告中刪除,讓個人有機會通過誠實守信的行為重新積累良好的信用記錄,降低借貸成本。在這個過程中,貸款銀行當然會遭受一部分壞账的損失,不得不通過提高這類貸款的利率來彌補。但好處是,它維持了社會經濟車輪的運轉,避免了因壞账對持續經濟活動的阻礙。而且7-10年的破產記錄會影響個人借貸、租房、求職等在內的很多社會活動。這已經足夠對借款人形成警示和震懾作用,防止了這項制度遭到惡意濫用。

  從福利的角度來看,美國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網降低了大多數人借貸的風險。雖然與歐洲和加拿大相比,美國的社會福利要少很多,對中低收入群體的救助力度也要小很多,但是這些制度安排還是讓個人對未來生活更有信心,所以願意借貸。在很多國家需要擔心的醫療、教育和養老問題,在美國都可以通過各種保險來解決,比如:醫保、401K和IRA養老保險、529子女教育投資账戶。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因為已經有了保險公司兜底,月收入在交完了這些保險之後,存款應對不時之需的意義不是很大。所以如果有了較大額度的消費,美國人會比較有信心通過貸款分期償還的方式來支付。各種培訓借款、家具和汽車貸款也就應運而生了。

  造成美國人愛借貸款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長期和平的歷史環境和較少的自然災害讓銀行不太擔心大規模的違約行為;嚴格的法律體系也讓商業合約的執行能夠得到有效保障。可以這麽說,美國是建立在各種借貸行為上的商業社會。大多數情況下,貸款能夠被負責任地使用,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如果貸款被不負責任的使用,那就會對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和整個社會造成沉重的傷害,引發經濟危機。

  美國的貸款主要分為房貸、汽車貸款、學生貸款和信用卡貸款四類。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美國房貸餘額達到9.14兆美元,汽車貸款達到1.256兆美元,學生貸款達到1.442兆美元,信用卡貸款達到0.856兆美元。其中,房貸的上漲主要由經濟復甦以來的房價推動,經過次貸危機之後的嚴格監管,目前看來風險不大。汽車貸款和信用卡貸款的上漲也比較溫和。但是學生貸款的上漲幅度太快,目前是美國經濟中的重大風險因素。如果不包含房貸的話,平均每個美國人的個人貸款餘額達到38000美元。這對於戶均收入61858美元來說,顯得過高了。可見美國確實仍然存在借貸過度的問題。

  借貸過度的原因很複雜,也值得經濟學家們深入研究。但是從普通民眾的感受來看,主要是工作機會的流失降低了收入,學生學費和醫療費的上漲過快。過去40年產業環境的變更使得很多美國人已經沒有辦法再實現收支平衡,不得不依靠借貸度日。這就是美國經濟的現實。借貸本身並沒有錯,甚至大多數時候是有利於經濟發展。但如何用好貸款來調整產業結構,實現良性發展卻是值得每一個美國人思考的。

  (本文作者介紹:專欄作家,曾在美國供職於大型共同基金管理公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