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亞信科技首日香港上市破發 人工高成本近四成變絆腳石

作者:瓊涼

來源:GPLP(ID:gplpcn)

12月19日上午9點,亞信科技(1675.HK)在港交所主機板正式掛牌上市。亞信科技創始人及董事長田溯寧、亞信科技CEO高念書攜高管團隊出席上市儀式,董事長田溯寧發表了簡短致辭。但遺憾的是,公司股價上市就破發,中間最高跌幅達6.1%。

亞信科技並不是一家新公司,而是老牌公司,是國內電信行業最大的電信軟體產品以及相關服務供應商。此次全球發售股份數量9565.2萬股,發售價10.5港元,募資額8.65億港元。

基石投資人分別為百度控股有限公司、聯想工業有限公司、上海網達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及Crotona Assets Limited,他們各自認購1490.24萬股發售股份、1117.68萬股發售股份、1117.68萬股發售股份及745.12萬股發售股份,合計4470.72萬股發售股份。

如此一家有實力的公司,但具體到財務數據上則是差強人意。GPLP君翻看招股說明書,近三年中,公司僅在去年實現扭虧為盈,2015年和2016年都處在持續虧損且虧損放大的境地。

營收增長,淨利潤為何不佳?

作為國內第一代電信軟體供應商,早在上世紀90年代,亞信科技便與三大電信運營商保持長期合作。至今公司產品的服務支撐範圍已覆蓋全國超10億用戶,穩坐行業的頭把交椅。

得益於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服務全覆蓋,亞信科技的營業持續增長,近三年公司總營收從47.65億元增至49.48億元,複合增長率為1.9%。

與公司持續增長的營收相比,公司的淨利潤並不好看。近三年中,公司僅在去年實現扭虧為盈3.18億元,2015年和2016年都處在持續虧損且虧損放大的境地,從虧損1.1億元到2.2億元。

GPLP君注意到,虧損最大來源在於公司銷售成本居高不下,2015年~2017年,公司員工成本佔公司銷售成本分別為36.6%、35.3%以及43.1%。

根據公開資料,公司員工有11221人,如果以2018年21.32億元的員工成本來看,每位員工薪酬會在19萬元左右,非常誘人。或許這個行業是一個高智力密集行業,人工成本高。但如此之高的員工薪酬,會不會成為公司發展的絆腳石?

美股退市,尋求轉型

GPLP了解到,亞新科技曾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ASIA,2012年中信資本提出收購要約,以大約9億美元收購亞信聯創(亞信科技當時在美國的上市公司名稱),最終在2014年宣布私有化完成退市,耗時2年。

關於私有化的原因,亞信科技創始人田溯寧曾在2015年中國綠公司聯盟圓桌會上說:“第一,整個軟體行業在發生根本的變革,傳統的軟體模式,按照所謂的交配的模式,在互聯網免費化的浪潮,可以開源軟體。第二,我們看到核心的計費軟體有巨大的機會,而一個上市公司為了每個季度的盈利很難抓住這些機會,再加上當時的股票市場比較低,所以我離開公司十年左右的時間。而如今通過私有化的方法,用本人加上我們的基金,再找其他的資金讓它從美國退市。”

從田溯寧的發言來看,亞信科技將面臨轉型,如何將新經濟,以及互聯網所帶來的變革應用到公司的發展中將成為未來大發展方向。

來源:亞信科技招股書

當然,GPLP君在招股書中看到亞信科技的產品中赫然標出了雲計費產品,網絡資源服務開通及配置服務。同時GPLP君了解到亞信科技還成立了一個提供數字化運營服務的事業部,並計劃參與電信運營商網絡化智能化(包括SDN/NFV和5G網絡)等業務的建設。

為何亞信科技要在這方面布局?原因很簡單,賺錢。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數字化運營服務市場按照收益計算的市場規模強勁增長,在2017年達到了700億元,2012–2017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1.3%。預計2022年中國數字化運營服務市場規模為1383億元,2018–2022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14.7%。

依賴三大運營商

據招股書顯示,2015年到2017年的營收分別為47.65億元,48.56億元,49.48億元。三年的溢利分別為3.09億元、0.74億元及3.35億元。

就此一看數據十分亮眼,然而另一個關心數據則顯得有些偏弱,那就是毛利和負債率。

財報顯示,2015年到2017年的毛利分別為17.73億元、16.72億元、16.70億元。負債率則從2015年的55.7%上升到截止2018年6月30日的80.9%。毛利下降,負債率上漲,這可不是一個好的預兆。

此外,GPLP君了解到,截止今年的3月31日,亞信科技全國共有199家電信運營客戶,而這些客戶大部分來自中國電信業的三大運營商。從2017其軟體業務來自電信運營商的收益佔持續經營業務收益的93.9%,甚至在2018年前三個月的佔比鋼彈96.6%。

那麽問題就是,如果電信業出現結構上調整,亞信科技將會第一個受到影響。就此,招股書中表示,對電信運營商的依賴可能導致公司的收益產生重大波動或下滑,以及公司的業務增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電信行業的相關政策。

然而亞信科技所重視的數字化運營服務從2015年到2017年的收入佔比從0.4%上漲到0.7%,且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數據顯示,佔比提升到1.2%,其收入增速緩慢。

由此可見強如亞信科技這樣的公司,想要進入數字化運營服務行業也並非易事。當然,招股書顯示,亞信科技表示將會用35%的募集資金(3.47億港元)提升研發和拓展數字化運營服務,IoT及網絡智能化等新興行業的業務覆蓋及市場份額。

顯然,被稱為”中國IT業黃埔軍校”的亞信科技想要轉型並非易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